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保障风险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是能源保障风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其中,煤炭和石油作为我国能源供给与消费的主体,其保障风险源于资源、生产、运输、市场和消费五大方面。煤炭和石油保障风险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是在对各风险源产生风险可能性展开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和综合,进而形成煤炭和石油保障综合风险指数。本文借鉴有关风险研究的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形成由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等4个层次、共14个指标的保障风险识别与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煤炭和石油保障综合风险度,以及各风险源风险度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煤炭和石油保障综合风险度指数(ESCR I),在此基础上对煤炭和石油保障风险进行综合的等级划分,并将其风险可能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级别。这一研究结果可在煤炭和石油保障风险乃至在整个能源保障风险评估与管理中,为辨识、预测和应对风险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东矿产资源存在一些问题:总量中等但人均占有量低;小型及中小型矿山比例大;矿产开采强度大,新探明矿产地储量小、勘查程度低,绝大多数矿产新增可采储量低于消耗储量;国民经济建设大宗利用的重要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金矿、铁矿等资源态势都不容乐观,在矿山开采中还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及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威胁着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有助于山区城镇进行规划与建设时规避灾害风险。以川东南古蔺县为例,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获取了研究区高程、坡度、岩性、斜坡结构、植被指数、距断层距离和距道路距离7个评价因子, 采用信息量模型分别对滑坡和崩塌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后, 进一步利用ArcGIS单元统计功能对比了滑坡和崩塌易发性的信息量值, 选取相对更大的信息量值作为该栅格的最终信息量值, 绘制了研究区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图, 利用自然断点法将古蔺县按信息量值的大小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易发区。结果表明: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断层和道路附近, 断层和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研究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高易发区与极高易发区面积之和为1 315.62 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41.32%;预测模型性能经ROC曲线检验, AUC值为0.812 5, 说明栅格最大值法预测的古蔺县综合地灾易发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地形高低悬殊, 岩性构造发育, 各类地质灾害频发, 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崩塌、泥石流属于广义上的滑坡, 以四川省丹巴县为例, 从考虑不同滑坡类别的区域性地质灾害易发性出发综合考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空间概率分布。基于ArcGIS通过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共选取高程、坡度等10个地质灾害关键控制因素, 采用信息量模型对综合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评价。最终通过ArcGIS的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s)功能实现多个栅格图层最大值法合成综合易发性, 进一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单种滑坡类别易发性模型的精度。按照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区, 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章谷镇、太平桥乡以及甲居镇等地。研究结果证明信息量模型能对单类地质灾害进行评价, 栅格最大值法是获取综合易发性的一种有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经 1 1个省市 ,支流散布于 8省浸润中国1 /5的土地。在世界大河中迳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本文讨论长江在未来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和一些问题。1 能源2 0 0 1年 ,中国能源消费 ,煤炭、石油、天然气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67,2 4 ,3。世界平均分别为 2 8,38,2 4。中国煤炭消费量太高 ,而石油和天然气偏低。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 3%,而天然气之比例更低。自 1 993年以后 ,中国开始输入石油。 2 0 0 0年石油进口量占消费量 1 /3。世界石油储量将于 2 0 1 0年开始下降至 2 0 5 0年 ,将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6.
