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中国气象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潍坊市气象局选择昌乐和昌邑两个县(市)做试点,按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求,开展了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文章以昌乐县为例,着重阐述潍坊市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基层认证情况,既列举了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提出了在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气象灾害风险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以陕西省气象局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定位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了目前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管理层面、研究层面和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支撑问题,分别针对上述三个层面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考,以期推进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中国气象局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全方位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学应对2012年青南特大雪灾、黄河上游1989年以来最强汛情,先后5次启动应急响应,全方位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有效避免和减轻了灾害损失。首次开通《公交气象站》天气信息服务节目。在中国气象频道增加有主持人播报藏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指南》(GB/T 27966—2011)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3号),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有了规范性的标准。在面向政府、灾害处置机构、公众应对气象灾害时,将会扩大气象资源共享,保障灾害处置工作高效运转,提高灾害处置工作中气象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中国气象局在对《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时强调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统筹考虑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之间的关系,明确预警与应急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加强县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层气象部门特别是县级气象部门担负着直接应对和处置气象灾害以及其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和落脚点。该文从县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颖  岳贤平  崔维军 《气象科技》2011,39(2):242-246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特征和结构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由气象灾害预警防御能力、政府组织能力、支撑保障能力3个1级指标和15个2级指标组成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提高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5省市遭遇了罕见的干旱气象灾害,此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正安县也是其中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该文就此次干旱原因以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正安县气象局在这次干旱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定期评估修订是各级气象部门应急办的日常事务。本文引用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判方法和专家评分方法,选取多个因子,尝试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定量的总体评价,并采用专家评分方法对应急预案的主要章节进行大致评价,最后将我们刚完成的(《上海市处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作为实例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应对暴雨灾害,保障城市安全,郑州市气象局建立了递进式预报预警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叫应标准、叫应对象和叫应规则,确定了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标准、主要内容、发送方式、接收对象和应急联动处置;建立了暴雨天气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流程,按照预防、准备、响应、复盘4个环节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在预防环节和准备环节,按照“131631”服务模式提供递进式气象服务产品,即(1)提前一周给出高影响天气和风险提示;(2)提前3d预测暴雨天气过程;(3)提前1 d预测精细到县区的暴雨落区;(4)提前6 h预测暴雨演变趋势;(5)提前3 h订正暴雨演变趋势和发布预警信号;(6)提前1 h给出精细到县区的定量降水预报。在响应环节建立健全气象内部响应和与外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保证气象服务工作规范有序,部门间的应急响应联动顺畅。在复盘总结环节制定暴雨天气过程的复盘标准,明确预报技术和决策服务复盘总结的重点内容。通过建立暴雨天气个例库和决策经验库,为决策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盛夏,广安市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高温天气和特大伏旱灾害.此次伏旱期间降雨量极少,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异常严重.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干旱,究竟是50年一遇,还是100年一遇?对此,我们从气象角度,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盛夏,广安市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高温天气和特大伏旱灾害。此次伏旱期间降雨量极少,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异常严重。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干旱,究竟是50年一遇,还是100年一遇?对此,我们从气象角度,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曹春燕  江崟 《广东气象》2007,29(1):25-26
详细分析了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在2006年深圳2次强降温过程中的应用,提出如何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深圳市降温预报的思路.结果发现,欧洲数值预报对地面冷空气的强度和西风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欧洲中心数值预报850 hPa温度场是进行气温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当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反映深圳850 hPa温度场有明显降温时,要考虑深圳可能出现强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06-06-13贵州省望谟县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FY-2C的红外云图TBB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的实时监测资料,对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贵州省望谟县的突发大暴雨天气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演变、雷达回波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望谟县的短时强降水是受河套冷空气快速南下影响而致使贵州中部的辐合线南压锋生诱发β中尺度云团的生成与强烈发展所引起的。强降水区域与低层辐合带直接相关;对流层低层有能量锋出现,锋前积聚较强的潜在湿有效位能,在斜压扰动下,激发了倾斜垂直涡度的发展,导致大气层结对流性不稳定强烈发展,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得以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图反映了典型的中尺度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秋季层状云冰雪晶粒子特征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安装有PMS探头、温湿仪和GPS的飞机 ,对 2 0 0 1年 10月 12日甘肃河西地区降水性层状云进行了探测。根据获取的资料分析了此次降水性层状云的冰雪晶特征 ,包括不同粒子的分布特性 ,给出不同温度下的冰雪晶粒子谱 ,还分析了粒子谱型随温度的变化及其包含的微物理机制。与我国其它地区的冰雪晶浓度比较认为 ,在一定的云水条件下 ,甘肃秋季层状云有较大的增雨催化潜力  相似文献   

16.
2 0 0 0年 4月 12日 ,青海省北部及甘肃河西走廊出现了一次大风、强沙尘暴天气。文中从天气事实、地面形势、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高空环流形势等方面 ,与 1993年 5月 5日黑风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①这两次黑风天气均是由强冷空气沿西北路径爆发而引发的 ,但由于两次黑风天气的冷空气强度、锋区南压程度、高低空急流配置等不同 ,因此造成两次黑风天气影响范围、强度也有所不同。②中小尺度低压系统对扬沙、浮尘及沙尘暴天气激化为黑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善油茶林小气候提高油茶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7~9月伏旱、秋旱的出现,是影响我省油茶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立体栽培方式,可以降低林内近地层温度,增加林内湿度,加大日较差,从而达到改善油茶林小气候、提高油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对比2016年8月31日—9月1日与9月9—10日黔东南地区出现的一般性降雨和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两次过程降雨发生发展的天气学条件差异。结果表明:两次降水过程均属于冷锋低槽型降水,降水发生前,黔东南受热低压控制,以晴好天气为主,冷空气都是从西北路径入侵,锋面过境时地面辐合线触发降水的发生发展,降水带主要发生在中低层切变线附近,850 h Pa风速有所加强,但未达到急流强度,对降雨的强度有一定的制约。两次过程都存在降水范围大、时间长的特点。所不同的是:降水强度前者弱,后者强,两次降雨过程中低层影响的天气系统存在不同,8月31日降雨的低层影响系统为贵州西南部发展的低涡系统,黔东南上空850 h Pa形势场出现弱的辐合区;9月9日降雨的低层影响系统为明显的辐合性切变线,存在多个呈东北—西南向的以带状分布的对流系统。通过对两次冷锋低槽型降水讨论得出,黔东南冷锋低槽型暴雨预报应着眼于影响贵州的强涡度中心的建立和加强以及其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0年1月10日17时~11日17时河南省中北部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摩擦层内的偏东风急流、地形抬升、冷空气、数值预报产品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产生此类暴雪天气的天气学诊断模型和数值预报产品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20.
2000-2016年赤水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中国西部赤水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特征,本文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监测资料,获取了中国西部赤水河流域2000-2016年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数据,并对17年期间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均值从2000年的55.4%提高到了2016年的67.4%,覆盖度呈平均每10年增加6.8%的变化趋势;(2)植被NPP均值从2000年的864 gC/m2提高到了2016年的1024 gC/m2,NPP呈平均每10年增加63 gC/m2的变化趋势;(3)近年来植被生态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高达8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