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入海河流,每年约有200亿m3水体输入东海。为探究瓯江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入海通量及其长时序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实测数据与Landsat-8遥感影像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瓯江CODMn遥感反演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8%),获得了1986—2020年瓯江中下游河段CODMn反演结果。此外,进一步结合降水数据估算了瓯江入海径流量和CODMn入海通量,实现了瓯江CODMn入海通量长时序变化遥感监测。结果表明,瓯江入海段CODMn干、湿季差异并不明显,但总体而言,CODMn在湿季略高于干季;1986—2020年,瓯江CODMn入海通量整体波动较大,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 2010—2019 年象山港主要入海污染物监测数据, 对主要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 (C0D) 、总氮 (TN) 、总磷 (TP)) 的年变化 、月变化, 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入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污染物 C0D、TN 和 TP 的入海污染物浓度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均在 2015 年达到最大值; 月变化较高值主要出现在冬季的 1—3 月, 且主要集中在港底附近入海口。通过对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估算, 发现河流入海污染物以颜公河贡献最大, 水闸入海 污染物中 C0D 以红胜海塘 1 号闸贡献最大, 占比 27.7%, 其次为大嵩江水闸和红胜海塘 3 号闸; TN 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 占入海总量的 91.0%, 其余均较低; TP 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 占比 25. 1%, 横江闸次之, 但总体上均呈现一定的降低趋势。 C0D 主要受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染影响, TN 和 TP 主要受农业和水土流失影响。最后, 以宁海颜公河入海污染为例, 分析了 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现入海污染物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建议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相似文献   

3.
王焕松  雷坤  李子成  张峥  周莉 《海洋学报》2011,33(6):110-116
利用辽河、大辽河、小凌河1992-1995,2004-2007年,大凌河1995-2007年的水文和水质入海监测资料,估算了辽东湾北岸四条主要入海河流各污染因子的入海通量,并初步分析了污染物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东湾北岸的四条主要河流中除小凌河各种污染物入海通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以外,其他三条河流各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5年10月份开展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秦皇岛市入海河口的首要污染物为DIN、DIP;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新开河口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洋河口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其次为戴河口、新开河口和石河口。建议对入海污染物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加强对港口、船舶的环境污染监管,从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选取pH、DO、CODCr、TN、TP等水质指标近10a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及内梅罗指数法,对东昌湖六湖区水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DO单因子指数在调查年度内呈波动中下降趋势,且均满足IV类水水质标准;TN、TP、CODCr三项指标单因子指数较大,对湖区水体质量影响较大,是造成东昌湖水体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TN、TP;内梅罗指数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表明东昌湖水质近10a内在逐步改善。最后在认真分析东昌湖水质动态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虑"陆源产生-河流输移-入海输出"的整体过程,根据土地利用、农业人口和畜禽养殖等数据,利用输出系数模型(ECM)模拟估算胶州湾海岸带2000—2013年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河流入海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获取氮、磷非点源污染入海系数。结果表明:胶州湾海岸带各入海河沿岸氮、磷负荷年际下降趋势明显,空间上则呈现出"北高南低",耕地和农业人口是主要污染源;氮、磷入海通量与陆源污染负荷分布规律一致,氮、磷污染的入海系数均在0.6以上。河流及其流经区的空间异质性导致入海系数的差异化,其自然净化过程会对氮、磷污染物造成损失。因此为有效地缓解胶州湾海岸带非点源污染现状,应将源头控制、过程修复与末端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河流入海污染物是近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小清河是莱州湾西南部主要入海河流和污染物来源,近年来小清河口两侧近岸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小清河入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如何有待深入研究。采用MIKE21数值模型模拟了近岸工程建设对潮流场的影响及小清河入海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扩散特征,探讨了入海污染物扩散对近岸工程建设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小清河口两侧近岸工程的建设,导致小清河河口附近海域流速有所减小,减小值介于2~21 cm/s。河口两侧的堤坝、防波堤等工程阻挡了污染物向东南、西北方向扩散,使小清河入海污染物扩散范围有所减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河口附近海域污染物浓度有所增加,从而加剧了小清河河口附近海域的水质污染。因此,近岸工程建设会造成工程附近海域的潮流减弱,削弱近海海域的污染物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长江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展“五水共治”等环境整治工程,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几年舟山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好转态势。2007—2013年舟山近岸海域水质均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4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有1 269 km2,仅占全市海域面积的6.1%,海水质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通过对舟山海域84个二级类基本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2012—2014年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35.7%、38.1%和44.0%,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9.
