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分区分类法针对山区遥感图象的一种有效的分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莫源富  周立新 《中国岩溶》2000,19(4):360-365
高原山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地块零碎,形成大量的阴影区及混合象元,被认为是遥感分类的难点地区,笔者大多年的山区遥感研究和基础上,通过对地表地貌、地物生态环境、地物分布特点的分析,提出分区分类法,对光照区与阴影区,地形耳峻区与地形平缓区,不同地物组合,地物生境区分别分类,是山区遥感图象行之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帅  王哲 《地质与资源》2015,24(3):255-260
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根据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利用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然后利用决策树法和最近邻的分类方法,建立分类规则,提取区域土地利用信息,得到该区域的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中所采用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地表景观信息提取中充分利用了地物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等特征,最大程度上克服由于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相似、相同地物光谱信息不同而造成的混分现象.  相似文献   

3.
多因子线性变换是处理多波段遥感数据的数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于图象主要特征的分离和提取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遥感图象数据中的岩性信息光谱分布复杂多样,在信息强度和分布方面较弱,使用现有的变换很难将岩性信息提取出来.为了完成遥感岩性填图的任务,本文提出利用目标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的方法,简化所要提取的目标信息的光谱结构,提取目标信息.根据研究区内岩性目标地物的图象灰度光谱分布选择空间域坐标轴的位置,使需要分离的岩性信息只在一个轴上的投影不为0,从而将岩性目标信息分离出来.该方法在新疆且末卡特里西地区提取铜矿带岩性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遥感图像记录了地物在空间域、时间域、光谱域的变化信息。利用图像的分类技术 ,能够识别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机遥感分类识别原理 ,是利用地物的光谱能量特征差异性和结构特征差异性来识别地物信息。根据北京某地遥感图像实例资料 ,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最大似然法分类、神经网络分类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且分类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神经网络分类与真实情况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张楠楠  周可法 《地质科学》2016,(3):990-1001
蚀变矿物虽然在光谱上具有诊断特征,但是和其它地物目标相比属于一种弱信息,需要进行数据挖掘来展现隐含的信息。多年来遥感工作者不断探索蚀变矿物识别的方法,在多光谱中已成功应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但是比值法常针对的是单波段运算,忽略了蚀变矿物的组合光谱特征。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在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Ⅱ号和Ⅴ号矿体中利用Aster数据,探讨其典型蚀变矿物在Aster光谱中的响应特征,利用由比值法原理衍生出的相关吸收波段深度法(RBD)和逻辑算法进行蚀变分带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逻辑算法考虑了蚀变矿物组合的整体多个光谱特征, 其识别效果比基于单个光谱特征的RBD法减少了假异常,提高了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会理县银星地区1:2.5万化探工作中,分别采用传统数据处理方法、衬度异常法、分形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认为:衬度异常法计算过程简单,但对高背景区域异常的分解效果不明显;分形法计算过程复杂,却能强化不同背景区的地球化学异常。具体工作中通过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组合,择优进行推断解译,具有强化弱异常信息,提高找矿效率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商业化遥感处理软件信息提取算法不能满足研究多波段遥感数据中的地质弱信息的需要,如主成分变换将不同的波段数据分解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因子轴,但是各因子轴的物理解释比较困难。本文采用L2空间克莱姆-斯密特正交分解方法构造正交因子轴,新因子轴的建立基于矢量表示的投影定理。利用该种算法开发的程序处理多波段遥感数据,彩色合成的图象色彩平稳,图象中同类地物细节得到显示,物理意义明晰,采用该方法处理九江-瑞昌金铜矿带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TM数据进行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数据进行金矿蚀变信息提取时在以下几方面应予以考虑:不同研究区金矿床可能有不同的蚀变组合类型,进而有不同的波谱响应特征;如何有效剔除植被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不致于漏失植被发育区的蚀变信息;如何有效剔除与金矿成矿作用无关的地质单元和其他非地质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冀北张家口金矿化集中区的一段作为研究区,在典型金矿地物波谱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波段比值分析,图象掩膜处理,K-L变换,2值化处理等步骤对上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的信息是地球上各种目标的电磁波反射与辐射信息。遥感图象全面、客观、真实地纪录了地表的综合景观和各种地物的地表特征,并以各自的形状、大小、花纹、色调等显示在图片上。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影象特征区分不同的地质体,解译断裂构造、环状构造及褶皱构造,提取与矿产有关的各种信息,判读土地利用状况,圈定地表水范围,寻找地下水资源,进行环境监测及地质灾害调查等。它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产卫星在矿山集中区矿山地质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卫星数据为信息源,对安徽省淮南市矿区进行矿山地物占地信息提取研究。在经过处理的图像上对研究区内的各矿山地物进行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物的影像特征,通过目视解译为占地信息赋予属性,进一步将矿山占地信息细分,分析各矿山地物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13-2014年间,淮南矿区矿山地物变化主要体现为采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固体废弃物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减少的局面,说明矿区采取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韩惠  杨晓辉  赵井东 《冰川冻土》2018,40(5):951-959
