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高速公路服务区B区建设用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经方案优化比选,采用袖阀管注浆法加固地基,施工后经过地基承载力检测,证明袖阀管注浆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ENVI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峰 《西部资源》2014,(6):133-136
鉴于遥感监督分类方法的普遍应用,本文介绍了五种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平行六面体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法。就同一地区TM影像应用这五种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对比分析了这五种方法的分类精度,发现人工神经网络对土地覆盖与利用的分类精度高于最大似然法,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优于平行六面体法、最小距离法和马氏距离法。所得结论对有关遥感图像分类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选择交通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无论是哪一种交通方式人们都注重交通安全。地基是公路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地基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关乎公路的质量。在建设地基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建设方法的研究和比较,袖阀管注浆法在地基处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通过施工后的地基承载力测试可以发现袖阀管注浆法在地基建设中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着重对处理方案进行了对比,探究了袖筏管注浆原理以及设计结构,探讨了施工的具体流程,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地基和岩土工程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地基设计或是岩土勘察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建筑施工建设造成影响。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岩土分类及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油田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应用,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以便在石化厂地区的石油化工建设中进一步推广碎石挤密桩法加固软弱地基。对石化厂地区采用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的适用性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强夯法加固地基仍处于经验阶段,强夯理论和施工设计方法还不完善。本文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场道工程地基的强夯数值模拟,阐述了强夯加固砂土软土地基的动应力、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变化特征,并与试验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确定强夯试验区的影响深度和夯点间距等强夯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蒙自市为研究区域,使用ISODATA法、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法、人工神经网络法、面向对象法共5种分类方法对蒙自市资源3号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利用天绘一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随机选取1 000个点选出真实感兴趣区作为参照,对以上5种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根据精度检验结果选择了精度最高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作为本次遥感图像分类的分类器。在进一步研究面向对象的分类时,用较大的间隔确定分割尺度的最佳取值所在区间后缩小数据间隔最终确定分割尺度的最佳值,基于精度最高的尺度分割参数的分类结果确定蒙自市2016年的土地利用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分类证据权重法只能处理分类证据因子,连续证据因子在转化为分类数据时,必然导致信息损失;而且证据因子按分类计算权重,不能从整体上反映该证据因子对成矿有利的权重。该文尝试对分类证据权重法进行改进,将分类证据隶属度扩充为连续证据隶属度,并修改证据因子权重的计算方法,避免同一证据因子权重的重复累加,建立基于连续证据因子的模糊证据权重法。以实际的矿产潜力预测为例,对比分析分类证据权重法与所提出的模糊连续证据权重法。结果表明,基于连续证据因子的模糊证据权重法能够克服分类证据模型后验概率空间突变情况,利于预测结果的制图输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验概率精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数据,综合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多尺度空间分层聚类的部分监督分类方法和主成分方法,分析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库区1987~1999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提取专题信息,不同要素采用不同方法;具体分类中,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类型耕地、水体及未利用土地类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方法;对一级类型草地采用多尺度分层聚类算法的部分监督分类方法.结果表明,草地信息利用SSHC方法提取结果较好,与Bayes分类方法相比,精度提高4.2%,SSHC所获结果数据Kappa系数为0.84,Bayes所获结果数据Kap-pa系数为0.78.对某专题要素分类,此方法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先用像元信息分解法把绿地从TM影像中分离出来,再以分离出来的绿地作为分类掩膜,采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类。并开展野外遥感调查以提高和验证分类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分类时绿地的纯洁度,有效地排除和避免了提取绿地信息时其它多余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提高了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横山县境内的Hyperion数据为数据源,提出一种针对土地退化的制图方法:土地退化指数法(LDI: Land Degradation Index)。在影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在分类过程中提取的训练样本进行线性波谱分离,得到各个端元的分离影像和RMS误差影像,再通过设置新的端元和反复运行线性波谱分离算法得到最终的训练样本,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法对影像进行二次分类,最后在掩膜处理的基础之上把土地分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高度退化三种类型(Kappa=0.90)。文中分别采用了三种分类方法: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方法、光谱角制图(SAM)方法、混合调制匹配滤波(MTMF)方法。结果显示混合分类方法(Kappa=0.71)具有比光谱角制图方法(Kappa=0.54)和混合调制匹配滤波方法(Kappa=0.60)更高的分类精度,所以选择在混合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退化指数LDI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复杂道路场景杆状交通设施语义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涌  项铮  蒋腾平 《热带地理》2020,40(5):893-902
