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通过对"天地图·黑龙江"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找出现有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形式分散、管理方式落后等方面问题,建造一个网络信息安全设备集中化、智能化管理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国土资源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化,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问题,因此,构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就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网络安全的定义着手,通过对国土资源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网络是一个覆盖整个贵州省国土资源相关业务的大型计算 机网络。安全风险主要有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病毒、人 员素质问题引起的安全缺陷以及自然灾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措 施是建立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机房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测绘生产单位对网络安全访问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网络安全访问策略,充分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网络安全访问,为测绘生产和管理提供网络安全保障,为信息化测绘的信息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日益升高,加上不同的网络提供商所采用的技术不同,以及网络攻击技术越来越完善,网络犯罪猖獗,我国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网络安全防范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者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内网安全防范的管理模式,对网络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政府及各行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高度。本文结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从信息安全建设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三个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国土房管信息安全体系总体规划,并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制度五个方面,介绍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内网安全观念缺失的背景及安全缺陷的分析,提出目前内部网络安全缺陷的几种表现形式,并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国土业务建模中引入业务规则库的概念,有利于业务流转的规范和准确。本文从为什么要研究业务规则库、规则库的内涵、如何建立完善的规则库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促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更加合理地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01,(2):11-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和《国土资源部工作规则》(国土资发[2000]119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公文(包括电报、传真、电子函件、内部签报等,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双月要闻     
测绘工作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精神本刊讯记者齐燕欣报道十六大代表、国家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邦柱日前指出,贯彻十六大精神,测绘工作要有新的举措,新的一年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测绘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二是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数字中国、数字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三是推进体制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陈邦柱说,学习十六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核心,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个精髓。测绘部门要认…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系统立足于服务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以C#为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 2010为集成开发环境,通过梳理和规范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业务流程,结合地理信息垂直搜索引擎和WebGIS,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地图图片和涉密地理信息交易信息等监控内容的挖掘搜索、内容检定、问题处置等功能,是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工具,有助于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地理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展望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6,45(4):379-384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学应运而生,推动了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建设。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发展,出现了物联网和云计算,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特点(无所不在、多维动态、互联网+网络化、全自动与实时化、从感知到认知、众包与自发地理信息、面向服务)和必须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全球空天地一体化的非线性地球参考框架构建技术、星基导航增强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技术、多源成像数据在轨处理技术、天基信息智能终端服务技术、天基资源调度与网络安全、基于载荷的多功能卫星平台设计与研制)。本文最后给出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定义,即地球空间信息学是用各种手段和集成各种方法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实体目标(physical objects)和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ies)进行时空数据采集、信息提取、网络管理、知识发现、空间感知认知和智能位置服务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从这个新定义出发,地球空间信息学将在构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大数据时代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任务,必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日本INSAR和重力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 2 0 0 0年 6月在日本举行的 2 0 0 0年西太平洋会议获取的信息 ,较详细地介绍了日本近年来在 INSAR和重力测量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及其在监测火山、地震、地壳形变、冰流场、绘制海洋潮汐负载形变图、测量月球形状和月球重力场等大地测量、海洋和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土资源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快速发展,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既落实国家相关安全政策,又要实现国土资源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对国土资源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施适度保护,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一直被认为缺少空间感和方向感,但在借助地图指向时,这种现象就不那么明显了.随着女性活动范围的扩大,地图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文章分析了现行地图不为女性常用的原因,提出女性参与设计编辑面向女性的专用地图,使地图表现更加多样化,同时,借助因特网、智能手机等数字信息引导,使得女性使用地图更加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地图是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地图在中国已经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的现代社会赋予了地图新的使命和职责。本文从地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时间维度探索地图在民生领域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ast, the availability and/or the acquisition of spatial data were often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realization of spatial applications. Meanwhile this situation has changed: on one hand, comprehensive spatial datasets already exist and on the other hand, new sensor technologies have the ability to capture fast and with high quality large amounts of spatial data. More and mo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of spatial data are also collaborative mapping techniques which enable users to create maps by themselves and to make them available in the internet. However, the potential of this diversity of spatial data can only hardly be utilized. Especially maps in the internet are represented very often only with graphical elements and no explici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p’s scale, extension and content is available. Nevertheless, humans are able to extract this information and to interpret maps. For example, it is possible for a huma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ural and industrial areas only by looking at the objects’ geometries. Furthermore, a human can easily identify and group map objects that belong together. Also the type, scale and extension of a map can be identifi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nly by looking at the objects’ geometries. All these examples can be subsumed under the term “map interpret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discussed how map interpretation can be automated and how automatic map interpretation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support other processe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automatic map interpre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two approaches are shown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8.
日本3·11特大地震的GPS震时和震后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PPP软件,利用位于日本及周边国家的IGS跟踪站和国家海洋局GPS业务观测站数据,提取2011年3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震时、震后地表震动信息和水汽信息。首先采用动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的震时水平运动轨迹、震时三维坐标时间序列以及站点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静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震前和震后的单天解坐标。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GPS站点的震时地表三维形变过程和震后地表永久性形变,验证了日本震后灾区的降雪过程,为GPS技术用于地震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multiregion epidemic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local HIV epidemic states in Japan. By considering the previous efforts of national epidemic projections in Japan, we statistically calibrate a model by employing an estimation method that allows the inclusion of geographically varying parameters. Using this model, we present a geographical projection of local epidemics until 2015 by examining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in future epidemic growth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HIV transmission. We als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plann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improvement in the Japanese HIV/AIDS surveillance system based on analy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信息安全事件的不断增多使得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好的规划和应用信息安全,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信息安全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探讨了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信息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