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柱国 《矿床地质》1987,6(1):68-78
沉积矿床的形成过程,可明确地划分为同生作用、成岩作用与后生作用等三个矿化阶段。现在所见到的沉积矿床,主要是最后矿化阶段改造的结果。根据沉积矿床所经历矿化阶段的不同和表现强度的不同,作者将沉积矿床划分为四种成因亚类:(1)沉积同生矿床;(2)沉积成岩矿床;(3)沉积成岩-后生矿床;(4)沉积后生矿床。产于沉积岩和沉积矿床中的青灰色微细均粒菱铁矿系成岩作用形成,米黄色或淡黄色的粗至巨粒的成分较纯的菱铁矿系后生作用形成。它们都不是同生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矿物包裹体在沉积物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是90年代沉积学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不但为沉积学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方法和手段,而且为矿物包裹体学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系统介绍并探索矿物流体包裹体在沉积岩成因、成岩作用、成岩微区分析、成岩条件、成岩阶段、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和埋藏历史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Y.A.阿萨纳利耶夫最近著文指出,只有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沉积火山岩中的铅锌矿、铜矿、黄铁矿型多金属矿以及黄铁矿矿床,才属于层状矿床.这些矿床中集中了世界铅、锌探明储量的65%,铜储量的45%.从成因观点看,层状矿床可划分为四类:①远成热液矿床,②沉积矿床,③复成矿床和多成因矿床,④外成后生矿床.层状矿床矿石的原始同生性质的设想,已被许多新的实际资料所证明.有人提出,陆地上的岩石,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液作用,是矿质的来源.矿质在沉积阶段之后,经受了成岩作用、破坏作用、变生作用等改造作用.关于层状矿床的成因,提出了同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震旦纪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胶结和固结、重结晶、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形成等,泥质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其成岩过程可分为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在沉积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和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出现了不同的岩石类型,往往呈现各自的成岩作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多数同行都认为层控矿床中的微莓球状硫化物是早期成岩阶段的产物。西成铅锌矿田中微莓球体的发现和研究说明它们既有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又有后生阶段形成的,在形成后还可与矿床一起遭受进一步的改造和变化。因此,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微莓球体,不但可以说明它们的成因,而且还可以为矿床的分类和成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礁型层控硫化金属矿床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广西南丹大厂中泥盆世北流期礁型铅锌矿床及滇东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陆缘迭层藻礁型铜矿床的沉积环境分析,总结了层控硫化金属矿床生物礁沉积特点。用生物地球化学成因观点,对该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礁型层控硫化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分析了成矿作用在沉积阶段、成岩阶段及成岩后生阶段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最后对滇黔桂地区寻找礁型层控金属矿床指出了有利沉积相带和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7.
煤系地层中高岭石的形态-成因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煤系地层中的主要粘士矿物——高岭石有独特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反映物源、沉积环境以及成岩后生作用的特点。本文将矿物形态与成煤各阶段的地质环境相联系,把煤系地层中高岭石划分为碎屑状高岭石、胶凝状高岭石、玻屑状高岭石、鳞片状高岭石四种形态-成因类型。它们相应的成因类型为沉积成因、胶体成因、火山灰蚀变成因、成岩变质成因。认识和研究高岭石矿物的形态与成因,在煤田地质学领域中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和术语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沉积岩演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成岩作用,不单纯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成岩作用与沉积矿床和层控矿床的成因,与油气的储集和圈闭等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成岩作用实际上就是成矿作用。所以,成岩作用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深部勘探、海底勘探、现代沉积调查以及沉积岩石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人们对成岩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准确了。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在成岩作用阶段和类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划分方案和术语。在Von Guembel(1868)提  相似文献   

