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超临界水与其标准状态相比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强烈的氧化作用、很强的溶解性能,以及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可控制其密度在蒸汽相到液体相的密度之间等。水在约400℃的超临界温度下,几乎所有的氢键都裂解了,超临界水的这一性质很可能是超临界水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家玮  沈东 《地学前缘》2008,15(4):125-131
近年来超临界CO2在环境地球科学领域应用广泛,在这些研究应用中,CO2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的溶剂化特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超临界高密度压缩区域里,体系温度和压力的稍许变化都会导致流体密度的突变,因此通过有效的探针分子研究超临界CO2流体的异常溶剂化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文中从新的角度运用荧光探针分子芘在温度308.15K和不同压力下研究超临界CO2性质,与以往采用的参照线方法有所不同,文中所提出的参照点模型手段引入序参量方法和新定义的溶剂化作用参量,测定近临界区超临界CO2流体局域密度增强的变化。文中同时讨论了3段密度区域模型(three-density regionmodel)、局域密度不均一性以及探针芘在超临界CO2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将荧光探针分子研究的流体局域密度增强与热力学测试的流体等温压缩系数进行综合对比,有助于更好地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理解超临界CO2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水的许多性质在共临界区域随温度、压力的升高有着异常的变化行为,这种行为不但控制着热液体系中的质量和热量输运过程,使得流体和对流热通量以及水溶液容质的大多数标准偏摩尔性质在水的临界点附近接近正的或负的无穷大,而且也影响着体系中的化学过程。超临界水溶液流体与室温下的电解质溶液在许多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水如何溶解矿物及迁移金属和配合物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它具有无毒、无污染、易获取等优点。近年来,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热力学相行为和溶解度性质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根据近年国内外运用超临界CO2流体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萃取应用,分析了温度、压力、共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的比较,展望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土壤中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勋  陈家玮  张小岗 《地质通报》2010,29(11):1655-1661
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它具有无毒、无污染、易获取等优点。近年来,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热力学相行为和溶解度性质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根据近年国内外运用超临界CO2流体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萃取应用,分析了温度、压力、共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的比较,展望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欧阳勋  陈家玮  张小岗 《地质通报》2010,29(10):1655-1661
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它具有无毒、无污染、易获取等优点。近年来,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热力学相行为和溶解度性质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根据近年国内外运用超临界CO2流体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萃取应用,分析了温度、压力、共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的比较,展望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流体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质,如,临界发散性、“临界乳光”、强氧化性、可变的介电常数、较强的溶解性等。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的存在不仅影响岩石的性质,而且对地质构造演化有重要的意义,超临界流体为油气的形成提供物质和能量,同时又是热液成矿过程中元素迁移、聚集和矿石矿物赋存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地质构造演化与超临界流体密不可分;超临界流体对地震孕育及岩浆的产生和喷发有重要影响,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水氧化等)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有价值的矿物,而且能有效处理“三废”。  相似文献   

8.
应敏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18(3):281-284,300
本文介绍了西谷核废物玻璃的组成、氧化还原状态、玻璃固化的冷却速率及浸出水等,对核废物玻璃稳定性的影响。描述了核废物玻璃的液相线温度、密度、转化温度、电阻率、热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地下超临界流体与油气运移关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内部存在大量挥发份,它们自深层逸出过程中一般呈超临界流体状态。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它们的运移极有可能与地下的油气藏发生联系,甚至对油气的富集、运移与成藏的各个演化过程可能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态流体具有接近液体的密度、高于液体的扩散系数和低于液体的粘度等不寻常特性。在地球内部,伴随板块俯冲带入的水等流体进入超临界态,并与壳幔物质混合及相互作用会形成对地球内部结构演化、元素和能量运移有重要影响的流体,即超临界地质流体。然而,目前对于超临界地质流体的性质、作用的认识还极其有限,准确测定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更是严峻挑战。金刚石对顶砧装置(DAC)的优势就是适合极端条件下原位物性探测,这对于超临界地质流体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基于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原位加温的技术特点,对超临界地质流体物性测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扼要回顾了超临界流体物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地球内部水与无机成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内部水是广泛存在的,由于高温高压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对于烃类物质生成和运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球内部,水与无机矿物作用产生H2或者O2,对C-O-H流体平衡存在影响,这是烃类物质形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水热流体一方面为有机反应提供高效的介质,另一方面它直接作为反应物与碳酸盐和金属碳化物反应生成烃类物质。对于地球早期有机物形成和水热条件下有机物的主要合成反应——费托反应,其重要的成烃物质H2主要由水与矿物作用产生,这是目前较为认同的地球内部无机成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孟祥化  葛铭 《地学前缘》2002,9(3):125-140
