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发育两套火山岩,即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细碧+角斑岩类和大石寨地区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吉源地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处理发现,土壤中Ag、As、Au、Bi、Cd、Mo、Nb、Ni、Pb、Sb的变异系数均1.0,La、U、Zn、Sn、Y、W、Co、Cu的变异系数均1.0,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所分析的18种元素分为4个组合:Zn、Ni、Co、Cd、Cu组合为一套与中基性岩或Cu、Zn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W、Mo、Pb、Ag、Bi组合为一套与Pb、Ag、W、Mo等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Nb、Y、Sn、U、La组合为一套与Nb、Y、Sn等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As、Sb、Au组合为一套与Au等元素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分布在吉源地区的综合异常显示Nb、Y、Sn、U、La组合与W、Mo、Pb、Ag、Bi组合及Cu、Zn组合元素浓集中心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且Nb、Y、Mo等元素三级浓度分带明显,且高值点较多,异常规模、异常强度、异常面积均较大,同时异常所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也较为优越,虽然区内未发现Nb、Y等稀有、稀土元素矿化点,但地质背景和土壤化探异常特征都显示出吉源地区具有很大的找寻Nb、Y稀有、稀土元素矿产的潜力,同时找寻Pb、Zn等多金属矿产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马来半岛中央金成矿带北段的New Discovery金矿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该矿床火山碎屑岩为钙碱性铝过饱和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表明可将13种元素分成4个组合:Cr、Co、Cu、Sc、W、Ba;Pb、Ag、Zn;Sb、Ni;Bi、Mo。第一组合为成矿成晕组合,第二组合为多金属矿化组合,第三组合为硫化物蚀变组合;元素组合也对应于不同的矿化阶段。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铕弱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为平缓的右倾。New Discovery金矿床的原岩为中性火山岩,且形成于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区域。  相似文献   

4.
闹牛山铜矿床是与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的脉状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的的陆相沉积—火山岩,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是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矿区处于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合火山构造地块中,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围岩为安山玢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闪长玢岩等。成矿岩体为弱酸性斜长花岗斑岩、霏细斑岩。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近矿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工业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Pb、Zn、Ag、Au等。矿石结构有半自形粒状和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固溶体分解及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有细脉浸染状、脉状和块状构造等。成矿期可分为4个阶段,矿床属高中温岩浆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萧县前欧盘地区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圈定出该地区Au、As、Ag、Cu、Pb、Zn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分析主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的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中东部,铜官山—戴家汇近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矿区地表出露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断层发育,地表分布有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及花岗斑岩岩脉。蚀变主要有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沿花岗斑岩脉接触带部位主要发育硅化。成因上属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铜陵矿集区外围为相对高温元素成矿系列,内部以Pb、Zn、Au、Ag等低温成矿系列为主。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岩浆通道,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7.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区域多元成矿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超大型铜矿之一。作为超大型铜矿,进一步认识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为该区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阐述该矿田区域地质特征,并探讨和分析成矿地质信息、物化探信息和遥感信息等多元成矿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和野外地质调查依据,提出该研究区区域成矿特征的几点认识:(1)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经历过拉张、汇聚、碰撞-固结、陆内堆积和弛张作用等形成过程,其成矿主要与汇聚阶段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2)大型基底构造(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衍生的线型次级构造或火山机构有重要的控制作用;(3)与矿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成因联系的区域型地质建造(早石炭世的陆源碎屑建造和晚石炭世的复理石及基-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以及大规模的花岗岩链派生的浅成侵入岩对成矿有利;(4)具有表示区域性地质特征(区域性深大断裂、板块边缘岛弧等)的重力梯度带,重、磁场等值线形态的扭曲或线性的重、磁异常带反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是找矿远景区;(5)大规模高背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区的存在(以Cu为主、伴有Ag、Au、Mo、Cr、Ni、Co、Zn、W、Pb元素组合的高背景和异常区)提供成矿物质背景信息;(6)遥感信息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古火山机构、浅隐伏侵入岩体及区域构造格局等控矿因素特征。基于多元信息分析的成矿特征认识对该区进一步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有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三叠世孟恩套勒盖复式岩体含有较高的中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Pb、Sn、Ag等成矿元素。Pb、Zn和Ag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体现了矿物间的共生关系。Zn多以闪锌矿形式出现,且多数与方铅矿共生;Ag多进入方铅矿中,并常与Pb、Zn一起迁移,揭示了同期、同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依列克德地区1∶5万土壤测量结果,矿区土壤异常面积较大,异常值较高,各元素异常套合程度高,浓集中心较明显,且具明显分带性.根据异常的元素组合特点和分布特征认为,该异常形成至少有两期以上热液活动,反映为:As、Sb、Ag、Pb等中低温元素,到Cu、Zn、Mo、等中高温元素组合特征.推测额尔古纳河组、满克头鄂博组、塔木兰沟组地层为多金属元素的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而中酸性火山岩浆热液为元素的富集创造了条件.多金属元素的富集主要是构造和岩浆活动引起.地表绿泥绿帘石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等蚀变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处理—浸出工艺技术,解决了该矿床半氧化矿石中Au、Ag、Co、Ni、Cu、Mo、Bi的选矿技术,使Au、Ag、Co、Ni、Cu、Mo的浸出率达90%以上,Bi的浸出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安徽北淮阳成矿带是一个以Mo、Au、Pb、Zn、Cu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文章对多金属矿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对该区矿产预测类型及其区域成矿要素。