9.
矿物包裹体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建雄 《矿物岩石》1992,12(2):103-111
矿物包裹体是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被捕获的原始沉积成岩成矿流体介质,对包裹体的研究不但可以提供诸多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含盐度、逸散度、pH值、Eh值、密度、体积等)的重要信息,而且有助于了解沉积成岩成矿流体介质的性质、组分、状态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本文系统介绍并探索矿物包裹体在沉积岩成因、成岩作用、成岩微区分析、成岩条件、成岩环境、成岩演化过程、有机质热演化和沉积盆地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Ⅰ)--油气成因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积岩石中广泛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它们与许多重要的沉积矿产在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机体进入沉积物之后,在沉积岩成岩作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即有机质演化。有机质演化影响到一些沉积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煤、煤成烃类以及某些层控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勘探评价。作者试图根据我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室近年来部分研究结果与兄弟单位的资料,从有机质演化观点出发探讨这些沉积矿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细粒沉积岩是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伴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发展,有关细粒沉积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热点,但由于陆相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丰富,形成机制复杂,缺乏统一科学的分类方案。对目前常见的陆相细粒沉积岩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并依据岩石组分将其分为混合型和碎屑型细粒沉积岩两种,并指明其常见的岩石类型特征;梳理与其相关的成因动力学物理模拟实验成果,其中有关泥级颗粒的搬运—沉积机理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细粒沉积模式方面,可以分为有机质富集模式,岩相模式以及成因模式,三个模式的内涵和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细粒沉积岩不同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特征、沉积—成岩机理认识,将岩石微观成因分类方案与宏观成因模式有效融合是未来细粒沉积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川北铀矿田主要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区内铀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后生和表生等几个阶段,是多阶段地质作用的产物。同时结合前人工作资料,对工作区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层状铜矿的三种主要成因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仁民 《地质论评》1995,41(2):112-120
层状铜矿是铜矿资源中仅次于斑岩铜矿的重要矿床类型,包含多种成因机制,历来有同生与后生之争。本文归纳了这类铜矿的3种成因模式,即“沉积-成岩”、“沉积-喷气”和“沉积-改造”模式,讨论了它们的不同特征和机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对“沉积-改造”模式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强调了这一成矿作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勐糯铅锌矿矿物组合较为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和重晶石为主;矿石结构可分为沉积成岩期的原生结构、成岩后生期的交代充填结构、构造期的应力作用结构及表生期的氧化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沉积成岩特征构造及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成矿期次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成岩后生期、构造期、表生氧化期四个期次。  相似文献   

15.
成岩温度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沉积之后,在没有受到高压和岩浆热力影响时所经历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Walther(1894)称之为成岩作用。这一定义包括了我们所谓的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和表生作用等阶段,即广义的成岩作用。成岩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主岩成分、温度、压力和孔隙流体性质。其中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人们也主要是根据温度来划分成岩作用和后生作用的界限。一般把浊沸石稳定的上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后生作用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具有一定规律。其中,不同产状、多种(成因)类型白云岩组成的复合体,是多种地质作用叠加的产物。成岩晚期的白云岩孔隙发育,可成为良好的储矿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沉积-改造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因,前人多持“沉积-变质”观点。通过研究,本文提出“沉积-改造”成因的新认识。新观点认为,沉积阶段铜不是在落雪组富集,而是在因民组红层中富集。在成岩阶段或成岩后,沉积岩中的水分被裂谷的高热流所加热,并由于深断裂的减压作用所驱动而产生对流循环。这种盐度较高的热液能淋滤汲取因民组中的铜质,并在断裂带附近向上运移。当含铜热液上升到达落雪组底部时,便与那里由细菌还原的硫结合形成硫化物沉积,形成层状铜矿。这个由热液将因民组(矿源层)中的铜转移到过渡层和落雪组底部(赋矿层)中成矿的过程,就叫做“改造”作用,它既不同于成岩作用也不同于变质作用。本文由此总结了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矿模式为“红层预集—改造热液转移—藻白云岩成矿”。  相似文献   

18.
滇中易门县狮子山铜矿是产于扬子古陆边缘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典型东川式层状矿床, 是在昆阳裂谷背景下经同生沉积和二次富集作用而成, 在鹅头厂组、落雪组、因民组等地层中均有不同矿体产出,矿床成因属热卤水沉积型东川式铜矿床。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阶段、成岩阶段和后生阶段。矿床在同生沉积阶段形成, 成岩阶段固结成岩, 后期的岩浆活动对矿床起到一定富集和改造作用。本文研究认为, 矿床受地层与岩性、岩相古地理、构造、岩浆岩等因素的控制, 通过对矿床成矿要素的分析和总结, 归纳了该区的找矿标志, 提出了矿区本部和近外围的找矿方向和靶区优选。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上虞梁岙地开石—高岭石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产于上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互层岩系的沉积岩中。作者通过野外工作,室内镜下鉴定及X光、红外、差热、扫描、化学分析等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一个多阶段多成因的层控矿床,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淋滤和后期改造等作用。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并已在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结合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或矿(化)点的岩石学研究,并根据各岩类稀土元素的化学组成特征,进一步判断出硅质岩类、富长石岩类、夕卡岩类、富铁锰质碳酸盐岩类、硫酸盐岩类等各岩类的成岩构造环境,研究表明热水沉积岩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认为该地区绝大多数铜铅锌矿床属"热水沉积矿床"范畴,成因上与晚古生代裂谷带发育的热水沉积岩密切相关,是旁多(林周)裂谷带扩张充填阶段最重要的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