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资讯     
《湖南地质》2012,(8):6-6
钱袋子考验县级政府 县域经济如何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县级政府如何才能理好“钱袋子”里的财?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国富民强”的实现将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尽快减少管理层级和政策传递环节;逐步增加县级政府的财权或财力,将包括财政、计划、项目审批与人事等领域的权利由市直接下放到县,  相似文献   

2.
“城市拆迁”是当今社会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它既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形象,又直接牵连到群众的利益,是衡量政府“执政为民”的一个标杆。如何既要保证城市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同时又不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了城市拆迁必须面对的课题。在这方面驻马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申庄征地拆迁建设“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项目中,坚持以和谐发展为重、以群众利益为先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变管理为服务,走出了一条和谐征迁之路。  相似文献   

3.
新书简介     
“地下水资源”副题“调查与开发”,在水污染系列的专著刊物中是一本最新的书。该书由Samuel Mandel和Z.L.Shiftan,Tel Aviv等人编写。序言中提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表述如何用系列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去进行地下水的调查。特别是,这本书建议主管人做什么,迴避什么,在具体条件下从应用不同的技术,人们能合情合理地预料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试图简明地介绍各  相似文献   

4.
1992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第三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如何活跃地质界学术思想”专家座谈会.大家感到当前地质界学术空气比较沉闷,“百家争鸣”的方针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学术会议大多是论文作者在会上宣读20分钟,很少深入的讨论,更谈不上不同观点的争鸣;在学术刊物上,很难刊登不同观点和学者对同一问题直接讨论的文章,可是在平时却有不少背后议论;在学术界不但存在着没有  相似文献   

5.
基层站所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与群众面对面,是部门的形象,也是政府的窗口。基层站所廉洁与否,处事如何,办事效率高与不高,服务质量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为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全面提升基层国土资源所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形象,2010年下半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系统内开展“群众满意国土资源所”和“群众满意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评议活动。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一、本图案中心由“M”、“P”、“G”、三字组成,分别代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三词的英文第一字母;“G”、“P”、两字构成了我们直接研究对象——地球图案,“M”又示意了山峰。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目标,加快企业改革步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然而,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如何面对现实,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加速完成转机建制这一历史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必须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8.
人是离不开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社会”的,而建筑活动作为人类一个车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如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对建筑师们提出的挑战,也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任务。可以预言,“生态建筑”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建筑活动的主流建筑形式。阐述了如何实施“生态城市”、“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9.
郑义 《地球科学》2022,47(10):3603-3615
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是指1∶1 000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填图,主要用来记录矿区内露头、平硐、钻孔和手标本上等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类地质现象.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的目的是查明成矿作用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对于准确判断热液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过程,以及圈定矿体和布置勘探工程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初学者由于对热液矿床的复杂现象不知如何下手,对于“填什么”和“如何填”等问题不甚清楚.鉴于此,(1)从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了热液矿床构造、流体、蚀变和矿化形成过程,提出“成矿流体+新鲜围岩→围岩蚀变+矿石”这一热液矿床形成的通用性公式,并提出“构造→骨骼”和“蚀变→血肉”的类比;(2)重点介绍了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如,成矿环境判别、成矿流体通道与圈闭、热液充填与交代成矿作用以及脉体穿插与成矿期次判别等.同时,对这些地质现象背后隐藏的成因启示做了重点阐释.   相似文献   

10.
勘查地球化学信息二次挖掘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顺荣  肖克炎  丁建华 《矿床地质》2006,25(Z3):491-494
勘查地球化学是隐伏、半隐伏矿,难识别矿找矿获取成矿直接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宏观矿化露头找矿向微观矿化露头找矿的延续,在国内外金属矿床,特别是贵金属矿床的直接或间接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对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区域性海量地球化学直接找矿信息进行二次挖掘?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信息找矿时代来临的今天尤为重要。文章以云南思茅、景洪地区为例,从地质的角度探讨了地质背景差异对地球化学信息在元素组合、异常圈定等方面的影响,据此为一线地质找矿人员充分再次挖掘已有地球化学信息抛砖引玉,以便更好的加强地球化学异常筛选评价和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地下径流应改为潜流 径流是在地面上降水后水直接流掉的现象。“径”是直接的意义。这个名词是从英文run-off译出的。地下水的潜流是通过地面入渗和包气层渗流后水到达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10日,我国地学界一百多位钻探工程专家、学者相聚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芯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 “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直接观察陆壳  相似文献   

13.
地幔流体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是通过幔源包体、巨晶的直接研究和碱性玄武岩、金伯利岩、火成碳酸岩、煌斑岩等的反演,着重探讨地幔中的流体地球化学问题。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在原来各分支领域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需要在更深层次的地球深部去探寻共同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决定因素。地壳中的大地构造、变质、岩浆、热沉积、热液等内生作用是如何产生和运动的?中外学者现在已经不约而同地  相似文献   

14.
隧洞衬砌结构的强度设计,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层的弹性抗力系数“K”和普氏系数“f”二指标来进行的,因此二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衬砌的硐和钢筋用量,也就是说直接决定着隧洞的造价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工程地质界,对普氏系数一般还熟悉,而对弹性抗力系数就较生疏,尤其是对该值的确定更感困难。已建成的官厅、古田、狮子滩等水电站的引水隧洞的“K”值,都是凭地质人员的“经验”而确定的,这样确定的数值,水工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对其信任,而地质人员本身信心亦不高,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比这经验方法更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兰坪高含泥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矿为高含泥高氧化率低品位铜矿。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开展“直接浮选”、“预先脱泥+浮选”和“酸浸”三种工艺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酸浸”是最佳的提铜工艺流程。在较佳的酸浸工艺条件下,可获得铜浸出率92.09%,硫酸耗量54kg/T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质》2009,(8):46-46
7月31日下午,河北省石家庄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出让编号为023号的“地下空间”地块。作为唯一的竞标单位,河北宇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直接以底价1030万元取得该“地下空间”使用权。据悉,这是河北省首次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是执行“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地质行业12年(1989~2000年)找矿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起步时期.地矿部党组去年10月底委托地矿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召开老专家座谈会,就如何完善和实施“纲要”,出谋献策,提出建议.参加会议的50多位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并已离、退休或退居二线的老专家,以他们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完善、实施“纲要”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综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寅生 《物探与化探》1987,11(6):462-465
勘探地下文物是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古勘探的传统手段是使用“洛阳铲”进行人工钻探。这种“筒形” 铁铲直接从地下取出土样辨别分析,直观、可靠。但是,若遇沙土层、积沙积石层和地下高水位层,洛阳铲很难钻进和取样。而且,  相似文献   

19.
若大上海,是如何做到“当天违法、当天发现、当天上报”的? 商品大潮和地产开发如此发达的杭州,是如何让一个国家级的次生湿地保护区在城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浙江,是如何全面完成土地整理2000多万亩,建成标准化农田1590万亩的? 在对上海、浙江等国土资源管理、耕地开发和保护高度发达的地区调研和考察学习后,肖建刚厅长提出了广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岩石“全曲线”测试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液伺服岩石压力试验机工作机理的角度,对目前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以下简称“全曲线”)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全曲线”测试的2个问题,即如何测出“全曲线”;如何使测出的“全曲线”真实反映岩石的力学特性,并将其用到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