通过 10余年来对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及构造演化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笔者编制了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综合图 ,深刻地认识到地质科学是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复杂系统研究要求重组现有的科学划分 ,实现跨越岩石矿物学、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地质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古地理学、古构造学、天文学、海洋学及矿床学等不同学科的协同 ,从而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以求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 ,以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这就是笔者提出以宇地系统观来综合研究地球、层序、事件和演化的基本思路。依据宇地系统作用原理 ,研究了中朝板块从元古宙至中新生代的旋回层序、事件和演化历史。从 180 0Ma至第四纪共划分出 2 0个超旋回或巨旋回周期和百余个奥尔特周期 ;还研究了海泛事件、隆升间断事件、跷跷板运动事件、臼齿碳酸盐事件、热事件、反极性事件、岩溶事件、火山喷发事件、风暴事件、物源区类型及古构造演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应用宇地系统周期等时原理对中朝板块拗拉谷、鲕滩台地建造、前陆盆地演化和陆相裂谷盆地 ,按长偏心率周期进行了古地理演化的精细研究 ,再现了中朝板块构造、古地理和地层格架的演变 ,并对具全球性意义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沉积圈及成矿作用等重大地球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以地球固体部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建立起来的地质科学称为传统地质科学,它只在该学科研究的起点——沉积地质学和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成矿地质学两个领域不自觉地将地球内部流体放到了重要地位,而在其间的绝大多数研究则忽略了对地球内部流体的讨论,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范围内已找不到关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转移、转换等方面所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完整答案。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始将地球内部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贯穿到了所有地质学研究的领域当中。其基本出发点应是:地球内部流体广泛存在,并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与固体地球部分同样重要,是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不仅在各种地质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 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切地质作用的最初根源, 也就是说, 流体作用贯穿于一切地质作用( 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质自然灾害等) 过程的始终。地球内部一切地质作用又通过地球内部流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可将地球内部流体按其与特定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为具包含循环性质的初始流体、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三类。针对目前的研究大量地集中在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方面的现状, 在体现现代地质科学和传统地质科学本质区别的地质作用初始流体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论述, 并提出了可能成为现代地质科学基础性学科的(地球内部) 流体统一地质学。  相似文献   

14.
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在大陆构造变形过程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阐述了与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相关的岩石流变学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对温度、压力和岩石化学组分等因素的依赖关系。根据目前对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的认识,讨论了岩石流变学在研究大陆构造变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大陆岩石圈中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时,合理的选用深部岩石的流变学模型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四系工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北方资源性缺水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已迫在眉睫.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南水北调3条调水线路之一--中线工程的组成、地形地貌以及第四系情况,重点分析了第四纪地层中的膨胀土渠坡稳定、黄土类土湿陷、软黏土渠坡稳定、饱和砂土振动液化、砂砾石强透水和开挖弃土利用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工程处理措施.中线工程不存在能够否定工程成立的工程地质问题,所有工程地质问题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工程处理措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地幔转换带中的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20年国际上地幔转换带中水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表明,地球深部的水主要以OH-(hy-droxyl)形式存储在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中。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地幔转换带中的主要矿物均具有较高的储水能力,且在转换带的温压条件下,其储水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瓦兹利石(β-Ol)和林伍德石(γ-Ol)的储水能力为2%~3%,超硅石榴子石(Mj)的储水能力为0.1%左右,据此估算地幔转换带的储水能力约为1.2%~1.91%,是地表水总量的3.9~6.2倍;而转换带除外的上地幔和下地幔主要矿物的含水量或储水能力均小于0.1%,因此与上、下地幔相比,地幔转换带可能是地幔的主要储水库。尽管地幔转换带具有较强的储水能力,但对地幔转换带的实际含水量还存在干、湿两方面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和争议。地幔转换带中的水会对转换带中一系列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当水含量增加时,橄榄石(Ol)向β-Ol、γ-Ol分解以及超硅石榴石的分解反应分别向低压、高压和低压方向迁移,从而由橄榄石向β-Ol和γ-Ol分解两个相变反应界定的转换带宽度也会增加;水还会使地幔深部的部分熔融温度降低,熔体的密度降低;同时,水的加入可以很好地解释地幔岩"pyrolite"模型在410km不连续面处产生的与地震波测量不相符突变,也可以解决全地幔对流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地幔成分分层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转换带中的水对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包括中国东部地区受太平洋板块深俯冲作用的影响,均具有重要的约束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球深部流体与油气生成及运移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流体不仅存在于地球表层及上地壳,而且也大量存在于地球深部(下地壳及地幔),其成分以H2O和CO2为主。由于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流体均呈超临界状态存在,它们是能量与物质的运移载体。