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子杰 《地质与资源》2018,27(6):586-592
辽宁建昌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化石地质遗迹集中产地,盛产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及阜新生物群化石.通过定性评价其典型性、原始性与稀有性,确定其在科研、科普、社会与经济方面的价值.定量评价进一步将辽宁建昌中生代化石地质遗迹点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3个级别.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将化石集中产地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种,为建昌县的化石保护规划、保护区区划、开发利用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敏 《辽宁地质》2014,(5):60-60
近日,根据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公告,建昌化石产地入选了同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名录》。全同仅38家,辽宁省入选三家,另两家分别为义县化石产地和朝阳化石产地。  相似文献   

3.
张艳 《辽宁地质》2014,(11):62-62
由辽宁地勘院完成的《辽宁省葫芦岛建昌中生代化石产地保护项目——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最终成果日前通过验收。专家表示,该项成果的取得,对提高辽宁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及化石资源保护上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质时代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淮北-宿州、沿江地区和黄山地区。将古生物化石产地划分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特别集中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和4个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  相似文献   

5.
热河生物群是分布于亚洲东部早白垩世的著名古生物化石群,地质时代距今120~131 Ma. 早期研究认为,热河生物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冀北、辽西等地区. 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地区开展专题区域地质研究,才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区域和重要的化石产地.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分布特征及地层对比研究,明确了内蒙古热河生物群分布区域、产出层位、组合差异及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规律,进一步理清了内蒙古地区白垩纪沉积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与热河生物群辐射演化的制约和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朝阳市是世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产地之一,为了查明辽宁朝阳县尚志乡古生物化石的分布特征,对朝阳县尚志乡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尚志乡有蕨类、苏铁类和松柏类木化石,主要赋存层位为髫髻山组10~22层。蕨类、苏铁类化石只在莲花庄村东有一个出露点,松柏类木化石主要分布在王伦沟、范杖子北沟小南沟、线麻地沟、棉花地沟,有一定的化石资源赋存量。从科学意义、科普功能、化石组合及赋存特征、保护管理基础等几个方面,对尚志乡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军  李小强  张海峰  郭兵  任文秀  彭措  冯备战  王玉玺  胡振波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05-67030005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辽西燕辽生物群分布特征及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一直是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重要产地,近几年发现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化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有一些化石的层位尚不明确。近三年来,笔者在辽宁西部葫芦岛建昌以及朝阳辖区下的朝阳县、凌源市以及建平县针对一套中侏罗世火山岩所夹的沉积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化石调查工作。首先,根据髫髻山组地层出露条件,在金岭寺—羊山盆地的建昌县玲珑塔大西山村测制了髫髻山组主干剖面,除此之外还在大平房—梅勒营子盆地和凌源—三十家子盆地测制了辅助剖面,同时在剖面上逐层进行化石采集;之后研究本次工作采集的化石以及收集该地区燕辽生物群化石资料;最后将化石落到准确的层位之上,并将各盆地化石层进行对比。通过剖面的测制以及化石的挖掘和调查,确定其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属燕辽生物群中期,确定了一批珍稀化石的产出层位,为了方便不同盆地化石层对比,本文命名了两个新的珍稀化石层位——大西山化石层和棺材山化石层,将化石与层位一一对应,并且完成了对辽西主要盆地化石层的对比;与之同时挖掘出了一批珍贵的动植物化石,丰富了燕辽生物群古生物的内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离龙类是热河生物群具有代表性的脊椎动物,在辽西等地广泛分布,而冀北地区作为热河生物群的重要产地,在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离龙类信息.本研究在冀北滦平盆地确认了离龙类化石的存在,化石为满洲鳄未定种和离龙类未定种,产出于九佛堂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此次发现填补了河北省早白垩世离龙类化石的空白,为研究冀北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提供了新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北方热河生物群离龙类地理地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建昌县古生物化石调查过程中,在建昌县大三家子西北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部采集了个体长4.3 cm,高1.6 cm的特大类型Eosestheria新种——建昌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jianchangensis).该新种在建昌县首次发现,世界少有.  相似文献   

