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岩体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地质科学》1984,(4):423-428
岩体力学是研究现状的地质体受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地质体与一般材料不同,由于其成因和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致使其成分、结构及其形成条件不同。故现状的地质体当受力条件改变时,其力学作用,即变形和破坏机理亦不同。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岩体力学研究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地质体这一特点,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不加分析地把地质体一律做为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斜长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一般认为它是完全类质同象系列的典型代表。然而近代研究发现,斜长石在地质体中出现的概率是不均等的,呈不连续的众数分布。在斜长石的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光学性质以及红外吸收光谱所记录的相关曲线上,出现反映结构变化的不连续点,这些不连续点与上述稳定斜长石(呈众数者)的成分点一致。另外,斜长石的非布拉格“卫星”衍射等都说明斜长石超结构对斜长石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以大量的实际资料,把斜长石的内部结构和斜长石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联系起来,讨论各种斜长石成分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低结构态斜长石分类。  相似文献   

3.
锯齿状结构面力学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构面在三度空间展布的形状称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形态是地质体发生变形和破坏后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原位大型岩体力学实验中,结构面形态常常引起实验数据分散和产生不同的破坏机制;在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结构面形态又是影响结构面整体强度的重要方面,并涉及到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合理与否。因此有必要对结构面形态的力学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以锯齿状结构面为例,采用力学模型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来讨论结构面的形态效应。  相似文献   

4.
馬宗晉 《地质科学》1964,5(1):76-90
鄂西地区广泛分布着古生代及中生代的沉积岩系,它们的构造形态较为复杂,但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本文试图综合不同分区的构造特点并加以力学分析,然后再对它们的空间变化从力学上予以说明,以供区域找矿和对掩盖区进行构造预测时参考。工作中除进行野外观察和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和力学分析而外,还做了部分的室内模拟实验,以求定性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张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已经编制完成。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邀请近50名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在青岛对该图进行了评审。大家一致赞赏编制这一图件的首创精神,认为该图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扎实,编图方法严谨,图面表达清晰,是目前国内外少有的、水平较高的一张海陆大地构造图。他们建议尽早予以出版,使之对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水平、阐明我国资源能源分布规律和进行区域稳定性分析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构造是地壳形变的结果,而地壳形变是在地壳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壳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地质体的建造过程,包括地壳形成的地质时期中,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所产生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类型、组合和相带的发展。地壳的形变主要表现为地质体的改造过程,包括各种岩层在形成过程之中或以后,经受内力和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的结构变化,如流动、褶曲、破碎和断裂等。  相似文献   

7.
工程实践表明,在边坡、地基或地下工程岩体中几组地质结构面和临空面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失稳的岩石结构体、存在向临空面运动的可能性、影响到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这时必须针对这种可能失稳的结构体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加固或处理。关于岩石结构体的稳定分析,文献中已有一些报导,但偏重于图解和计算方法、一般是针对特定单一块体的解析,仅应用于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8.
从构造运动谈地质年代表的划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佑  张抗 《地质科学》1983,(4):338-344
地球的发展进入“地质时期”以来,岩石圈(首先是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相继形成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不断演化。这种演化过程,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保留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体上。我们正是通过对具体地质体的研究,从中抽象出它们形成的相对顺序和时限概念,逐步建立起地质年代表。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地质年代表也将不断被补充和修正。一般说来,前寒武纪地层受后期改造较强烈,地质年代表的这一部分就有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提出过多种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9.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59,2(10):297-298
地质科学的研究任务基本上有两大内容:一是追溯地质现象的发展历史,一是推论地表以下的地质情况。两者都是要寻求和阐明地质体(岩石、矿物、矿石、古生物、地下水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质和量的变化。而所有地质现象演变的基本原因是物质的能量的变化。地壳运动,岩浆和变质作用,风化和沉积现象,成矿作用等,无一不是由于能量变化所致。变化的结果就使物质的总能量达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程度,即暂时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孫玉科  徐义芳 《地质科学》1959,2(7):214-215
稳定边坡是目前水利工程中迫切要求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对高于70米的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的研究,只是在现在才开始。从过去的实践和文献中找不出依据。而用分析计算方法研究岩石边坡尚有困难。因此采用工程地质条件对比法来研究边坡的稳定性在当前的实践中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稳定边坡的概念从工程地质观点来讲,研究稳定边坡,就是以地貌为基础来研究边坡的发生及形态,并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来确定边坡的平衡界线。  相似文献   

