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总结彭力平教授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彭教授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是骨痹发病之本,风、寒、痰、湿、瘀闭阻经络是发病之标,多虚多瘀多郁为主要病机;临证重视奇经、络病辨证,以调补肝肾、通补奇经、畅达气血为治疗原则,内、外治相结合,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并重,广泛运用王旭高治肝理论及叶天士络病学说指导临床,形成了调补肝肾与通补奇经并举治本,辛润通络、风药祛邪开郁治标的用药特色,重视牛膝醇提物的基础研究与运用,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蒋益兰教授运用“杂合以治”学术思想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蒋教授认为,治疗肿瘤不仅要“治”,同时要“注”,即多关注患者。故临床上以“杂合以治”的方式治疗肿瘤,采用中西医并用、药食同治、内外合治、形神并调及病患家属同调等方法。“杂合以治”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延长生存期,实现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朱剑萍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疑难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症状变异多端,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施治,紧扣核心病机,厘清主次兼证,敢于突破常规,用药不拘一格,配伍巧妙严谨,多方多法内外合治,临证获效良多。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朱丹溪治疗痛风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等方面探讨其证治特色。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对痛风证治有独到见解,认为气血失调,热血得寒,污浊凝涩,内外合邪而致痛风;治疗上以滋阴补虚为纲,以调和气血为本,以祛痰化浊为助,用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重视应用引经药,创痛风通治之方;临证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痛风临床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陈大舜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有4个方面,即湿邪与风、寒、热、瘀、毒邪相合,筋肉与脊骨同病,经脉闭阻不畅,不荣与不通并存。在治疗上陈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主要从和法证治、形神同治、内外兼治3个方面阐述,从而使人体内外平衡,疾病自愈。  相似文献   

7.
介绍雷磊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经验。雷教授认为,肾气亏虚是POI主要病机,治疗上多以补肾调经为主,兼顾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理脏腑气机。其临床擅用四二五合汤辨证加减,配合中药外敷增强药效,内外兼治,并重视精神因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而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平衡,促进排卵,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改善卵巢功能,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苗医“毒”学说与消渴脱疽的关系进行文献整理,阐述苗医对“毒”的认识,探析该学说对消渴脱疽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作用。“毒”学说是苗医药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湿、热、瘀、痰蕴结成毒,毒损脉络是消渴脱疽的主要病机。在治疗上多采用清毒法、败毒法、攻毒法,常配合清热、祛湿、化瘀等治法,内外合治,标本兼治。苗医“毒”学说为临床诊疗消渴脱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朱明芳教授运用外治法治疗痤疮的经验。朱教授治疗痤疮强调中医整体观,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善用火针针刺、中药水面膜之“丹润”、中药抗痘香皂、含桉叶制剂等多种外治法治疗痤疮,并配合中药或西药口服治疗。临床强调辨证施治,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故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冷文飞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经验。冷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亏损为内因,风寒湿侵袭为外因;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肝血不足、脾气虚弱、肾元亏虚为本,外邪侵袭、痰瘀内阻为标,以致筋骨不坚、骨失所养、经脉痹阻。其临床采用内外合治的四步联合法,由关节腔灌洗、正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配合小针刀局部松解、中药热敷四步组成,治疗KOA可通痹止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绪银主任医师基于“膜络一体”的膜府系统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刘师认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脉病”范畴。膜络一体,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膜府系统壅滞不通、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经络失其充养、调节气血阴阳功能失常,使痰瘀结于膜络、气血运行不畅,是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本病临床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冲任失调6个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芳香类、藤枝类、虫类药治疗,可以内外合治,疏达膜府,畅通脉道,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2.
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用药特色3个方面介绍黎月恒教授治疗食管癌的经验。黎教授认为,食管癌的基本病机为痰、气、瘀、毒交阻于食道,临床分为4个阶段进行治疗。术前阶段治以四物消瘰汤加减;术后阶段,在手术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常用八珍汤加减,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则以活血化瘀、消热解毒之品治之,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则以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之;放疗阶段,方选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阶段,自拟脾肾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袁长津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该病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邪等有关,乃诸多因素导致心阳受损,痰浊、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致病。并将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临床体会相结合,对该病分型论治:心胆气虚、痰浊扰心证,常用柴芩温胆汤加减治之;气阴不足、心脉失养证,常用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治之;痰瘀互结、痹阻心脉证,常用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化裁治之。袁教授论治思路独到,谨守病机,灵活用药,为心律失常的辨证及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刘丽芳教授从阴阳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多属半阴半阳证,治宜寒温并用,拟消痈乳康汤内服,临证灵活加减,并配合中药外治,内外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彭力平教授辨治骨痿经验。彭教授认为,骨痿与肾、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与气血亏虚相连,“瘀”贯穿疾病始终,临证将其辨证分为四型,即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型。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化瘀血,重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及“治未病”思想的运用,并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想,反映出其辨治骨痿独到的学术思想,值得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16.
介绍鲍身涛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鲍教授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复杂,主要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湿、瘀为标,立调养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证中四诊合参将慢性皮肤溃疡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滋阴运脾,分别予以归脾汤、阳和汤合参苓白术散、玉液汤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沈莉主任医师辨治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沈师认为郁证的病机为气郁神伤、虚实夹杂,治疗以解郁安神法为主。其中肝气郁结者,治以畅郁汤加减疏肝郁、安心神;肝郁脾虚者,治以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健脾胃、开郁滞;心脾两虚者,治以养心安神汤加减调心脾、和气血。并强调在接诊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建立信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陈大舜教授辨治痤疮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邪热内蕴脏腑为痤疮发生的主要病机,应结合痤疮发病部位进行脏腑、经络辨证。在治疗上,陈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用药和缓醇正,顾护脾胃,内外兼治,重视生活调理,临床取得较好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任主胞胎”理论,探讨针刺分期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根据“任主胞胎”理论,可将月经周期及IVF-ET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分为进入IVF周期前的准备期(包括黄体期、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进入IVF-ET周期后的促排期、取卵期和移植期分别治以调养气血、调经助孕,补肾填精、调理气血,滋养胞宫、行气活血。根据不同阶段而选择适宜的针刺刺激时间、强度及疗程,让针灸分期干预与IVF-ET周期相辅相成。该疗法对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生殖功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减少IVF-ET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田淑霄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经验。田教授认为肾虚是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不孕症恒以补肾为第一要法。受张景岳毓麟珠思想启发,创补肾毓麟汤运用于临床,以补肾助孕为核心,益气养血并重。从先天为本、后天为用,阴阳同补、气血同调,乙癸同源、精血兼顾,血肉填精、以资化源等4个方面论述了补肾毓麟汤所蕴含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