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近56a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  王秀琴 《干旱气象》2010,28(3):304-308
利用1954~2009年敦煌国家基准气候站56a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敦煌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敦煌干旱化气候特征以及对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变化逐年升高,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变化相对稳定且略有增多趋势。虽然降水有所增多,但温度上升、日照增多导致蒸发增大,干旱化趋势明显。干旱气候变化有利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靳利梅 《气象科技》2012,40(2):293-298
基于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季节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9年期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1980年是上海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的时间点,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占优势转为负距平占优势的转折点。空间上,整个上海日照时数在过去50年均呈减少趋势,并且由北向南减少趋势逐渐减弱。上海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年降水量的增加有关。上海各季日照时数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基本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夏季日照时数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增加造成的,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水汽压和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朔州市气象局观测站1961~2009年日照、云量、风速及烟、霾、浮尘、扬沙、沙尘暴等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朔州市日照时数的年、季、月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引起日照时数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朔州市年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趋势变化率为-118.1h/10a,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80年之前为日照时数偏多期,1980年后日照时数开始减少,1990年后减少趋势明显加快;从季节变化来看四季总的趋势是减少的,其中夏季比较明显,且变化幅度最大,对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影响较大;各月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不同速率的减少趋势,其中5月最为明显。近50a朔州市的年风速呈明显减小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快速减小,与朔州市自1990年代起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相对应,说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排放污染物的急剧增长,导致大气气溶胶增加,空气污染逐年加重,加之风速逐年减小,利于大气气溶胶在低空积聚,造成大气透明度降低,日照时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姜明  史静  张长春  李晓波  徐庆恒 《气象科技》2014,42(6):1009-1013
应用典型的辐射资料质量检验方法、辐射数据变化特征分析、人工与器测日照对比分析及太阳总辐射与相关辐射要素间的统计分析对天津市宝坻国家级基本气象站站内的太阳辐射观测系统试运行期间的辐射观测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试运行期间数据到报情况理想,总、散射辐射观测数据的BSRN的质量检验合格率为100%,直接辐射合格率为85%,净辐射通过了仪器阀值质量检验;太阳辐射值及变化特征符合理论实际;人工与器测日照时数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6),总辐射与日照时数及散射辐射之间的线性变化与历史经验结论吻合。总体来看,宝坻太阳辐射系统观测数据可用性较高,能够满足日常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红河州中低海拔日照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文有  谢敬明 《气象》2006,32(5):116-120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烤烟生长状况与气象因子的平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揭示了烤烟大田生长期与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表明烤烟不同生长时段要求日照时数不同。用二次曲线模拟了日照时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指出生产优质烟的适宜海拔界限和品质形成最佳时段,为优质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技术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监测诊断是了解气候系统变化及其成因的重要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建立了一套多时间、多空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业务系统,并且在业务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加强了关键异常信号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机理的研究,在海温、冰雪、土壤温湿度、大气低频振动、北极涛动、季风、平流层异常等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监测诊断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在业务中得以应用。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技术现状,重点总结了近些年来在实时气候监测诊断业务中发展和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气候异常机理。  相似文献   

7.