11.
李兴唐 《地质科学》1981,(3):212-222
地质体是在地壳演化中形成的,它是建造和构造形变的综合体。断裂化的地质体在较晚期构造力或工程载荷作用下沿已存在的断裂发生形变和位移的现象被称为迭加断裂,其形成过程即是迭加断裂作用。 本文以莫尔-库仑理论为基楚,探讨断裂发育与迭加断裂作用、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并对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断裂继承”,“断裂复活”进行定量的探讨。研究过程中承谷德振老师指导和鼓励,于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北部、程海-宾川断裂带北端的永胜地区上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显著。永胜地区1:50000活动构造填图发现,区内共存在各类断裂14条。其中金官断裂(F1)、永胜断裂(F2)、木耳坪羊坪断裂(F3)三者规模最大,活动性亦远超其他断裂,属于程海-宾川断裂带的一级分支断裂,其他断裂为程海-宾川断裂的二级分支断裂。构造地貌特征、错断地质体及擦痕统计等均指示区内断裂现今主要以伸展正断活动为主,根据活动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强、较强、中等、弱、极弱5类,其中金官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垂向活动速率可达0.20~0.26 mm/a。对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及动力学机制的讨论可知,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在平面上构成向东突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常见的负花状构造;程海-宾川断裂带现今活动主要是在近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近东西向的伸展正断,并因为叠加了旋扭作用而具有一定左旋走滑。永胜地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及滇西北断陷带等均是在川滇内弧带顺时针旋转及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The results of field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Tuapse shear zone in the Northwest Caucasus are presented. This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shear displacements of various scales with a dominant horizontal shear, viz., a geodynamic type of the stress state, 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faults with mostly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wings, i.e., along the strike of the fault surface.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stress conditions in the shear zone (the positions of principal axes and the Lode–Nadai coefficient) a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ataclastic analysis and geological indicators of the paleostre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large tectonic zones. Significant spatial (areal) variations in orientations of the axes of major normal stresses in the shear zone and their local weak gentle variations are evidence of a consistent general stress direc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faults during the Late Eocene–Miocene deformation epoch.  相似文献   

14.
滇中多尺度地质异常的构造背景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威  惠圣忠 《地球科学》1998,23(2):137-140
滇中成矿带具有多尺度地质异常,它们受多级构造系统的制约。中南南北构造带控制了作为区域性地质异常的滇中成矿带,伸展构造系统,逆冲构造系统和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局部性地质异常,剥离断层,逆冲断层-脆-韧性剪切带等控制了小型地质异常。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和分析小秦岭金矿田地质资料, 重点对典型矿床不同标高探矿工程进行系统研究, 探讨了该矿田的控矿构造特征。研究认为, 受褶皱构造控制, 区内含金石英脉多位于杨砦峪—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形轴部或背形局部侧转处; 矿田内部控矿断裂发育可分为成矿前断裂(早期韧性剪切带)、成矿早期断裂(中期脆韧或韧脆性剪切带)和主成矿期断裂(晚期脆性断裂)3个时期, 主要控矿断裂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共4组; 区内矿体和矿床的大小直接由构造带及单条断裂的规模决定, 同时因构造活动期次、构造变形类型和强度的不同, 造成区内矿脉赋存状态各异以及矿化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e slip rate predicted from geodetic and geo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s is quite uniform on ~800–1,000 km length of the Altyn Tagh and the Kunlun faults. GPS velocity field documents that tectonic loading on the two active faults changes greatly along their strikes. To explore the mecha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field tectonic loading and fault slip‐rate accumulation, we built a 3D viscoelastic finite‐element model with fault motion governed by frictional strength of contact interfaces. Based on numerical ex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observed uniform slip rate could reflect lateral variation of frictional strength along fault strike. Variation of predicted frictional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0.13 to ~0.02, verifying that the two active faults must be weak for their mechanical strength. In addition, the good fitness between the relatively weak segment of faults and the loc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suggests that 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two fault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ir frictional strength.  相似文献   

17.
邢东矿井位于太行山隆起带与华北沉陷带的过渡带,通过区域构造应力-应变场分析,本区先后经历了由挤压-拉张的变形过程,变形强度由弱到强。海西期构造应力影响较弱,印支期-中燕山期构造应力作用较为强烈,形成了大量的挤压结构面和压缩构造.燕山晚期-喜山期是构造形成的最终阶段,以拉张伸展变形为主,现今的多数正断层的断裂结构面仍保存有先期的挤压结构面特征。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要形式,断层组合形式多样,这些构造形成期次不同,北西向断裂对北东向断裂具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0年通海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四昌  刘百篪 《地质科学》1978,13(4):323-335
一、前言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峨山、建水三县交界地区的曲江河谷发生了7.7级地震,震中位置是:东经102.6°;北纬24.1°,震源深度约为13公里。震中烈度10度强。  相似文献   

19.
云南富乐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矿集区东南部的典型矿床之一。在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构造进行力学性质的鉴定,对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断裂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初步划分了构造期次,总结了构造体系。认为该区断裂经历了晋宁期-澄江期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印支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及后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的过程。晋宁-澄江期构造作用为该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印支期-燕山早期为该矿成矿主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和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使得流体充填、富集成矿;后期近东西向的扭性断裂为破矿构造。通过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为隐伏矿预测与深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次级断裂发育状况,探讨了一种地震解释主断层与地质力学相结合的边界元模拟方法:首先在安德森断层分类体系下,依据断层与应力组合特征,完善次级断裂构造演化事件分类;然后应用应力张量降阶、线性叠加原理,简化应力与位移平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反演古应力场;最后求解应力、应变与不连续位移平衡方程,获取地层现今应力分布,分析次级断裂开度、相对密度等信息。运用该方法在杨柳矿区童亭背斜区域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区域内最小水平主应力以近北西向为主,主断层之间广泛发育交叉断裂带,次级断裂发育带连通性强,为杨柳矿区隐蔽灾害评估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