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核型空间结构与锡澄经济带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分析无锡与江阴城市形态空间扩展变化、锡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锡澄经济带,逐步形成“工”字型(双核型)空间发展态势,港城协同发展,是无锡特大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锡澄经济带发展应实行点轴式发展、梯度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历史悠长,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4):74-74
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铜、铅生产青铜器皿。云南个旧锡矿早在公元前就已被开采。由于锡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锡盐无毒,因此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锡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锡的生产大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锡矿发展简史锡矿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已用锡。公元前1800年,中国就有了青铜制品。我国商代后期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漫话地名联     
迭字联即迭用某些单字构成的联语。因地名很少迭字,所以这类联一般不是迭地名,而是选与地名字相关的字,如: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此联迭用的是“听雨楼”的听与“观潮阁”的观。复字联也是同样的字词反复出现,但不是迭用,只是重复使用而已,可以造成反复、回环、拈连等特殊效果,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还有一副同样格局意味的地名联是: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复字联最巧妙的是一回环”,即将原句中的每个字都复用一遍,只是语序相反,造成回环…  相似文献   

5.
菜州系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据记载,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记载:“菜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相传,唐尧、禹舜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菜夷作牧”。注云:“隅夷,地名。用功少日略。莱夷可放牧也,即菜子国。”隋开皇五年(585年),本地始称菜州,州的治所在现城区,莱州之名自此开始。  相似文献   

6.
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锡………运渠区域之标式城市我国都市之类别凡三:一为华式都市,是由我国之城市发展而成,我国之大部都市均属之;二为华欧型都市,凡都市之有租界区域者,均呈此型,上海其例也;三为欧式都市,聚落之构造,俱行欧化,青岛属之。无锡为华式都市,分布於长江三角洲之运  相似文献   

7.
无锡………运渠区域之标式城市我国都市之类别凡三:一为华式都市,是由我国之城市发展而成,我国之大部都市均属之;二为华欧型都市,凡都市之有租界区域者,均呈此型,上海其例也;三为欧式都市,聚落之构造,俱行欧化,青岛属之。无锡为华式都市,分布於长江三角洲之运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1):50-51
虎跑泉,在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虎跑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第一泉为镇江金山中泠泉,第二泉为无锡惠山的惠泉。虎跑泉水质甘冽醇厚,与龙井茶叶合称西湖双绝,有“龙井茶叶虎跑水”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清朝文人李文凤在《月山丛谈》中说:“天下十三省,俗皆有号,莫知所始。如陕西曰豹,山西日瓜,山东曰藤,河南日鲈,苏浙日盐豆,江西日腊鸡,福建日獭,四川日鼠,湖广曰干鱼,两广日蛇,云贵日象。”  相似文献   

10.
王楠 《西部资源》2014,(4):61-61
<正>印尼锡出口料创1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因警方开展一项打击非法采矿的行动,令矿石供应中断,迫使至少16家冶炼厂削减产量。印尼为全球最大的锡出口国。印尼最大锡生产商PT Timah公司秘书Agung Nugroho于近日表示,因产量下降约40%,本月锡销售量或较6月的12,377吨大减35%,至8,000吨。印尼锡出口商协会主席Jabin Sufianto称,  相似文献   

11.
(一) 无锡米市可以说是无锡人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它历史悠久,始于唐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曾有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的称誉,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虽也经历过几度兴衰,但始终未失去发展的活力,一直到现在,仍以其雄厚的实力保持着无锡米市的地位。并继续朝着覆盖全国,与国际接轨的更大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揭西金坑铜锡铅锌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西北部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控矿构造及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金坑铜锡铅锌矿化发育特征及富集规律,对今后粤东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起国人的主食——大米,想到最多的就是南方。“湖广熟,天下足”的语句广为人知。长期以来,我国稻米生产一直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是中国人的“米仓”。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的芜湖、无锡、九江、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消费的商品大米绝大多数来自南方的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一带6那时东北的稻谷产量不及全国总产量的8%。  相似文献   