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白银区耕地耕层土壤(0~20 cm)的重金属污染,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7000)对1 070个土壤样品中Cu、Zn、Ni、Pb、As、Cr、V、Co 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参照最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使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法并结合GIS手段分析耕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程度等。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平均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为As、V、Pb、Zn、Cu、Co、Ni、Cr,平均变异程度顺序为Pb、Cu、Zn、Co、As、Cr、V、Ni,空间相关性大小顺序为Zn、Cu、As、Pb、Ni、Cr、V、Co;Cu、Pb的最佳拟合模型为Pentaspherical模型,Zn、V为Gaussion模型,Ni、As为Exponential模型,Cr、Co为Circular模型;8种重金属中Cu、Zn、Pb、As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安全级、警戒级、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分别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9.56%、23.88%、2.95%、2.55%和1.06%,受污染面积达到763.4 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榕江县觉细锑矿矿区控矿规律及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矿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地球化学显示Au、As、Sb、Hg、Cu、Pb、Zn、Ag、Se综合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分布。根据控矿规律模式、成矿因子分析,初步认为北北东向断裂为矿区主断裂,该断裂本身不含矿,是区内主要导矿构造,而次生的北东向断裂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构造叠加晕找矿法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系统研究了该矿床元素组合、含矿构造中原生晕空间分布分带等地球化学特征规律,研究表明,矿床成矿热液伴生Ag、Cu、Pb、Zn、As、Hg、B、F、Bi、Mo、Mn、Co、Ni、W等多元素活动特点,利用构造叠加晕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存在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盲矿预测靶位,为进一步探矿增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田地区是粤西北地区"三连一阳"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组成部分,已发现中型矿床4处,找矿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福田地区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旋回、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将福田地区中的矿床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3个成矿亚系列,并对成矿系列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矿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论述,其中燕山期与早-中石炭世浅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钨、钼、锡、铜、铅、锌等矿床及燕山期与中寒武世沉积作用有关的Cu、Ag、Au矿床和燕山期与晚南华世沉积作用有关的Au矿床是福田地区的主要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二环内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采集西安市二环内78处表层土壤样品,研究西安二环内城市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V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西安市二环内城市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二环内表层土壤中Co、Cr、Cu、Pb、Zn具有明显的高值带和高值区,而Mn、N...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广饶县土壤重金属来源、分布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旭  吕建树 《地理研究》2019,38(2):414-426
选取山东省广饶县作为研究区,采集300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测定As、Cd、Co、Cr、Cu、Hg、Mn、Ni、Pb和Zn等10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广饶县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与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利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土壤中Co和Pb的平均值低于山东省背景值,其他8种元素的平均值均超过山东省背景值;特别是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山东省背景值的1.86倍和2.50倍,说明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② As、Co、Cr、Cu、Mn、Ni和Zn为自然源,受成土母质控制;Hg为人为源,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和工业排放;Cd和Pb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控制。③ 成土母质控制着As、Cd、 Co、Cr、Cu、Mn、Ni、Pb和Zn的基本分布格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Hg含量差别较明显,其高值区集中在城镇建设用地。④ 总体上,研究区为中等生态风险的偏高水平,其中Cd和Hg分别为中等和较高生态风险,其余8种元素处于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泾阳泾河一级阶地前缘沉积剖面(JYc)中285个样品的元素、化合物含量和粒度分析,对泾阳泾河段全新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洪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元素Mn、Ni、Cu、Zn、Ga、Pb、Sc、Ti、Nb、Th、U、Rb、V、Ba、Co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在剖面各层中变化明显,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指示洪水以及降水量的变化;JYc剖面分为41个沉积层,指示了41次大小不同的洪水和41个降水较多的年份;沉积物粒度细,元素Mn、Ni、Cu、Zn、Ga、Pb、Sc、Ti、Nb、Th、U、Rb、V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高,元素Ba、Co含量低,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小,洪水位低,降雨量少;沉积物粒度粗,元素Mn、Ni、Cu、Zn、Ga、Pb、Sc、Ti、Nb、Th、U、Rb、V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低,元素Ba、Co含量高,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大,洪水水位高,降雨量多.泾河泾阳段洪水代表的是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洪水,特大洪水与大洪水,来自整个泾河流域或泾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较小的洪水来自泾河流域小部分地区.泾河流域发生洪水的原因有3种:1.年降水量明显增加造成;2.年降水量没有增加,而是由短时暴雨造成;3.年降水量没有增加,而是由于降水集中、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洪水.泾河泾阳段JYc剖面的洪水沉积主要是由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形成的,轻度涝灾一般不会造成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红红梁地区控矿规律研究及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Au、Ag、Cu、Zn、Ni、W、Bi、Mo等综合异常4处,Au最高值2995×10~(-9),主要分布于都拉哈拉组、尖山组地层中,受尖山组中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明显。采用激电中梯测量查证异常,物探异常显示激电异常与磁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可能为矿致异常。经槽探揭露,发现金矿体2条,铁矿体1条,铁矿化体1条,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比Na BH4碱性溶液Cu、Ag、Ni、Pt和Au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发现,BH-4在Au电极上活性最强,Pt有一定的活性,而Cu、Ag及Ni几乎没有活性。用三电极体系研究了BH-4在Au电极上的氧化机理,分析了碱性体系中不同浓度Na BH4溶液的线性循环伏安特性,讨论了扫描速度、OH-和B(OH)-4浓度等对BH-4氧化峰电位及峰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u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峰值电流法是BH-4离子定性和定量检测的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同时,溶液中较大浓度范围内变化的OH-和B(OH)-4对Na BH4的分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