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1,(11):37-37
据唐朝李朝威的妁《柳毅传》记载,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从长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经陕西泾河北岸,路遇一年轻美貌的少女在河边牧羊。只见姑娘满面愁容,翘首南望,哀哀哭泣。  相似文献   

2.
柳毅传书洞庭湖的故事出自唐人传奇《柳毅传》,流传很广。自来人们都以为该洞庭湖指的就是在今湖南的洞庭湖,笔者所见各家注本对此要么不加注释,加注即未见别解。然而仔细推敲,却并非如此。《柳毅传》开头说:“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这里的“湘”因有后文的洞庭湖相照应,显然指的是今湖南的湘江。此后柳毅在见到洞庭君时又说:“毅,大王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如此则洞庭似乎也应在楚。据此两点,可以得出文中洞庭即今湖南洞庭的结论。但文中其他的一切描写都与此矛盾。整个地理背景都与湖南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3.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5):52-53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中,除了有史书记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外,还有一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它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绚丽多彩,充满诗情画意和艺术魅力。它们经过演绎、提高和升华,同样也深受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许仙与白娘子》又名《白蛇传》,与《董永和七仙女》、《柳毅传书》、《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故宫十王亭的镶白旗亭内,有一件铁质的清代战服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就是中国古代铁质战服——锁子甲。它是甲胄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以前,据史料记载,唐朝锁子甲已是  相似文献   

6.
苇韦 《中国地名》2014,(6):46-49
政尚清廉诗传南北首倡神韵独领风骚勤于著述名垂千秋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为清初名著一时的“神韵派”领袖,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桓台)人。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康熙五十年。死后因避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祯)讳,改名士正,清高宗乾隆皇帝觉得“正”与“祯”差异较大,为避免一代诗宗的本名年深日久而流失不传,于是特赐名士祯,又补谥文简。所以,长期以来,满清的各种官修文献中都称他为“士祯”,其本名反而长期不传。  相似文献   

7.
雪峰山览胜     
张禾 《中国地名》2014,(4):52-52
避暑胜地雪峰山位于陆水湖南岸,海拨681米,因唐朝咸通年间雪峰和尚建雪峰寺于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唐王”即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民间又称唐二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位期间,雄才伟略, 励精图治,致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历史学家誉为是“贞观之治”。唐朝初年, 唐王东征的历史在辽宁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地名故事。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市境地在百年前,人烟稀少,荒地成片,每逢夏季盛开黄花,称为黄花甸子。1901年中东铁路在黄花甸子设立火车站,因车站南临牡丹江畔500年历史的乜河镇,故取名乜河站。但为啥取名今日的牡丹江站了呢?有个来历:负责写站名的铁路工人来到乜河镇学堂,向老师请教乜河的"乜"字怎么写。老师了解来意后,问道:"鸭和龙谁大?"工人答:"龙有鳞有角有爪,能走能游能飞,当然龙大。”“既然龙大,那就应把乜河站改写成牡丹江站。牡丹江一带是满族主要发祥地,牡丹江水唐朝视为龙兴之水。乜河满语为野鸭子之意,牡丹满语为曲曲弯弯之息,曲曲弯弯的牡丹江仿佛飞舞的长龙。龙,乃中华民族的图腾也!千年前的唐朝使臣慕名来到唐朝藩属国——渤海国的牡丹江。标有长安大雁塔的龙船和标有上京小灯塔的龙船在江面飞划而过,唐朝使臣和渤海国王悟出同一心声,中华一条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10.
公元8世纪,在祖国西南边陲大理地区崛起了一个由白族、彝族先民共同创建的地方政权─—南诏国。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唐朝和吐蕃在西南地区长期形成的力量对比,成为决定当时西南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索之一。在短短的时间内,南诏疆域迅速扩大,东接贵州,酉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边境,西南接骠国(缅甸),西北接剑川,东北达宜宾。在唐朝和吐蕃两股势力的夹击中,南诏国审时度势,有效地利用周边政治条件,在贞元年间与唐修好,唐朝册封南诏为云南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元会盟”,成了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09,(6):59-59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唐朝有十四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开始算起,唐朝第—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宣宗李忱、懿宗李口、昭宗李晔、哀帝李口,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相似文献   

12.
松木 《中国地名》2014,(2):46-46
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3.
建筑雄伟壮丽格局轮廓匀称风格古朴大方博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  相似文献   

14.
远在1300多年前,一群曾经在东北生活的靺鞨人,从唐朝安东部护府下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向长白山方向进发。他们的领头人是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和其子大柞荣。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虽在《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正史中有所记载,但是,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前事,弹指一挥间。乱云蔽日遮天、荒草盖芳园。孔孟斯文扫地,戎马元勋解甲,奸佞害忠贤。大厦欲将覆,华夏路尤艰。整纲纪,邓公出,调船弦。国门开放,才得旧貌换新颜。南粤桑田苍海,澳港还珠完璧,心曲太空传。不坠凌霄志。世纪谱鸿篇。  相似文献   

17.
南渡乌江逼贵阳声东击西调滇军勇猛奔袭擒敌首贵阳,唐朝属矩州,宋朝称为"贵州"。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立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设立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八番  相似文献   

18.
沙溪古镇     
沙溪位于云南省大理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口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在西藏那曲、昌都等地区广为流传。日前,在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上,那曲地区群艺馆的艺人把《格萨尔王传》唱段搬上了舞台,演员们用抑扬顿挫的旋律,  相似文献   

20.
刘海洋  付雨鑫  殷铭徽 《地理科学》2022,42(6):1005-1014
运用ArcGIS软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4座唐朝渤海国古城遗址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对234座古城址进行分析,发现唐朝渤海国古城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A)、牡丹江流域集聚区(B)、松花江?辽河流域集聚区(C)、穆棱河流域集聚区(D)。其中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位于研究区的南部,占遗址总量的47.43%。研究区渤海国古代城址呈北疏南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之下,水热条件等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城址的主要因素,而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分布起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