巴东县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地质条件,使之成为滑坡灾害多发地带,严重威胁着巴东县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巴东县城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首先,基于GIS平台分别提取影响滑坡发生发育的各指标因子(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划分证据层;其次,采用证据权法分别计算各证据层的权重及后验概率;然后将单元各证据层后验概率进行叠加,生成滑坡易发性分区图;最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按滑坡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与极低易发区5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其中86%的已有滑坡发生在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利用成功率曲线检验表明区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进口煤炭质量和安全, 急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地溯源方法对进口煤炭进行产地溯源和掺假识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来自5个进口国家的煤炭样品进行了分析, 并对有机质中代表性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期对煤炭产地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提供启示。结果表明: 根据样品饱和烃Ph/nC18和Pr/nC17关系结果认为这5个国家的煤炭样品基本都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煤炭主要为陆源氧化环境下的Ⅲ型有机质; 除来自印度尼西亚的c56号样品外, 印尼其他煤炭样品和菲律宾全部煤炭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以中高相对分子质量为主, 暗示母质来源可能为陆源高等植物。研究结果证明不同的样品来自于不同的沉积环境, 有着不同的有机质输入类型等, 采用特定的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溯源可起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煤炭资源对火电发展的保障程度--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调查湖南省煤炭勘查、开发、消费现状,并先后对山西、河南、贵州和陕西4个主要供煤省就其资源状况、供给能力、运能运力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分析论证了湖南省煤炭资源对火力发电的保障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多地实施的土地换保障制度面临人口年龄结构不确定性风险、地方政府代际权利义务不对等风险、以土地权利换取保障低效甚至无效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及土地制度进一步割裂风险。应当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土地制度改革总体框架下,着力加强土地换保障制度创新蕴涵风险的类型、发生规律、损失评估及防范机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稳妥、有序地推进该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必须与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相适应,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的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作用的空间综合评价。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环境保障能力评价过程中,选取2个领域层、11个准则层、37个指标层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图形的空间处理与叠加运算,进而按照确定的分级标准将地质环境保障能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端体育休闲",其人群消费侧重高端体验、消费理性、需要专业和专题服务、注重品牌,可以分为观光型、商务型、个性化体验型、定制型和VALS(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型等5种类型。海洋高端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资源环境欠佳、缺乏科学理论教育和科技教育支撑。为了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可采取处理好与大众体育休闲的关系、供给和需求体系要完善、基本理论要深入研究、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品牌营销、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等6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1年7月浙江舟山西蟹峙海洋倾倒区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Hg、As含量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Zn、Cr、Pb、Cu、As、Cd、Hg,其中Cu、Pb、Cd、Hg和As 5种重金属元素为低污染水平,Zn和Cr 2种重金属元素为中等污染程度水平;7种重金属元素单个和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为低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Pb、Cu、Cr、Zn。  相似文献   

13.
资讯直通车     
2010年矿产资源回收及利用指标将各提高5个百分点《“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0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5%和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5%,煤矸石达到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5%。据测算,到2010年,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每年可为国家提供的矿石产量为:煤炭2.5亿吨;煤层气32.5亿立方米;石油700万吨。(摘自《矿业资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西省霍西煤矿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GIS方法对滑坡灾害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值建模与定量评价。利用交叉检验方法构建了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并基于拟合精度对模型进行了定量评价;对各评价因子在模型中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m的评价因子,通过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模型获得了霍西煤矿区滑坡敏感性指数值,并利用分位数法将霍西煤矿区的滑坡敏感性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等级。结果表明:拟合精度建模阶段和验证阶段分别为87.22%和70.12%;与滑坡敏感性关系最密切的5个评价因子依次是岩性、距道路距离、坡向、高程和土地利用类型;极高和高敏感区域分布了93.49%的滑坡点,面积占总面积的50.99%,是比较合理的分级方案。本研究不仅可以为研究区人工边坡调查和煤矿资源合理开采提供借鉴,对相似矿区的相关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耀县水泥厂扩建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从整体上可划分为矿山、生产车间及联接它们的用于运输矿石的皮带运输走廊三大部分。其中:皮带运输走廊全长约3.83km,高差为277.58m,由于受地形和居民区等地物条件的限制,全线分为5段,需设4个转运站把矿石运送到生产车间,共有430多个柱位,在整个扩建工程中测量难度最大。 皮带廊柱位点放样的精度要求是:纵向误差(沿运输线方向)为1/10000,横向误差(垂直于运输线方向)为±5mm。高程按Ⅳ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对纵向误差和高程的施测按一般测量方法完全可以满足要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根据最新统计,全省已发现矿种14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86种;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有110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37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9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为118种。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南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基地。在优势资源开发进程中,先  相似文献   

17.