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因而它们不仅参与了深部油气的无机生成,而且也对油气的富集及向上运移成藏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幔中水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幔水不仅对地球物理场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地球化学动力学,地幔横向不均一性、地幔对流、低速层、板块俯冲、相平衡、熔融行为、深部地质灾害以及成矿作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幔水的研究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水在地幔过程中的作用,必须搞清楚水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地幔中水的储存形式主要有三种:以OH形式储存的矿物中,以自由相形式存在以及溶解在熔体中,本文对地幔中水的赋存状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Water is formed from two of the three most abundant elements in the universe and so is abundant in interstellar space, in our Solar System, and on Earth, where it is an essential compound for the existence of life as we know it. Water ice acts as a substrate and reactant in interstellar clouds of gas and dust, enabling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that are important precursors to life and that eventually became incorporated into comets and asteroid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allowed us to infer the reacti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by which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are formed. In these reactions, water can act as an energy transfer medium, increasing product yields, or it can lower yields by diluting reaction centers. Water can also destroy organic compounds when water ice decomposes under ionizing radiation and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attack the compounds; whether this happens depends critically on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ice, whether crystalline or amorphous. Ice structure and temperature also largely determine its gas content. As the solar nebula collapsed, icy mantles on interstellar grains probably sublimated and then recondensed onto other grains, thus influencing the transport of energy, mass, and angular momentum in the disk. Icy grains also influenced the temperature structure of the disk because they influence mean disk opacity. Outside the “snow line” at 3–5 AU icy grains accreted to become part of comets and planetesimals that occupy the region of the outer planets, the Kuiper belt, and the Oort cloud. Water was acquired by the growing Earth by several mechanisms. Evidence from noble gas isotopes indicates that Earth achieved sufficient mass fast enough to capture an early H-rich atmosphere from the Solar nebula itself. Although the remnant of this primary atmosphere is now found only in the mantle, it may also reside in the core, which could contain most of the H on Earth (or none at all). The bulk silicate Earth contains only 500–1100 ppm H2O, an amount small enough to explain by “wet” accretion, although most of it probably accumulated with the latter half of Earth's mass from wetter planetary embryos originating beyond 1.5 AU. Degassing on impact delivered water to Earth's surface, where it dissolved into a magma ocean, a process that likely saved it from loss during subsequent catastrophic impacts such as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which resulted in >99% loss of the noble gas inventory. Although most of Earth's water probably came from meteoritic material, the depletion on Earth of Xe relative to Kr strongly suggests a role for comets. The role of water in supporting life is an essential one on Earth and probably elsewhere, given the unusual properties of water compared with other potentially abundant compounds. Its dipolarity, high boiling point and heat of vaporization and, for ice, melting temperature; its expansion on freezing; and its solvent properties make it an ideal medium for life. Life originated early on Earth, indicating an abundance of water, nutrients, precursor molecules, substrates, and appropri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Life adapted quickly to (and may have originated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of heat, cold, dryness, saltiness, and acidity. This adaptation to extreme conditions bodes well for the prospect of finding life elsewhere in our Solar System and in planetary systems around other stars.  相似文献   

20.
杨文采 《地学前缘》2001,8(2):367-374
文中讨论了作为极复杂巨系统的固体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 3条推论 :(1)地球系统在偏离平衡态时 ,有选择能量耗散最小方式的“惯性” ,在系统内禀熵急增时或者回到一种准稳定的定态 ,或者通过自组织迅速减少内禀熵增加率。换言之 ,地球系统可能有种尽量保存自身内能不受大量耗散的惯性 ,使其总体内禀熵产生率对时空的积分取极小值。我们把这一认识称为总体熵产生率取极小准则 ,对于孤立与渐变的地质过程 ,它等同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普里高津最小熵产生原理 ,对于极复杂地球巨系统及远离平衡态情况加了“总体”两字 ,意思是在局部或短期突变时熵产生率可能是大的 ,但它对全球与长时间的积分而言仍然取极小。换句话说 ,作为一个巨系统 ,固体地球在其局部远离平衡状态时 ,仍然能保持总体上内能消耗取极小的惯性 ,维持对全部固体地球时空系统总体熵产生率取极小准则。 (2 )关于地质作用过程演化的定态遍历准则。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其非线性 ,即同时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定态作为其演化的趋势 ,而且表现在其时空发展过程中将经历尽可能多的定态。非线性非平衡态动力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大多数包含激变事件的地质作用过程。将来在地球系统偏离平衡态足够远时 ,它可能会具有无穷多个耗散结构 ,因而使系统进入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