闽江口海域是福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但也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问题。2018年10—12月,对闽江入海口区域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调查和监测。本次共调查93个排污口,主要分布在琅岐岛(34.4%)和粗芦岛(20.4%)上。入海排污口的类型以设闸排污口为主,共调查有52个,占调查总数的55.9%,主要分布在琯头镇区域(17个)和琅岐岛(12个)。监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海域陆源排污口的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严重,五类水质和劣五类水质样品分别占29.9%和37.7%。其中,设闸排污口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最多,其次是自然径流。从区域来看,在琯头镇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共有18个,占该镇排污口样品总数的90%。水质样品的最高监测浓度为:氨氮-20.2 mg/L,总氮-27.0 mg/L,总磷-2.86 mg/L,氨氮浓度已经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15 mg/L)。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监管和控制、开展重要排污口重点治理工程、开展陆源入海排污口详查等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许炯心 《海洋学报》2006,28(3):88-97
以黄河流域1955~1990年的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粒径组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以及各粒径组泥沙对三角洲造陆过程的相对贡献率.研究表明,四个粒径组入海泥沙通量都呈减少的趋势,各粒径组入海泥沙通量减少趋势的显著性按由细到粗的顺序递减,即细颗粒泥沙入海通量的减少趋势要比粗泥沙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面积增大、人类引水增大和年降水量减少是黄河各粒径组入海泥沙通量减小的原因.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后,细泥沙入海通量的减少幅度要大于粗泥沙.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变化对小于0.010,0.010~0.025,0.025~0.050及大于0.050 mm四个粒径组泥沙入海通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8.52%,62.05%,71.16%,83.37%,随粒径的变粗而增大;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小于0.010,0.010~0.025,0.025~0.050和大于0.050 mm四个粒径组泥沙入海通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1.48%,37.95%,28.89%,16.63%,随粒径的变粗而减小.四个粒径组泥沙入海通量与人类净引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按泥沙粒径由细到粗的顺序减小,即人类引水的变化对细泥沙入海通量的影响较大,对粗泥沙入海通量的影响较小.四个粒径组泥沙入海通量与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按泥沙粒径由细到粗的顺序增大,即年降水的变化对细泥沙入海通量的影响较小,对粗泥沙入海通量的影响较大.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利津站年径流量和小于0.010,0.010~0.025,0.025~0.050及大于0.050 mm四个粒径组的泥沙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入海泥沙量和径流量对三角洲造陆速率变化的贡献率接近相等.在四个粒径组中0.010~0.025 mm的泥沙对三角洲造陆速率变化的贡献率最大,0.025~0.050 mm粒径组次之,大于0.050 mm的粒径组再次之,小于0.010 mm的粒径组最小.中等粗细的粒径组对三角洲造陆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1.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东南部的重要海峡通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本文利用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验潮站的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马六甲海峡及马来半岛东岸的潮汐特征.研究表明,半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位于马六甲海峡内部,而全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为马来半岛的东海岸.马六甲海峡内部以正规半日潮为主,马来半岛东侧则为混合潮港,北部为不正规全日潮,南部则为不规则半日潮.半日分潮M2,S2和全日分潮K1在马六甲海峡内的传播为自西北向东南,而全日分潮O1则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马来半岛东岸的半日潮传播方向以中部的Cendering站为分界线,南、北两部海区分别向南、向北相背传播,而全日潮传播方向相同,统一为自北向南.  相似文献   

12.
