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游秦淮     
来到南京,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秦淮河。我认识秦淮,自然最先是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的。比如,杜牧的名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及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他们的诗文里,绘声绘色地显示出千古秦淮的旖旎风光和30年代的市井风情。一说起秦淮,我的脑海里,总不免闪现出“繁华,绮丽,粉黛气息”几个字眼。友人告诉我,游秦淮,须夜晚去才更有诗意、情趣和氛围。次日,早早吃完晚饭,驱车来到城南,果然看见灯光夜市,热闹非凡: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旅游…  相似文献   

2.
提问学生必须首先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例如“太阳系按距日远近依次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这个问题具体明确,“依次”、“哪两个”等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若提出的问题为“太阳系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位置?”问题在空间上和顺序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题目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和“探索”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从文化景观感知角度出发构建都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文化景观感知指标体系,探讨其对重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游客文化景观感知分为四个维度:“曲艺表演和手工艺品文化景观感知”、“儒学建筑和名人故居文化景观感知”、“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感知”、“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感知”。(2)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对于文化景观感知的四个维度的认同度均和游客的重游意愿之间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3)旅游者对夫子庙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以及夫子庙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的感知到的认同度越高,则其重游的意愿也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景观美和生态美的关系研究为基点,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实证分析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的耦合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案例地整体景观破碎度较高,但不同景观组分受到人为干扰的程度不同,景观斑块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较为适中,但斑块面积、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度存在结构性差异;2)本地居民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观审美感知较好,但更偏好“十里秦淮”优美的自然风光及蕴含丰厚城市记忆要素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3)总体上,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存在耦合互补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特色不断缺失,“去地方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代表,其担负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应该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用料讲究 ,肥瘦肉搭配 ,佐料配放有一定比例外 ,还要根据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其次是它做工细 ,包子从配料到成品要经过八道主要工序 :制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摆放、上灶 ,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不仅外形精致美观 ,而且味道鲜香可口。“狗不理包子”名称的由来 ,还得从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年间谈起。天津有个“三岔河口”是当时天津最大的、也是最早的水旱码头和商品集散地。槽运的船只 ,载货的大车都停放在这一带 ,真所谓 :“晓日三岔口 ,连樯集万艘”。码头的兴盛 ,…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大冶市的“大冶”一名,一般认为是由南唐后主李煜所赐“大兴炉冶”而来,并从此一直作为大冶县(市)的包称,现今人们的认识也大多着重于此,但据笔者对有关文献的略微梳理,“大冶”一名并非最早产生于李煜之赐名,其内涵亦非仅仅是“大兴炉冶”而已,且其使用也不仅仅只存于大冶市、大冶湖等为数不多的儿个和地名有关的词语当中。  相似文献   

8.
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景区实现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的管理方向,并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智慧景区的探讨多集中于技术、管理和服务层面,尚无文献从游客视角对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进行了智慧景区的实证评价。最后,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智慧景区建设的优势、不足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1,(8):60-60
在威海市农村,许多村庄的名称中都含有“屯”字和“庵”字,如白鹿屯、许家屯、王官屯,戚家庵、北山庵、六木匠庵,等等。据粗略统计,名称含有屯字的村庄有58个,含有庵字的有150多个,形成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群。经考证,每一个地名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年代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0.
燕子洞贵州省中部惠水县羡塘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心,该乡有溶洞12629个,被称为“万洞之乡”。其境内摆郎河源头有个燕子洞,洞口直径垂直高度215m,洞内栖息有国内最大种群的白腰雨燕,被誉为“天下第一高洞,人间最大燕群”。春末到冬初,洞内燕子最多可达上百万只,整日飞进飞出  相似文献   

11.
蚌埠周围多用“郢”作村名,如吴郢、雅郢、找郢、杜郢、常郢等。据不完全统计,郊区用“郢”作村名的有41个,占郊区自然村总数的9%,其中长淮镇最多,有13个,占全镇自然村总数的16%,主要分布在锥子  相似文献   

12.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豫园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与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齐名。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  相似文献   

13.
甲申新春,阳光明媚,和风拂面。我信步来到南京夫子庙东侧贡院街旁的桃叶渡。沿着秦淮河一侧,有一条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弧形古巷,朝北的巷口不远处便是吴敬梓故居。这位清代文豪在此著成了小说《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诗词十二卷,其中他的《金陵景物图诗》里有一首五律《桃叶渡》:“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用典贴切,情真意远,风韵溢彩,广为流传。桃叶古渡与吴敬梓故居相毗邻,斗转星移,沧桑多变,古渡和老巷都历经世间的悲欢。清顺治初年,在此修建了利涉桥,…  相似文献   

14.
张健 《中国地名》2013,(11):27-27
如今在国内不少城市,以“曼哈顿”、“巴黎”等洋名字命名的商业中心、广场、楼盘比比皆是,几乎成了时尚。对此,河南即将出台她名管理办法》,对“崇洋媚外”的命名风格予以遏制,目前已对社会公布,正在征求意见。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也计划出台规定禁止洋地名。  相似文献   

15.
郝玉洁 《中国地名》2013,(12):17-17
中国“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围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1,(8):54-55
安阳——冠有“八大古都”之美名洛阳——拥有“九朝古都”之雅名南阳——刻有“南都帝乡”“四圣故里”之盛名濮阳——享有“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之芳名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靓名  相似文献   

1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约占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的五分之四,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均具有非洲的代表性。因此,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章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八个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0,(1):74-75
在南京的老地名中,有许多地名和老虎有关。比如南京城内东南城墙下的老虎头,地名的来源竟是以讹传讹。但也有例外,城墙外秦淮河处的养虎巷,600年前竟真的传出过虎啸声,原来这里是朱元璋的皇家动物园,养了许多老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11,(3):26-26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黄东汛 《中国地名》2013,(12):18-18
中国“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