聊城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聊城市1962-2004年日照资料,对聊城市43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的日照时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8.1小时/年,日照时数在80年代初期呈现明显变化,两时段的平均值差为456.2小时;春夏秋冬各季日照时数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倾向率不同;日照时数的月变化明显,与太阳高度角和降水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区日照时数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给出的逐日日照时数资料,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1956~2005年中国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情况、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日照时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在1980年前后大部分观测站显示有突变, 20世纪 90年代之后减少趋势有所缓解, 保持在稳定偏低的状态;此类变化趋势在东南地区较西北地区更为显著。且日照时数的上述变化主要由于夏季日照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阳泉市城市化发展对日照时数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山西省阳泉市平定近年日照时数异常减少的情况,利用阳泉市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从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出发,比较分析了阳泉市各地城市化发展对日照时数影响的差别,找出平定日照时数异常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在霾日数、总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等相关的气象要素中,平定日照时数的变化与霾日数相关性最强;平定、阳泉日照时数与霾日数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的大幅减少与霾日数的大幅增加相伴;平定、阳泉主要城市发展因子与霾日数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显著负相关,城市化发展使平定、阳泉大气污染物增加、霾日数增加、大气透明度下降、日照时数减少。城市化发展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与城市化发展速度及地理地形形成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有关。平定城市化急剧发展与山间盆地地形的共同因素导致平定日照时数异常减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江县1964-2013年日照时数资料,分析表明:三江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率为-23.46h.(10a)-1。三江县日照时数的变化与众多气象因子有关,年日照时数以及夏、秋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受平均总、低云量及降水量等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更多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春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春季总云量的弱显著减少有关。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冬季降水量的弱显著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点与干旱发生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广西灵山县1997~2007年E601蒸发器逐句蒸发量及同期的旬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大小与气温、日照时数关系密切,而且蒸发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日照时数等季节变化同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的大小与农业干旱发生关系,应用水量亏欠量比现行的干旱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当地农业干旱发生的实际情况,对开展气象专项服务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无锡站1961—200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云量及低云量资料,对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年变化及多年变化特征,分析了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为99.72h/10d,其中又以夏、秋季减少最快;日照时数年内变化为夏秋季大、冬春季小;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呈负相关;年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河南省60个测站1965-2006 的年、季日照时数资料,分析河南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并对气候突变进行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河南省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增,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1981年为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开始年,空气污染是日照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虎林市近40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艳  宋玉华  朴虎 《黑龙江气象》2009,26(3):27-28,32
对近40 a虎林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与总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虎林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a减少42.52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12月减少趋势较为显著,8月减少的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2019年遂宁市3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K检验、小波分析、IDW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遂宁市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相关分析法找出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遂宁市日照时数的年、季节变化均呈现减少的趋势,且年变化减少趋势显著,夏季减少幅度为四季中最大,对全年日照时数减少的影响最明显,在1988年日照时数出现了突变,各月日照时数呈现单峰型特征,8月达到峰值;空间分布上,日照时数表现为“南少北多”的特征;日照时数有着明显的17~23 a的周期振荡;影响因子方面,日照时数与总云量和降水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西宁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胜  马占良 《高原气象》2011,30(5):1422-1425
利用近50年西宁市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其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季和月的变化特征,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近50年西宁市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减少75.1h;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1963年)与谷值(2007年)相差635.3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马鞍山站1960-2015年日照时数、云量、降水等资料,采用M-K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马鞍山日照时数年、季变化特征以及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马鞍山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74.0h,除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年日照时数在1994年附近发生突变。云量和降水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与年降水量的增强关系密切,而与年平均总云量的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18.
近40a甘南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而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明显增加,进入21世纪后,高原西部日照时数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而东部仍以偏多为主。突变分析表明,甘南高原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出现增大突变,并且仍持续上升的,主要有卓尼、迭部;第2类为出现增大突变,但目前开始减少,主要有夏河、玛曲、舟曲;第3类为未出现突变的,有合作、碌曲、临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气温、水汽压、云量、降水和风速的变化密切相关,造成甘南高原西部与东部日照时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和风速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久治气象站1963—2016年的日照时数、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了54a来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54a来久治地区日照时数以10.34h/10a的倾向率增加,20世纪60年代是日照时数偏少期,21世纪日照时数增加明显。日照时数在四季中变化各异,均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日照时数分别以5.98h/10a、1.39h/10a、1.51h/10a和5.60h/10a的速率增加,冬季日照时数增加最明显。各月日照时数变化各不相同,12月份日照时数最长,9月日照时数最短;1月和12月的日照时数分别以-1.17h/10a和-1.56h/10a的速率减少,其余月份的日照时数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其中9月增加最快,倾向率为5.06h/10a。相关分析得出降水量和总云量是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总云量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四季的日照时数与低云量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5a滑动检验结果表明,1982年前后日照时数发生了由少向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20.
浅析红河州中低海拔日照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层烤烟生长状况与气象因子的平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揭示烤烟大田生长期与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不同生长时段要求日照时间不同。用二次曲线模拟了日照时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指出生产优质烟的适宜海拔界限和品质形成最佳时段,为优质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