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岫岩玉可分为瓦沟玉和细玉两类。瓦沟玉就是通常所称的岫岩玉,是岫岩玉的代表。本文介绍了岫岩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穆斯鲍尔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主要特征。从微量元素,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岫岩玉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较大。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合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两大令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傲人双峰":一是"中国印"会徽;二是"中国玉"奖牌.前者以一个舞动的"京人"印出了中华大国的泱泱气度和不凡气象,后者则以"金玉奇缘"的梦幻组合诠释出刚柔相济的奥运精义和中国人"仁、义、智、勇、洁"的玉德之美.  相似文献   

4.
天然宝石是地壳中具有艺术和经济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遗迹。介绍了被誉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的金刚石、蓝宝石、红宝石和祖母绿的特征、价值评定及国内外主要产地。介绍了石榴子石、橄榄石、欧泊、碧玺和水晶等常见宝石的特征及国内外产地。此外,介绍了玉石之王翡翠、中国两大美玉和田玉和岫岩玉以及中国四大名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性质和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戴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玉埋藏地下几千年或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戴左手,因为对心脏有好处。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像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用玉枕。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矿物,用于修身养性,有一种说法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所以戴的时间越久越好。  相似文献   

6.
正东汉时期的人们就认识到了"玉,石之美,有五德。"石之美是客观存在的,五德则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玉石的人文特质。玉石、赏石之类,除了天然美之外,历史赋予的人文特质非常关键。正因如此,玉石、赏石之类的鉴定自古以来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贺兰石亦如此。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泰山玉鉴定"指纹"研究中,系统采集了全国蛇纹石玉产地样品,对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发现不同产地样品和泰山玉微量元素之间,有着类似于人类"指纹"的差异,可以用以鉴定泰山玉。该文以甘肃省武山县鸳鸯玉为例,利用中国超镁铁质岩元素平均丰度值,对两个产地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值进行标准化并作蛛网图进行对比,认为V,Sc,Sb,Tl,Zn等5个元素在两个产地样品中有着普遍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两地玉石的"指纹"依据。其他产地蛇纹石玉和泰山玉之间,也因产出地质环境的差异,可用微量元素"指纹"与泰山玉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独山玉命名与分类》国家标准(GB/T 31432—2015),该标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共同起草,历经5年终于完成的大事。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它色丰泽丽,硬韧兼备,数千年来,备受世人喜爱。其料可做三百余种玉饰,蜚声中外。因产于我省南阳市独山,故名"独山玉",简称"独玉"。  相似文献   

9.
正玛瑙在矿物学中属于石英岩成分,是指颜色掺杂交错的石英岩玉。"玛瑙"二字来自佛教,梵文含义为"马脑",汉传佛教高僧加了"王"字旁进而标为玉属,从而出现"玛瑙"二字。南红玛瑙,质地细腻油润之红色的石头,古称"赤玉",为我国独有品种,产量稀少。追根溯源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玛瑙勒赋(并序)》中云:"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方其人因以名之",道出"玛瑙"的来历。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七律·郑附马宅  相似文献   

10.
11月19日,南阳市独山脚下.随着"嘭嘭嘭"的声声巨响,但见尘烟滚滚,又一个非法盗采玉矿的矿硐被强制炸封.这是南阳市集中整治独山玉矿区炸封的第18个非法采玉坑口,同时标志着集中整治独山玉矿区非法盗采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1.
甘肃玉道     
正甘肃省境形酷似一枚美石磨制的如意。唐诗吟"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甘肃古称"陇",因陇山得名。陇山的楼玉,如同时代的李白所见,"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若如崔颢所闻,"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诗中的玉楼是用玉石所砌的楼宇。可见,甘肃玉在古代已倍受推崇。  相似文献   

12.
岫岩影壁山硼铁矿床位于辽宁营口-宽甸硼铁成矿带中西部,该成矿带近东西向分布于西自辽宁营口,经岫岩、凤城、宽甸、东至吉林集安,长三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内,并已发现和探明了近百个硼铁矿床(点)。岫岩地区由于工作程度低,基本上未做过系统的硼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因研  相似文献   

13.
玉器上雕琢的图案称为"纹",由图案本身构成玉器称为"形",玉器的"纹"和"形"是判断玉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与辽宁红山文化玉器以"形"为主相比,浙、江、沪良诸文化玉器是以"纹"为主."纹"是良诸文化有别于红山玉文化的重要特征,但玉璧却是良诸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多而纹最少的玉器.这为它的断代带来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14.
正"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咏琥珀》,描写的是一块内含有蚊蚋的琥珀。在李白的诗句中也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很久以前琥珀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玉,让我立刻想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那句“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似乎是给玉做了一个恰当的定位和注释。《礼记·曲礼》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而《周礼·王府》中,用“王齐则共食玉”六字,更将玉推至至高无上的境界。通俗地说,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她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美轮美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从小是听着龙宫和南海的故事长大的,自那时起,就知道了龙宫有珍珠、有珍宝,南海有观音、有南海龙宫。长大后,特别是从事了"石"和"玉"的"工作",才知这神话只是人们的向往,而"自古美玉出深山"才是实情。可大自然的奇妙往往颠覆人的固有思路,卓尔不群的台山玉,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17.
宝玉石沉浮     
正石头如人,亦有沉浮。所有的石头中,最疯狂的当属翡翠。一个中档的玻璃种挂件售价可达50万元,顶一辆豪车。2010年,一般翡翠饰品的价格涨了一倍多,精品甚至涨了两倍。所有的石头中,最令人费解的是黄龙玉。一块曾被人当做观赏石的黄蜡石,因为在云南龙陵县苏帕河畔所产的质量较好,接近玉质,从而被更名为黄龙玉——"黄"是颜色,"龙"即龙陵县,玉为类别。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上涨千倍,这是所有玉种都未曾经历过的神话。但却又迅速地没落,如同一个美丽的泡沫。  相似文献   

18.
苏梅 《国土资源》2001,(5):10-18
土地,万物之脉,战争之的 土地,国脉所系,民生所依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从远古女娲以泥造人的传说到后稷教人嫁穑,人类便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从商朝的"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到周文王演<易经>尊土为"五行"之首,从汉朝的王侯封地到魏晋南北朝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唐代横跨欧亚的中华版图到清朝末年<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一部中华民族史,或风、或赋、或血、或泪,如歌如诗、如泣如诉,演绎在广袤无垠的山川大地上.  相似文献   

19.
1、<周礼>论玉琮 <周礼>中有关玉琮的论述较多.除了"以黄琮礼地"这一名句外,有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5日,一条好消息传来,濮阳市国土资源局成功获评"全国诗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中尚属首家。近日,笔者在濮阳市国土资源局采访,感受到浓浓的诗词芳香。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以诗促廉,诗词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以诗育德:为有源头活水来2015年5月,濮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中华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