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概要地介绍了9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及其下属任务组和工作委员会的活动情况和研究进展,并报道了可能被纳入该计划的新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2.
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新进展王军芝聂高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是当代固体地球科学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国际合作计划。它自1981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吸引6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我国是最早加入该计划的国家之一。经国际地球...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国际上组织了一系列全球性地球科学的研究,如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上地幔计划、地球动力学计划、国际海洋考察和深海钻探计划及目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岩石圈计划。现在世界上五分之三的国家和地区都制订了本国的岩石圈计划。 地壳和上地幔是人类居住和获取各种资源、能源,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场所。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演化和动力学研究是80年代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岩石圈计划,从执行到目前已有六年多了,由于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合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引入瞩目的研究成果有:1.美国大陆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的成功与推广;2.苏联的超深钻;3.地学大断面的研究;4.编制和出版环太平洋的一套图;5.地体的研究;6.矿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八十年代地球科学前沿的国际性多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大地测量学)研究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地球资源和减轻灾害的纲要”,是在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领导下,由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组建的.它是五十年代以来地球科学领域一系列国际多学科规划(如1957~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六十年代的国际上地幔计划、七十年代的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等)的继续.  相似文献   

6.
应加拿大滑铁芦大学地质系主任J·P·Greenhouse教授和D·c·Nobes博士的邀请,笔者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12月赴该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与合作研究。其间完成了方向频谱分析及滤波、欧拉反褶积确定南安大略区的构造格架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将另文发表)。此课题属于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所属的大湖区深部地质剖面的研究内容。为此有幸接触到这个举世瞩目的国际多学科的深部地质计划的一些情况。仔细了解并研究这个深部探测计划的动向,对开展我国的深部地质研究和大剖面计划无疑会有许多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马杏垣、程裕洪、叶连俊、刘东生、王鸿桢、刘光鼎、叶叔华以及来自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有关高校、能源部、国家测绘局的二十多位地球科学家,联名呼吁把岩石圈研究列入今后十年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 国际岩石圈计划是80年代的一项重大国际科学计划,也是当代固体地球科学中最大的一项跨学科的国际合作计划。十年来,参加实施这项计划的国家达60多个。我国是最早参加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归纳了国际岩石圈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一些重要课题应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岩石圈的性质、起源、演化以及动力学,为将来充分利用资源、消除和预防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文中主要介绍了全球地学断面、大陆反射地震剖面、大陆深钻、岩石圈动力学、地震台网和计算机层折虚象技术(CT)、世界应力图、古重建图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地学研究已进入新阶段,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岩石圈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 是加拿大政府为了全面了解北美大陆演化过程而设立的一个国家级地球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主要科学目标和组织机构都是围绕对10个断面或者研究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而建立, LITHOPROBE被认为是国际上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国家地学项目之一, 运用了地球物理(地震多道反射、地震折射和电磁等)、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等各种地质方法。该计划在深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人才培养、深部探测仪器研制、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LITHOPROBE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类似科研项目树立了模范。本文通过对LITHOPROBE项目立项过程、取得的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希望对我国的深部探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陆岩石圈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凌  朱日祥  王涛 《地学前缘》2007,14(2):58-75
从地震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大陆岩石圈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不同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岩石圈在热状态、化学成分和力学行为等方面具有高度非均匀性。这不仅表现为岩石圈性质和结构随深度的变化,而且还反映在不同时代、大陆与海洋以及克拉通和造山带岩石圈结构特征的显著差异上。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体现了岩石圈形成和长期演化过程的复杂性。我们认为,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岩石圈与深部对流地幔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被认为是稳定克拉通岩石圈遭受改造甚至破坏的深部机制,同时还是地球深、浅部物质交换的重要方式,因而显著影响着地球深部的对流和地表的构造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岩石圈本身定义的模糊性及其厚度的不确定性,地震活动与岩石圈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大陆岩石圈演化的规律性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  相似文献   

12.
岩石圈规划是继地球动力学规划之后的又一国际性多学科合作研究项目。它的重点是研究大陆岩石圈的性质、动力、起源及其演化。规划发起人认为,对于大洋盆地的认识虽然还很不够,但由于板块构造理论对大洋盆地的应用比较成功,所以可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大陆及其边缘上来。大陆岩石圈由于平均密度低,始终向下突出于地幔之中,所以能比大洋岩石圈生  相似文献   

13.
大陆岩石圈的热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地热状态的观测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入手,论述了岩石圈热结构的分布特点与板快的关系,区域性构造过程的复杂热效应,水文地质过程及其热效应,岩石圈的热状态及其决定的岩石圈的流变性,地球的热历史及其早期热结构。同时对加强我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邵建国  张小平 《地球学报》1990,11(1):108-111
<正> 岩石圈水平应力的大小及其空间变化是当今地球科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考虑到岩石圈的三维不均一性,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全球上部岩石圈的应力状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上部岩石圈应力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及得到的水平应力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中国大陆及邻海岩石圈研究的进展(1986—198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言 《地质论评》1990,36(6):564-570
国际岩石圈计划与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于1983年,国际科学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代表我国参加了本世纪80年代地球科学前沿的国际多学科《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自然资源和减轻灾害纲要》计划。在这项6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合作研究中,我国是最早参加国之一。该计划是60年代国际上地幔计划和70年代地球动力学计划的继续。该计划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岩石圈的性质、动力学、成因与演化。作为固体地球石质外壳的岩石圈,既孕育着矿  相似文献   

16.
一、新的国际地球科学研究计划的诞生被称为八十年代地球科学研究前沿,期限十年的国际性多学科研究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地球资源和减轻灾害的纲要”经过七十年代后期三年多的酝酿、讨论和组织,巳于1980年付诸实施,并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计划是在全世界日益关心未来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自然灾害和合理的管理环境等问题,以及地球科学正在出现重要的概念复兴的时刻,根据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倡议,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建立的.它是五十年代国际地球物理年,六十年代国际上地幔计划和七十年代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的科学成就和国际多学科合作精神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执行十年之后,又提出了一项再延续五年的新计划。在1990年4月召开的国际岩石圈计划年度总会上,经过国际地科联(IUGS)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的审查,由国际科联理事会(IGSU)签发了这一新的五年计划。新计划的主席为A.W.Bally。 新的ILP五年计划是围绕四个主题展开的,此外还设置了一些协调委员会开展工作。代表国际岩石圈计划今后五年工作方向的四项主题为: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