灾害预警通过提前发布灾害信息,引导居民及时采取避灾行动,从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和伤亡,在减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自然与社会耦合下的复杂洪涝灾害系统,如何考虑居民的预警响应行为,评估不同洪涝灾害预警策略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主体建模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警策略仿真方法,设定基于降雨预报、基于洪涝淹没、基于人群暴露性的3种预警策略,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分析不同预警策略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变化。结果表明:(1)考虑洪涝灾害风险感知与个体出行决策概率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警策略ABM仿真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不同洪涝灾害预警策略下居民出行响应行为及洪涝灾害风险的变化,科学、全面评估城市洪涝灾害预警策略的有效性;(2)不同洪涝灾害预警策略下人群出行响应行为差异显著,导致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降低效果不同。面对20 a一遇的降雨情景,基于洪涝淹没和人群暴露性预警能够帮助研究区居民快速识别高危险区,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物和道路的风险;(3)不同暴雨情景下不同洪涝灾害预警策略效果不同。面对较小的降雨情景,基于洪涝淹没和基于人群暴露性的精细化预警策略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降低效果更好;而面对极端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各类灾害损失中所占比重日趋增大,其中房屋损毁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房屋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提供的数据,分析房屋暴露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山洪灾害房屋损毁风险评估模型,对房屋损毁风险进行分析及原因探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县以一层住宅为主,占比达50%以上的防治县分布范围大致与中国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一致;砖混结构仍为迄今为止中国山区农村运用最为广泛的房屋结构类型,其次为砖木结构,再次为钢混结构和其它结构;②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县房屋脆弱性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整体空间格局;房屋损毁风险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损毁风险较高的地区呈带状或集聚状态分布。损毁风险很高的地区集中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海南岛及东南沿海地带,且在燕山-太行山区呈现沿东北-西南方向的条带状分布,损毁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③ 房屋类型对山洪灾害房屋损毁风险贡献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北省;山洪强度对房屋损毁风险贡献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呈3条条带状分布:燕山-太行山分布带、浙闽滨海丘陵分布带、两广滨海分布带。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青海省实施矿业资源战略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下降,资源结构、总量与布局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石油长期短缺;煤炭开发方式落后,污染严重;铁、铜、锰、铬等对外依存度攀高;钾盐严重短缺;镍、钴、金、银等供需形势严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带来一系列问题.面对严峻的矿产资源形势,我国提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战略:(1)实施全球资源战略;(2)改善结构,合理利用能源的战略;(3)因地制宜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的战略;(4)大力推进科技兴矿战略;(5)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6)对重点矿产资源实行储备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煤炭对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 煤炭进口掺假、以次充好的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建立准确、快速、便捷、安全、环保的煤炭产地溯源技术的工作势在必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近年来也已经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原产地鉴别工作中。红外光谱中包含丰富的成分与结构信息, 不同国家产出的煤炭, 不同产地的煤炭在组分及分子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可以作为产地溯源的特征指示信息。因此, 本研究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来自5个国家30个进口煤炭样品进行了光谱采集分析, 通过不同产地的煤炭在红外光谱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性, 以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3个国家的基于红外光谱特征信息的煤炭产地溯源模型, 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得出的主要认识如下: ①不同国家产出的煤炭, 其测定的红外光谱曲线形状存在差异, 所含有的官能团种类不同, 同种官能团吸收峰的数量、峰位及峰强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②基于3个国家23个煤炭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数据, 建立了官能团的特征信息数据库, 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 建立了俄罗斯、印尼和澳大利亚的煤炭产地溯源模型; ③选取已知产地的煤炭样本对建立的产地溯源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溯源效果准确率达到100%。某一产地的样本量越多, 模型判别分类的准确率更高, 溯源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