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土地管理实现由数量管理向数量与质量管理并重转变的基础性工作。黑龙江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全面揭示了农用地质量等别、成因、面积、分布、限制因素等,并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系统,弥补了对全省范围内农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试用稿)》,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建立评价体系,运用权重指数和法与修正法对广西宾阳县、合浦县耕地的质量和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宾阳县、合浦县的耕地质量等别为优等、良等,耕地产能等别为6~12等、5~12等;两地的耕地质量等别与农用地分等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等别与国家利用等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致趋势,仅在等别上存在一定差异;耕地质量指数与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指数与国家利用等呈极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0.01时,宾阳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913,合浦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885)。经验证,相对于农用地质量分等体系,本研究构建的耕地质量与产能评价体系能够较明显地体现广西当地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项目在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方面的功效,研究成果可为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等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是全面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又一项大型国土部门的基础工作。我省2011年已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在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以耕地为主的农用地综合评定,结合这项工作搞好耕地质量评价,为确定合理的利用耕地模式,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对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长沙县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长沙县近三年内增加的耕地和因耕地质量建设引起质量变化的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通过外业补充调查,补充新增耕地分等因素数据及更新变化较大区域的分等因素数据;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沙县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并对2010-2013年间耕地的数量、质量变化趋势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7月9日下午,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历时3年多完成的江西省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科技鉴定。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省农业厅、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填补了江西省农用地质量状况调查的空白,为江西省国土资源特别是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协调管理转变提供了科学依据。江西省农用地分等研究全面查清了全省所有县(市、区)4300多万亩耕地的质量状况,建立了适用于农用地分等评价的指标体系,掌握和科学量化了农用地质量,摸清了其分布规律,是该省一项开创性、战略性、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长期以来对农用地的使用及管理仅仅停留在数量的层面上,很少涉及质量问题,这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对农用地质量做进一步管理不相适应。我省已经完成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不仅弥补了在全省范围内从未对农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空缺,而且全面揭示了农用地质量等别、成因、面积、分布及限制因素等,因此,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土地征用补偿、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等工作,将会进一步保护耕地质量,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等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等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通过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可以全面掌握、科学量化农用地的质量及其分布,为基本农田的确定与保护、落实耕地占补制度、进行土地整理的后评价及农用地的定级与估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在2016年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工作,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研究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工作背景和意义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目的是为了掌握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为切实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2-22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和《农用地估价规程》(GB/T28406—2012)三项国家标准,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2009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首次发布农用地(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后,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评价分析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规律与原因,以期服务于耕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重估报告是土地整治项目竣工的必须材料之一。目前对于重估的方法暂无统一标准和要求,文章以济阳县太平镇邝家等6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对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进行优化,将参评因子分为稳定型和易变型测算整治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通过面积加权,算得整治后国家自然等平均提高0.3等,国家利用等平均提高0.6等,国家经济等平均提高0.3等。文章可为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重估提供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分等定极与估价成果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安排,于2001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全省10个县市区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试点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2004年底以前要力争完成全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快全省的工作进程,结合全省试点工作的实际,现就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1 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是实现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旨在建立一套以农用地质量等别…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指通过定量指标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确定农用地质量等级,从而有利于统一掌握农用地质量分布格局,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土地整治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农用地等级是对农用土地自然生产力与土地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省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已基本完成,为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国家启动了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从我省现有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等实际出发,谈谈对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技术的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田芳 《华北国土资源》2013,(3):116-118,121
本文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涵义、原则、内容出发,分析了"十五"期间汾阳市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在运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的必要性及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野瞭望     
广西农地分等完成:高等农地比例小10月16日,由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国土测绘院承担完成的广西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县级定级估价试点成果通过了国家验收。这是继江苏省之后,我国又一个省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县级定级估价试点成果通过国家验收。由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国土测绘院完成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表明,广西农用地中,高等别农用地比  国家验收组组长、原国家土地局副局长马克伟(左四)向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黄方方(右三)转交成果验收意见书。例小,中、低等别农用地比例偏高,广西的耕地保护任务艰巨。据《技术报告》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一、耕地评价历史古今中外无不高度重视农用地评价工作。我国早期的农用地评价是为制定税赋服务的。早在4200多年前《禹贡》记载,将九州农用地评为三等九级;战国时的《管子地员篇》按农用地生产力将土地分为18类,按其性质分为上土、中土、下土三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农用地评价工作。国外农用地评价研究同样是为农用地征税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建立以后,?  相似文献   

20.
10月27-28日,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马奇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的有关技术问题,以及当前土地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