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小刚  邓丁海 《探矿工程》2005,32(11):17-19
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组成复合式基坑降水,综合了两种降水方式各自的优点,在满足基坑降深的前提下,既能迅速疏干基坑内的滞水,又消除了因滞留水沿基坑槽壁渗流造成边坡失稳的缺陷,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介绍了管井与轻型井点复合降水方式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及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王亚军 《地下水》2011,33(5):14-15
以往榆林沙漠地区基坑降水采用先开挖后降水,容易出现基坑边坡塌方,降水难度大,费工费时,降水效果差,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用了多管降水法,从管井的沉设方法,PPR新材料的运用,井管的制作等方面,开发研究出小范围内基坑降水的新方法,降水效果好,可在具有相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工程降水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开勇  魏祥  梁志荣 《安徽地质》2022,(S1):115-120
以中冶39大街项目为例,介绍武汉地区长江一级阶地深大基坑的地下水控制设计。本项目基坑面积约5.2万m2,普遍挖深7.15~7.45 m,距离长江堤防保护线约260 m,场地砂层深厚,地下水量充沛,周边有道路、管线、建筑等,环境对沉降较敏感。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基坑地下水控制采用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悬挂式止水帷幕结合深井降水的方式。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周边环境沉降始终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4.
以宜昌市污水处理厂洋坝泵房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为例,介绍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如何依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及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确定支护方案。该区基坑支护方案确定为放坡喷锚支护结构.即采用放坡开挖,其高宽比为1:0.5,坡面采用灌浆锚杆挂网喷射砼进行封闭止水处理。在超深基坑施工中采用的喷锚支护及坑底降水等技术措施得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邯郸市某基坑采用了土钉墙支护形式,开挖至7.0m见地下水,进行了基坑降水。并对地面沉降、边坡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基坑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对周边建筑物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6.
新泰盛世佳苑基坑工程中,采用施工简便的单层锚索排桩结构围护边坡,高压摆喷隔水帷幕阻水,基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方案,造价低廉的锚索通过对其施加合理的预应力可大大减小基坑变形,其效果不亚于施工复杂、造价昂贵的内支撑。该支护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新泰市今后的深基坑工程在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边基坑的降水设计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中  罗战友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08,29(Z1):655-658
钱塘江由于钱江潮而引起水位偏高,如何保证在高水位条件下基坑的边坡安全及施工方便成为基坑支护的一个难 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钱塘江边的基坑工程进行了降水设计及水位监测,并对降水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钱塘江冲积平原的土层渗透系数大,采用自流式的深井进行降水是可行的,而且当钱塘江水位较高时可以采用截流深井进行综合降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确模拟预测松散沉积层中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和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考虑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储水率随地下水位下降发生的动态变化,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变参数非稳定渗流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南京地铁三号线浦珠路站深基坑降水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15口坑内抽水井,抽水井过滤器埋深为22.0~37.0 m,基坑围护连续墙底部埋深至41.5 m为最优降水方案;不仅使基坑内地下水位满足开挖要求,又使基坑外地面沉降在控制范围内。经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可靠,研究理论用于模拟预测此类地区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降水工程是基坑工程中的一项临时工程,若设计与施工不当易产生流砂、管涌、坑底隆起、边坡失稳、坑壁坍塌等事故。本文针对成都华润凤凰城所在区域地下水的特点,对其深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案。经计算,基坑中最大降水点的降深为6.64m,大于设计的6.5m,说明基坑中任意点的降深深度均满足降水设计要求。该方案经济合理,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深厚强透水含水层超大基坑降水群井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减压降水的幅度与群井效应密切相关。某超大面积基坑,含水层组厚40m,中下部透水性强,采用非完整井降水。对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对均匀布置群井、不均匀布置群井、分块开挖降水、不同的井结构、布设回灌井等工况,进行了渗流场模拟。研究表明,强透水性含水层超大面积基坑降水的群井效应极为明显;井位角密中疏布置,可实现降深调平,避免降深不足和超降;基坑分块降水,可减少坑外降深;短滤管井结构可减少基坑总涌水量和坑外降深;强透水性含水层可灌性强,回灌对减少坑外水位下降有较明显的效果。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地下水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是一种新型监测井。此种监测井井管无接头、无泄漏、内壁光滑,滤水管现场制作,对位准确;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下管可以一次完成,多管到位,并围绕一根连体管从地表填砾、止水,施工方法简单可靠。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达到了一孔监测多层地下水目的,为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的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12.
常林祯  杨永明  景龙  王涛  李忠 《探矿工程》2008,35(10):4-6,10
井下地震监测可减少地面噪声干扰、提高地震监测精度。介绍了河北平原区地震监测井的设计以及成井、下管、固井等的关键工艺方法,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成井工艺、封底下管、管外固井等技术,满足了监测井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樊朝金  李德文  邓春海 《探矿工程》2013,40(12):71-73,77
在深基坑开挖中,如地下承压水埋藏较浅,采用管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后,对管井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封井,确保地下水位控制在施工要求的范围之内。重点介绍了山东潍坊万达广场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法及具有承压水头的减压井封井方案和封井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某浅层气井的施工实例,阐述了水井钻机安装合适的钻塔底座和井控装置,可降低浅层气井建井成本。  相似文献   

15.
每一眼管井在井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有一个最大允许出水量,而盲目追求增大出水量,势必造成管井涌砂,过滤管腐蚀和堵塞的加剧。松散含水层供水管井允许出水量既要满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宏观”定义要求,从供水管井使用寿命考虑又要满足管井两个流速参数:井壁允许进水流速和滤管允许进水流速。本文给出了管井允许出水量确定方法和计算框图,并以实例说明之,在具体应用时某些细节也予以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某地热井因施工周期长、中间又进行了事故处理等,初步抽水水量较小,后经物理、化学洗井方法相结合,水量增加了2倍,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种方法联合洗井增大供水井出水量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供水井成井后出水量偏小,分析成井工艺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查明导致水井出水量偏小的原因,采用活塞、混合器、泵抽等多种洗井方法,遵循"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出水量"的思路,制定正确的洗井步骤,在确保管井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了水井出水量,达到了管井设计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18.
设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即是对生产设施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监测。监测井区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且工期短。在施工中,选择合理的钻井工艺,采用简便易行的洗井方法,按期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郭屯矿井井筒穿越多层地层,基岩段中含水层发育,地下水含量丰富。为了给矿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利用郭屯矿井井筒检查孔抽水试验数据,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准确地预算出各井筒涌水量,并结合精查地质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对井筒涌水量做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李任年 《探矿工程》2015,42(10):38-41
地热资源属于清洁能源,主要通过地热井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所以,井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着整个供暖、温泉洗浴、种植养殖等运行费用和效能。地热井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因过滤管或开采层(裂隙、岩溶等)发生堵塞,导致出水量减少或不出水的问题。地热井堵塞类型可划分为物理堵塞、化学(细菌)堵塞。详细分析了各种堵塞类型的成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不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