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成因类型探讨1沈上越魏启荣程惠兰莫宣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金矿成因地质条件概述哀牢山是世界著名的构造岩浆带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云南哀牢山金矿带位于哀牢山洋脊/准洋脊火山岩-蛇绿岩带与墨江-绿春弧火山岩带之中(莫宣...  相似文献   

2.
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为金沙江弧后洋盆向西俯冲消减和斜向碰撞过程中形成,其过程经历了俯冲造弧-碰撞成弧-张裂成盆的复杂发展历史。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P^21-P2)形成储冲型弧火山岩,早中三叠世(T1+2)形成碰撞型弧火山岩,晚三叠世早期(T^13)于裂谷盆地中发育“双峰式”火山岩。晚三叠世早期(T^13)裂谷分国地从北向南形成生达-车所-鲁麻弧后盆地、徐中-鲁春-红坡上叠(弧后)裂谷盆地和箐口  相似文献   

3.
云南哀牢山潘家寨一带变质玄武岩的研究程惠兰沈上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哀牢山潘家寨一带变质玄武岩呈构造岩片产于哀牢山深大断裂西侧的浅变质带中(图1),属哀牢山洋脊/准洋脊蛇绿岩带的东部,其东侧为扬子地块,西侧为太忠-李仙江弧火山岩带1。段新华等(...  相似文献   

4.
“三江”地区滇西北不同构造环境火山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张保民,沈上越,魏启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引言滇西北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段,位于横断山腹地,处于“三江”构造带“蜂腰”部位,构造十分复杂,陈炳蔚(1987)将该地区划为三江褶皱...  相似文献   

5.
藏东江达中石炭世弧火山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国川  王保弟  刘函  李小波  周放 《地球科学》2018,43(8):2715-2726
金沙江特提斯洋盆是三江地区重要的洋盆之一,然而目前对于金沙江洋壳俯冲时限认识不一,弧火山岩对限定洋壳的俯冲消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西藏东部江达地区首次识别出一套中石炭世晚期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玄武岩及安山岩,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332±3.3 Ma(MSWD=2,n=14),指示该火山活动为中石炭世晚期.江达火山岩SiO2含量为45.65%~55.73%,具有高Al2O3含量(15.48%~16.79%),TiO2含量为0.82%~1.12%,富Na低K;轻重稀土分异明显,无δEu异常,强不相容元素Th、U等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等亏损,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安山岩锆石εHf(t)值为较均一的正值(+11.0~+15.6),指示岩浆源区为受到富集组分影响的岩石圈地幔.研究表明江达中石炭世晚期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的构造环境,其火山活动与金沙江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过程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金沙江特提斯洋壳在332 Ma之前已经开始了俯冲消减活动,进而为金沙江特提斯洋演化过程提供了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西南三江造山带火山岩—构造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岩石构造组合是指表示板块边界或特定的板块内部环境特征的岩石结合。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火山岩可划分为五种火山岩-构造组合:洋脊型/准洋脊型组合,岛弧及陆缘弧组合,碰撞型组合,碰撞后组合及陆内拉张型组合。阐述了各种火山岩-构造组合的特点及构造含义。对在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构造岩片”研究方法、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使用条件、准洋脊型火山型组合的构造含义、蛇绿岩带-火山弧的成对性、岩浆作用的同步性和滞后性、以及火山岩的深部“探针”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确定南澜沧江缝合带的火山岩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根据火山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厘定了我国西南“三江”地区昌宁-孟连带C1—P2火山岩和南澜沧江带P—T3火山岩的构造-岩浆类型。昌宁-孟连火山岩带为洋脊/准洋脊型-洋岛型玄武岩、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澜沧江洋或古特提斯的残迹;南澜沧江火山岩带是一个陆缘火山弧带,是澜沧江洋盆向东俯冲消减、碰撞以及陆内俯冲过程的产物。两带火山岩是成对分布的古特提斯缝合带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带南段蛇绿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带南段蛇绿岩在德钦吉义独一带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和熔岩组成。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探讨了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形成机制与大洋中脊环境类似;形成时代为P1,侵位时代为P2末至T3之间。为金沙江带洋脊-准洋脊火山岩蛇绿岩带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滇西羊拉地区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沙江缝合带的洋-陆转换过程(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洋盆闭合),在羊拉地区引发了三期构造-岩浆事件,分别形成海西期裂谷洋盆洋脊-洋岛型火山岩、印支期陆缘弧同熔型花岗岩、燕山早期同造山碰撞型花岗岩及与之相对应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矿区位于江达-维西火山弧南端的维西攀天阁三叠纪火山弧内,地处金沙江接合带以西,兰坪-思茅陆块以东,夹持于叶枝-雪龙山断裂和施坝断裂之间的区域,呈近北北西向展布。系华力西期金沙江、澜沧江洋盆先后开启及扩张,洋壳相向俯冲消减于兰坪-思茅陆块之下,及其后陆陆  相似文献   

11.
以富集系数值(ki)为指标,系统讨论了三江地区中段Au,Ag,Cu,Pb,Zn,As,Sb,Hg8个成矿元素从老基底时期-盖层时期-古特提斯时期-中新生代地层时期富集与贫化的演化历史情况。研究表明,基底时期Cu-Pb-Sb富集,盖层时期Au-Ag富集,特别是As强烈富集,古特提斯洋时期,Au-Sb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脊环境,Cu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岛环境,古特提斯弧时期,金沙江洋内弧表现出Cu的富集,P -Zn富集在滞后弧,而碰撞及澜沧江陆缘弧没有成矿元素的明显富集,中新生代时期,As-Hg富集。  相似文献   

