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KNMI)地震部所进行的地震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其中包括次声研究、诱发地震研究、采矿法以及地震部所主持的欧洲地震数据交换和协调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是地震档案的科学分类标准,它的分类体系充分反映了我国地震档案的特点及地震行业的职能分工特征。该文介绍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的分类体系及其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应用,指出了它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a Mw 6.8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Myanmar on 24 March 2011. The epicenter of this earthquake struck very close to the Tarlay town which is located near the border of Myanmar,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PDR), and Thailand. In addition, this shallow left-lateral strike-slip earthquake occurred on Nam Ma fault which is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an active fault. Based on instrumental earthquake catalogue, Nam Ma fault did not produce any earthquake greater than magnitude 6 for at least 100 years. So the 24 March 2011 earthquake is essentially filling the gap of relatively short instrumental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this region.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from this event has been recorded in Thailand with the highest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of 0.20 g at 28 km distance at Mae Sai town. Comparison between observed strong motion and global empirical equation had been provided. Over the distance range for which the model is applicable, they are in fair agreement. On the other hand, at long distance, the larg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iduals suggest that a change in slope in the attenuation is not reflected in these relations. Lastly a seismological aspect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at Mae Sai had been given.  相似文献   

4.
ASSESSMENTOFENVIRONMENTALQUALITYFOREARTHQUAKERISKINBEIJINGAREA──THEAPPLICATIONOF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HanZhujun;Jia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我国地震标准化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的4个主要阶段,基于地震标准发布实施时间及业务领域分布统计对地震标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阐述我国现行地震标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研究地震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建议,并初步构建了新的地震标准体系框架。通过对现行地震标准和标准体系的分析,提出地震标准化思考与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地震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震档案信息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地震档案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开发地震档案资源,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发布,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地震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震科技信息的积累和应用是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地震信息工作在地震预报的探索和研究中以及地震工程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科技信息的重要性,发展这一事业,本文就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科技信息的内在联系,地震科技信息的运行机制及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参照与地震专业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行业标准和科技文献编排规范,对地震观测量和单位、测项类型、仪器名称、防震减灾术语等规范编写分类介绍;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的构成及规范编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干扰方法,在地震观测误差容许值范围内,对地震观测资料进行人为随机干扰。在此基础上,使用干扰前后的资料对b值、η值、地震活动度S值、活动标度H值、等效地震M和频度N等6种地震学参量进行偏差分析,研究地震观测误差对地震学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地震科学数据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按其科学性质和可共享性进行了初步分级分类。结果可作为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防震减灾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地震科技进步,而制定好地震科技发展规划是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建议了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应考虑的5个原则,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震科技发展战略的构想,从11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地震科技项目建议,同时,对其中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场的选择提出了原则建议,进而从科学意义与必要性、已具备的条件、科学目标、监测与研究内容和运行机制与模式等5个方面论述了祁连山大震机理与预报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震台阵与台网的定位及视慢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台阵的地震定位原理和视慢度在台阵与台网定位中的一些重要特性,并比较了相同位置上的上海地震台阵与台网对同一地震的定位结果。最后,对上海台队与台网导致定位误差的横向速度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给出了矢量校正的结果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世昌 《山西地震》2005,(1):31-32,36
概述了地震台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地震台站的现状和发展原则,提出了地震台站的改革思路和设想。认为地震台站改革除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外,应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开拓创新,这样,才能闯出一条适合台站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16.
GIS as a Tool for Seismological Data Process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omputerized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seismological GIS model is presented. An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 of the GIS topology is introduced and the special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this system are described. A network topology was selected to simulate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Each seismological entity is considered as a graphical data object, which is associated to other objects by predefined relationships.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ntroduced by GIS enables to handle seismological software routines and data in a more intuitive way. Examples of interactive processing of seismic waveforms for detecting, loc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seismic events using GIS visualization capabilities are presented. The benefits of this system during a passive seismic surve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TBT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地震系统文献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内容包括地震文献资源概况、地震文献资源的调查分析、地震系统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地震文献资源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震级-频度关系资料和地震台站分布资料的分析,发现震级-频度关系曲线在震级较小的一端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地震能量分形和地震台站状况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在地震序列分析中,考虑不同历史时期地震台站的状况及其影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天山作为全球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板内造山带,一直是中外地震学家密切关注的区域之一。本文从天山地区应力场及构造运动特征入手,对天山不同构造分区地震的破裂和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天山全区而言,地震破裂类型主要为逆断-走滑型,地震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同时试图通过强震发震构造力学性质和地震学参数等方面的对比,揭示构造带内部差异性运动对强震孕育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基础性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福建地下流体多起非地震前兆异常调查核实,展示每一起前兆异常调查的思路和技术分析的过程;阐述各异常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不同的干扰源;并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引起地震前兆异常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如何利用干扰信息,估算受干扰井泉的裂隙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本文对近几年福建地下流体非地震前兆异常技术分析进行初步总结,并对异常核实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