文章提出一种完整的全自动化处理框架,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对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场景的杆状目标进行了检测和分类,主要包括3个步骤:数据预处理、杆状目标检测和分类。其中,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基于布料模拟滤波算法自动分离地面点和非地面点,然后基于欧氏距离聚类方法对非地面点进行快速聚类,以及采用迭代图割算法进一步分割目标对象;在目标检测阶段,集成先验信息、形状信息和位置导向搭建滤波器,对杆状目标进行检测;在对象分类过程中基于多属性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目标的特征进行计算和分类。并使用3个道路场景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个数据集的整体MCC系数为95.6%,分类准确率为96.1%。这说明文章所构建方法具有较高性能。另外,该方法还可以鲁棒地检测杆状目标的重叠区域,较为适应复杂程度不同的道路场景。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地基施工占据着关键性地位。为增强软质岩地基施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有效保障软质岩地基施工安全,必须对地基承载力进行科学确定。本文浅析了不同地基条件下软质岩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以及适用条件,以期软质岩岩石地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面向对象的湿地景观遥感分类——以杭州湾南岸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利江  曹宇  胡远满  刘淼  夏栋 《湿地科学》2012,10(2):206-213
在ENVIEX软件的Feature Extraction平台上,利用Landsat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杭州湾南岸地区湿地景观进行遥感影像分类;通过与基于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等传统像元方法的相应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景观生态分类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较之单一依据像元光谱值进行分类的传统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考虑了对象的光谱、空间、纹理、色彩等多种属性特征,因而对于类型复杂多样、分布界限模糊、光谱混淆与混合像元现象严重的沿海滩涂、湖泊、河流等湿地景观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也因此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研究区景观分类总精度为88.80%,Kappa系数为0.8765);②面向对象方法在分类中提取的是由同质性像元组成的"对象",且在合理的影像分割下得到的对象破碎化程度较低,因而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小分类结果中的"椒盐噪声"干扰;而基于像元方法提取的景观类型以离散像元形式组成,难以清晰表征景观的边界、形状等信息,所以分类结果中会有明显的噪声现象;③影像分割在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0%的分割尺度和归并尺度组合较有利于中低分辨率影像的遥感分类;④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诸如影像分割精度的评价、最优分割尺度的选取、特征空间的优化等问题,则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强  石峙蒙 《西部资源》2012,(6):121-121
地基在开挖深度范围内存在大范围的厚度不大的软弱地基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而对地基上进行的整体换填过程。提出土层置换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东亚飞蝗生境的遥感分类——以河北省黄骅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丽  倪绍祥 《地理研究》2006,25(4):579-586
东亚飞蝗生境的分类研究是东亚飞蝗监测和防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地区为研究区,基于两个时相的TM图像,采用三种遥感波段组合方案,以及最大似然分类和基于知识的分层分类两种分类方法,进行了东亚飞蝗生境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组合方案的分类总精度相差不大,其中加入图像纹理信息的最大似然分类法的分类总精度最高。但是,基于知识的分层分类法的分类精度在各单项生境类型之间相差较小,从而显示出该方法在应用上仍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处理已成为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分析,论证并阐述了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和常用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数据正则化以及多尺度光谱分析技术的多尺度循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andsat-7 ETM+图像,其检测精度与基于热波段的自动化云量估计算法相近,但优于传统的直接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与ISODATA分类)。由于该算法无需借助热波段及其他辅助数据,因而在实现高分辨率图像厚云掩膜的高效与高精度提取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遥感图像分类受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实际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约束,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对土地利用、覆盖情况的认知。人工免疫系统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记忆的能力,可解决非线性分类问题中的局部极值、鲁棒性等难点。该文将人工免疫系统引入遥感图像分类领域,设计了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市遥感影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大似然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该方法对公路、桥梁等线状城市用地较敏感,适用于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市的遥感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20.
以西班牙Barrax地区的HyMap数据为例,利用K-L变换、波段指数、分段K-L变换、小波变换和可分性准则等常见的特征选择和提取方法,进行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然后,基于常用的监督分类法,通过各自的分类精度对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可分性准则进行的特征选择时,基于波段指数、离散度平均值的分类精度相对较高;基于变换的特征选择中,K-L变换、分段K-L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分类精度较高,三者基本上一致。而在监督分类方法的比较分析上,平行六面体法相对较差,最小距离法分类精度则相对较高,而最大似然法则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