14.
高利东  张忠  肖海 《西部资源》2013,(4):130-134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昂格图铅锌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大兴安岭重要的铅、锌、铜、铁、锡成矿带内,处于白音诺大型铅锌矿附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近几年发现了多条新的铅锌锡多金属矿体,标志着该区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获得了重大地质找矿成果.矿体多产于二叠纪哲斯组地层与晚侏罗世侵入体接触带附近,多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以铅锌、锌锡硫化矿石为主,伴生有银、铜元素.铅、锌、锡、银可共生、伴生复合成矿,也可独立成矿,自深部至浅地表形成层状、脉状矿床,成矿垂深大,表现为裂隙式成矿特点.因此,综合考虑本区成矿作用特征,开展昂格图铅锌锡多金属矿区成矿模式系统的研究,通过颇具特色的模式的建立,对于指导矿区更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瑞俊 《中国沙漠》1994,14(1):93-96
根据有关古籍记载的分析,我国西北沙漠区“鬼魅魍魉”、“歌哭之声”之说,不过是沙鸣现象而已,以及沙鸣成因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个旧锡矿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出口基地之一,近百年的勘查和开采使得矿区积累有大量的地、物、化、遥信息,从而使成矿信息提取研究成为了可能。鉴于传统数据库对多源空间数据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该文运用ArcSDE Geodatabase和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从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3大方面介绍了个旧锡矿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从图形库的建立、属性库的建立、图形库与属性库的关联3大方面介绍了数据库的建立,进而完成个旧锡矿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最终实现了基于GIS与SDM相结合的技术对遥感蚀变、地质构造、物探、化探等成矿信息的提取。研究成果可为生产矿山的找矿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苏锡地区农业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言 本文所谓苏锡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乃指江苏省无锡辖区与苏州专署所属苏州、吴县、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江、震泽等县市而言。全区土地面积计约7,500平方公里。 苏锡地区是我国小农经济时代著名的水稻高产地区,主要的“鱼米之乡”,尤以蚕桑生产闻名中外。解放后,在党的顿导下,全区广大农民解除了封建势力的束缚,各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有所提高。特别是1958年生产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任农业战线上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这就为全区农业生产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为农业生产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6):20-20
井冈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厚重,民风纯朴。据史料记载,井冈山早在东汉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现市内居住的人口:一是唐宋时期由山东、河南等省迁徙此地居住的,后来称之为“土籍”。二是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等省迁徙此地居住的,称之为“客籍”。  相似文献   

19.
引言 本文所谓苏锡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乃指江苏省无锡辖区与苏州专署所属苏州、吴县、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江、震泽等县市而言。全区土地面积计约7,500平方公里。 苏锡地区是我国小农经济时代著名的水稻高产地区,主要的“鱼米之乡”,尤以蚕桑生产闻名中外。解放后,在党的顿导下,全区广大农民解除了封建势力的束缚,各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有所提高。特别是1958年生产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任农业战线上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这就为全区农业生产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为农业生产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传奇式的罗曼史30年代,江南春日,风光如画。无锡观前街省立无锡中学的操场上。荣毅仁和他在豁然洞读书的同窗好友过赓先一起在无锡中学进修。那天中午,他俩在无锡申新三厂吃罢饭回校,在操场上散步,忽闻“滴铃铃……”只见校门口包车上下来一位小姐。那小姐一身淡雅的装束,短发乌黑,俊俏秀丽,楚楚动人。荣毅仁顿觉眼前一亮,心头掠过一丝说不出的感觉,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这是啥人?”两人去问学校的门房。门房说:“你们不认识?是杨家小姐啊。”原来是当地名门杨干卿的二小姐杨鉴清。她从上海圣玛利亚女中转回省立无锡中学读初中。荣毅仁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