12.
昌宁-孟连带洋脊、洋岛型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建立了三江地区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火山岩层序;对比了洋脊型火山岩与洋岛型火山岩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并指出了昌宁-孟连带洋脊型火山岩与洋岛型火山岩均是滇西南古特提斯多岛洋洋壳结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三江”地区哀牢山西侧三类弧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火山岩地质、岩相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环境方面介绍了“三江”地区哀牢山西侧三类弧火山岩特征:①“俯冲同步型”弧火山岩(P2),基-中性火山岩,以火山碎屑岩为主(EP为0.7 ̄0.9),拉斑系列、钙碱性系列及少量的钾质碱性系列并存,高Al,产于陆缘弧;②“碰撞型”弧火山岩(T3),流纹斑岩,高Si、高K,产于陆-陆碰撞内火山弧;③“滞后型”弧火山岩(T3),安粗质成分,以火山碎屑岩为主(  相似文献   

14.
Nd-Sr-Pb同位素体系对三江地区古特提斯火山岩的示踪结果表明,古特提斯时期三江地区存在亏损和近原始两种地幔储库。亏损地幔的Isr=0.7041~0.7077,εNd(t)=+2.87~+7.24;近原始地幔的Isr=0.7039~0.7079,εNd(t)=-0.95~+5.41。它们均属南半球地幔域。亏损地幔和近原始地幔分别是三江地区MORB和OIB的源区物质。金沙江洋内弧火山岩继承了MORB的源区物质,Isr=0.7060~0.7066,εNd(t)=+6.24~+7.54;碰撞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是陆壳重融物,Isr=0.7203~0.7235,εNd(t)=-8.80~-10.76;滞后弧山岩的源区物质是陆壳重融物与少量地幔柱熔融物的混合物,Isr=0.7077~0.7099,εNd(t)=-2.56~-9.93。澜沧江陆缘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是洋壳、大洋沉积物和陆壳物质的混合物,Isr=0.7052~0.7111,εNd(t)=+0.61~-7.26。Sr-Pb同位素联合示踪还表明,三江地区存在Dupal异常,其△Sr>40,△8/4>60和△7/4>7。  相似文献   

15.
西南三江地区造山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耀南  俞如龙 《矿物岩石》2001,21(3):153-159
三江地区单凭“一次造山”是难以圆满解释的。本文试以“多次造山”多期成矿”的思路作出合理说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多岛海造山阶段,羌塘弧、江达弧和临沧弧应为前锋弧,其后由一系列弧后盆地和岛弧或残余弧(或微大陆)组成。中生代中-晚期为陆内俯冲造山阶段,推测金沙江带、哀牢山带和龙门山-锦屏山带为俯冲主边界,从而形成本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带,控制相应矿产的分布特征。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阶段,造成特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具有生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三江地区造山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分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骆耀南  俞如龙 《地球学报》2002,23(5):417-422
三江地区单凭“一次造山”是难以圆满解释的,在此试以“多次造山”和“多期成矿”的思路作出合理的说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为多岛海造山阶段,羌塘弧、江达弧和临沧弧应为前锋弧,其后由一系列弧 后盆地和岛弧或残余弧(微大陆)组成。中生代中一晚期为陆内俯冲造山阶段,推测金沙江带、哀牢山带和龙门山-锦屏山带为俯冲主边界,从而形成该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带,并控制相应矿产的分布特性。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阶段造成具特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具有生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金沙江带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滇西北金沙江带出露的东竹林火山岩、辉长岩和奔子栏、维西攀天阁、石鼓地区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并对东竹林辉长岩进行了Sm-Nd等时线年龄的测定,以探讨金沙江地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研究表明,金沙江带出露的从泥盆纪到三叠纪的火山岩形成于弧后盆地、初始裂谷和岛弧等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研究为金沙江带构造演化的多次裂开,多次俯冲消减的多岛洋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夏林圻  夏祖春 《地质学报》1998,72(4):301-312
北祁连山系内,分布着一套类型十分齐全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它包括有大陆裂谷火山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火山岩和陆缘被动裂谷火山岩。本文重点介绍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火山岩和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并从地幔动力学角度探讨它们的岩石成因。这无疑对于深入了解地质历史古老增生板块边缘的火山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江”古特提斯地幔热柱——洋中脊玄武岩证据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三江”特提斯巨型造山带由4条板块缝合带和夹于其间的微陆块和弧地体构成。在古特提斯洋闭合而成的澜沧江和金沙江缝合带内,均发育典型的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和洋岛玄武岩(OIB)组合。OIB集中产出于大洋的特定区段(220-240N──澜沧江洋;240-270N──金沙江洋),形成于洋壳(MORB)顶部,并被浅水碳酸盐岩覆盖,OIB主要岩石类型为苦橄玄武岩、夏威夷岩和钾质粗面玄武岩,三者具特定的空间配置与时间演变规律。根据三江地区OIB时空展布规律、岩石组合特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源岩化学估算及热幔柱实验成果,提出早古生代时期的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岩石围下方分别出现地幔热拉,其直径约200-250km,具特定的不同于周围地幔的热-化学结构。地幔热柱的尾柱区高热物质熔融,产生苦橄质或苦橄玄武质熔浆,地幔热拉上涌,其冠形头部与周围地幔“混杂”而具化学分带,该区物质熔融,产生富Na和富K质OIB。  相似文献   

20.
昌都-思茅地块夹持于江达-绿春火山弧与杂多-景洪火山弧之间,属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间古特提斯洋中的岛屿群之一。昌都地块晚古生代东临金沙江-哀牢山洋,西濒澜沧江洋,因而研究该地块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可为古特提斯沉积地质和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依据,也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