冰雪独有的性质与特性使得基于遥感影像对其进行信息提取成为可能,如何进行精准的冰雪信息提取是冰雪时空变化研究的关键和基本要求。利用多源遥感影像(TM、IRS-P5和SAR)对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区的冰川进行信息提取,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和数据融合方法,分别针对光学影像和微波影像进行处理,提取冰川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是最优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图像融合处理有助于提高冰川信息的提取精度,特别是多光谱和高分辨率图像融合后再分类,提取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钱德科 《地层学杂志》1994,18(2):102-109,T003
采用遥感技术及其图象资料,对地层影象进行系统解译、调绘验证,达到划分对比地层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芜钢地区1/1.4万航片、1/20万TM卫片数字图象处理的地层影象解译调绘的成果、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图像异常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吉平  赵鹏大 《地球科学》1999,24(5):503-505
论述了图像异常的定义和检测图像异常的几种方法;滑动窗口法,变换域处理法和图像分类法,以及其在抽感图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采用遥感影像监测开采沉陷演化的准确性,探讨了基于多维纹理特征的影像分类方法。首先提取影像的多维纹理特征:局部方差、局部平均梯度、局部能量和局部信息熵,然后将其与地物光谱值一并作为人工免疫算法中样本的特征向量,利用免疫算法的选择、克隆、变异算子进行自学习得到全局最优聚类中心,从而提高影像分类精度。对淮南煤田进行开采沉陷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总精度为88.26%,Kappa系数为0.853,优于传统的Parallelepiped和Maximum likelihood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IHS遥感影像融合的光谱扭曲和易引入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urtosis-IHS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从多光谱图像强度分量与全色图像最优逼近的角度出发,迭代求解多光谱各波段图像融合系数,减少光谱失真;根据全色图像的峭度获取其细节分量,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最后使用基于Kurtosis-IHS的融合公式得到融合结果.实验选取2组实际遥感数据,结果表明,融合方法在CC、ERGAS、RASE、RMSE及SID 5个光谱性能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IHS、PCA、DWT及NSCT融合方法,在第二组遥感影像融合测试中,Kurtosis-IHS方法比传统IHS方法的5个指标分别提高了41.80%、57.09%、57.11%、57.11%、49.74%;在含噪环境下,融合方法的融合结果PSNR值均达到最大.所提出的Kurtosis-IHS方法优于传统的IHS融合方法,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具有较好地保持光谱信息及有效抑制噪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ETM图像数据为信息源,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进行了遥感找矿异常的提取.针对区内发育的不同蚀变类型,先用特征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彩色空间变换等方法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利用阀值分割,并将不同蚀变类型的分割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对经过中值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赋色、叠加,得到综合遥感矿化蚀变异常,并对圈定的异常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益振  邵龙潭  李根华 《岩土力学》2006,27(8):1335-1338
利用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测量方式得出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的差别很大。分析得出,数字图像局部变形非接触式测量与传统整体测量方式是导致模型参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数值算例说明了模型参数差别对位移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变形数字图像测量得到的模型参数K和Kb比传统测量的结果高2~3倍,相应的位移计算结果是传统测量方法模型参数计算得到结果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陈海云  齐睿  张志 《现代地质》2022,36(1):259-265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对构造混杂岩带进行识别,以西昆仑地区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为例,对混杂岩带中的大理岩进行光谱测试以及光谱特征分析,利用实测波谱对研究区ETM+影像进行反演的波谱反演法,建立实测波谱和影像波谱之间的线性关系;辅之增强变换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异,突出目标信息并改善图像效果,以提高实测波...  相似文献   

19.
成矿远景区带蚀变岩的图像识别与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岩是成矿带具有特殊空间结构和矿物成分的一种地质单元,在遥感图像上构成了空间识别信息和光谱识别信息。分别论述了基于蚀变岩空间结构信息的图像检测方法和基于蚀变岩特征谱带的光谱信息提取方法。重点论述了最优波段组合、波段比值和双重主成分分析等应用方法,并介绍了蚀变岩遥感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0.
Landsat8 OLI图像增强与岩性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翠芬 《地质与勘探》2017,53(2):325-3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布伦口地区海拔高、穿越条件差、岩性复杂,因而研究Landsat8 OLI数据信息增强与岩性识别在该区有强大的应用需求,也有遥感岩性识别的理论意义。区内不同岩性单元光谱较为相似,仅利用最佳波段组合(OIF)指数、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主成分分析(ICA)等图像增强方法均不能最大限度地区分各岩性单元。通过分析独立主成分变换之后各岩性单元的特征向量,发现不同岩性单元特征向量差异比原图像光谱差异增大,为扩大差异,依据特征向量统计结果构建比值运算,再联合PCA特征向量进行彩色合成,各岩性单元可识别性显著增加。研究表明:(1)采用联合多种图像增强的方法能将研究区不同岩性单元进行分离;(2)国道314南北两侧地层均划归布伦阔勒岩群的结论有误,其北侧仍属布伦阔岩石,南侧实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3)沙湖南东原划归志留纪的岩石单元可进一步分解为志留纪地层和元古代布伦阔勒岩群岩石单元。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和深化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