12.
Northeastern China contains widely distributed Jurassic terrestrial strata that have yielded many spectacular mammal and pterosaur fossils, in addition to feathered dinosaur fossils and more recent discoveries from Jianchang, particularly from western Liaoning. However, the fossil-bearing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regional correlation, and age estimates of the fossils found in Jianchang County and nearby areas have been contentious. Here, we report on the vertebrate fossil-bearing Jurassic stratigraphy from Linglongta, Jianchang County, western Liaoning, including a SHRIMP U-Pb zircon date unambiguously associated with the fossil horizons. The primary goal was to determine the vertebrate fossil-bearing succession. A further aim was to provide age estimations for the fossil-bearing horizon as well as the earliest appearance of feathered dinosaurs, the eutherian–placental clade, and transitional pterosaurs. Field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vertebrate fossil-bearing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in Jianchang County mainly consists of basal andesites overlain by rhythmic tuffs and tuffaceous lacustrine sediments, with the upper intermediate or acidic lavas interbedded with laminated more or less tuffaceous lacustrine deposits. This sequence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Middle Jurassic Lanqi/Tiaojishan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China. Detailed and accurate field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well-preserved vertebrate fossils were buried in either the middle or the upper fine-grained laminated lacustrine deposits. Previous and current SHRIMP U-Pb zircon dates provide an age estimation of 161–159 Myr for the fossil-bearing horizon and vertebrat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arliest appearance of feathered dinosaurs here was more than 159 Myr ago and unquestionably older than Archaeopteryx from Germany, making these the earliest known feathered dinosaurs in the world. Furthermore, the eutherian–placental clade and the known transitional pterosaurs first emerged no later than 161 Myr. The vertebrate assemblage unearthed recently from Linglongta and neighboring areas in Jianchang County belongs to the Daohugou Biota. In addition to feathered dinosaurs, this biota was characterized by mammals, primitive pterosaurs, insects, and plants and was present in Inner Mongolia, western Liaoning, and northern Hebei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相似文献   

13.
青海茫崖地区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岩系的西北延伸部分,地处阿尔金山南麓山前坳陷.青海省煤田地质区划将其称为格斯煤田,中一下侏罗统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对植物化石组合1及植物化石组合2进行了种属和组合特征分析研究,通过与邻区生物地层的对比分析,植物化石组合1与枝脉蕨顶峰带(Cladophlebis Acme Zone)植物组合类似,时代大体相当于普林斯巴赫期.植物化石组合2与锥叶蕨顶峰带(Coniopteris Acme Zone)可进行对比,地质时代为巴柔—巴通期.通过对茫崖地区基本地层层序与植物化石组合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该区成煤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亚热带地区少有的岩溶森林区,对其进行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保护区岩溶区(石灰岩、白云岩)板寨地下河流域、非岩溶区(砂岩、页岩区)尧排流域,对不同地质条件下植物叶片中钙形态进行对比研究;采集岩溶区、非岩溶区植物品种各13种,其中岩溶区、非岩溶区特有植物品种各6种,分析其叶片中钙质总量、形态及分布部位(亚细胞组分)。结果显示:1)岩溶区植物叶片钙质含量平均为1216.82 mg/kg,比非岩溶区高出58.45%;2)岩溶区嗜钙型植物叶片中钙以果胶酸钙形态为主,其含量占总钙质量的27.91%~32.82%;而非岩溶区嫌钙型植物叶片中的钙以草酸钙形态为主,占总钙质量的33.69%~34.34%;3)岩溶区嗜钙型植物叶片中的钙主要赋存在细胞壁中,占总钙质的59.05%~66.54%,而非岩溶区嫌钙型植物叶片中的钙主要赋存在胞质中,占总钙质的36.67%~43.77%。  相似文献   

15.
桫椤是已经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桫椤的化石证据表明它是与恐龙同期生长的植物,是木本植物的活化石之一。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荣县金花桫椤自然保护区,现存有1.6万多株野生桫椤,是公园的活化石,成片的桫椤生长于山谷中,成带状分布,植株生长茂盛。虽然保护区内桫椤数量较多,但分布较为狭窄,幼苗数量少且分散,自然更新和发育受到一定制约。对此建议增加人工干预,进行相关的人工栽培和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辽宁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非常高的科研、科普和社会经济价值。根据近年来辽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调查成果资料,对辽宁古生物化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等进行总结研究,并分析了辽宁古生物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现状,对其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化石保护与利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并挖掘化石的最大优势,对化石资源研学旅行开发进行探讨和设计,以化石文化为依托打造化石衍生文创产品。对古生物化石特征的总结以及对保护利用模式的探讨,能够为辽宁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材料,为辽宁的古生物化石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辽宁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非常高的科研、科普和社会经济价值。根据近年来辽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调查成果资料,对辽宁古生物化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等进行总结研究,并分析了辽宁古生物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现状,对其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化石保护与利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并挖掘化石的最大优势,对化石资源研学旅行开发进行探讨和设计,以化石文化为依托打造化石衍生文创产品。对古生物化石特征的总结以及对保护利用模式的探讨,能够为辽宁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材料,为辽宁的古生物化石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