马英杰  张小雪 《海洋科学》2007,31(11):19-21
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更好地进行海洋行政管理、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从源头上抑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分析、比较和例证的方法,研究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异同,主张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联合管理、联合办公的方法,为协调两种制度寻找一个平台,理顺两种制度的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东山岛植被资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玉武  林鹏 《台湾海峡》1998,17(3):330-336
调查100块样地共1hm^2并野外植被填困,岛上含维管植物84科160属184种,植物区系为热带,亚热带分布成分占部属数85.7%,对岛上16个群落中的植物种数和个体数作了物种丰富度指数D1、多样性指数D2、优势度指数D3、均匀度J等统计,其中相思树群落上述指数依次为8.124、12.502、2.878和71.93%;马尾松群落为8.676、18.468、3.354、83.13%,黑松群落为8.4  相似文献   

14.
An embedded cylinder is a large-diameter cylinder embedded in a soil foundation. The state of failure of such an embedd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shows large deflection instead of slide and overturn of the traditional gravity type of structure placed on a rubble base or foundation base.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flection of the embedd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which is the maximum allowable deflection for 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the cylinder, is a vital control value. Through investigation on deflection and soil pressures on an embedded cylinder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variations of the angle of rotation θ of a cylinder with effective anti-overturning ratio η and moment MH of thrust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tudy,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flection of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Meanwhile,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deflection of cylinder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15.
对《海洋调查规范》中测定海水 NO2 - N的常规方法进行了优化 ,达到简化操作过程 ,缩短分析时间以适应水下现场自动分析的目标。此外还对亚硝酸盐测定所使用的试剂及标准贮备液的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改进试剂保存方法 ,延长试剂使用寿命 ,以满足长期现场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海浪波面极大值分布的非线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非线性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技术和直接求矩的方法,导出了定点波面位移及其对时间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联合分布。由此联合分布,导出了二阶非线性近似下的波面极大值分布。它由线性意义下的海浪频谱及所考虑的二阶级。波相互作用所确定。当忽略非线性影响时,文中给出的波面极大值分布退化为Cartwright和Longuet-Higgins所导出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多年平均,强型大弯曲和弱型大弯曲三种情况,分别对黑潮大弯曲内(左)侧的温度锋作了探讨.主要结果:(1)日本以南海域黑潮流轴内侧存在着明显的呈带状分布的温度锋.当黑潮发生大弯曲时,温度锋也出现 U 字型弯曲.锋宽10~20n mile,强度0.1~0.2℃/n mile,锋长285~442n mile.该锋随黑潮流轴的摆动而产生变异,季节性差异明显.(2)强型大弯曲和弱型大弯曲期间,温度锋的位置明显不同:前者位置偏南、偏西;后者偏北、偏东.(3)温度锋大致位于50~500m 水层内.冬季,温度锋下沉,其余三季上浮.随着深度的增加,锋面有明显的向右(南)倾斜移动现象。  相似文献   

18.
高月芬 《海洋科学》2007,31(3):33-36
从揭示提单批注纠纷产生的深刻原因出发,分析了提单批注与不清洁提单的关系及实务中几种常见的“不知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了中国《海商法》对提单批注问题的规定及不足,对今后中国《海商法》提单批注问题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洋保护区国家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杨晓飞 《海洋科学》2019,43(7):139-147
从美国海洋保护区的立法基础、管理机构和职能分工、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资质要求和流程等方面探析美国海洋保护区的国家管理体系。结合我国海洋保护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海洋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海洋保护区综合管理网络体系、完善海洋保护区监督协调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完善我国海洋保护区的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实现海洋资源的更有效利用,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GPE) change due to horizontal/isopycnal eddy diffusion and advection is examined. Horizontal/isopycnal eddy diffusion is conceptually separated into two steps: stirring and sub scale diffusion. GP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wo step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GPE changes due to stirring and subscale diffusion associated with horizontal/isopycnal advection in the Eulerian coordinates are analyzed. These formulae are applied to the SODA data for the world oceans.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horizontal/isopycnal advection in Eulerian coordinates can introduce large artificial diffusion in th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GPE source/sink in isopycnal coordinates is closely linked to physical property distribution, such as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velocity. In comparison with z-coordinates, GPE source/sink due to stir ring/cabbeling associated with isopycnal diffusion/advection is much smaller. Although isopycnal coordi nate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in terms of handling lateral diffusion, advection terms in the traditional Eule rian coordinates can produce artificial source of GPE due to cabbeling associated with advection. Reducing such numerical errors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