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热河生物群是分布于亚洲东部早白垩世的著名古生物化石群,地质时代距今120~131 Ma. 早期研究认为,热河生物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冀北、辽西等地区. 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地区开展专题区域地质研究,才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区域和重要的化石产地.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分布特征及地层对比研究,明确了内蒙古热河生物群分布区域、产出层位、组合差异及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规律,进一步理清了内蒙古地区白垩纪沉积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与热河生物群辐射演化的制约和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燕辽地区(冀北和辽西)是热河生物群起源和演化的中心, 因此中国的大兴安岭北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可视为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的北部区。大兴安岭北部一个新发现的化石点产热河生物群鱼群重要分子燕鲟属和中华弓鳍鱼属, 但这一地区还未发现四足动物化石。外贝加尔地区的Krasnyi Yar和Mogoito两个化石点产较丰富的早白垩世脊椎动物化石, 层位和时代分别为Khilok组(阿普特期), Murtoi组(晚巴列姆-中阿普特期)。与热河生物群其他分布区相比, 北部区和燕辽地区的脊椎动物群组成和古环境背景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和九龙山组中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这一化石群被称为燕辽生物群。燕辽生物群已正式命名的脊椎动物26属28种,包括鱼类1属1种、两栖类4属4种、有鳞类1属1种、翼龙类10属12种、兽脚类恐龙5属5种、哺乳类5属5种。燕辽生物群的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长羽毛兽脚类恐龙的演化、翼龙类的分类演化、滑体两栖类的分异等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辽宁西部及邻区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不及同一地区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但它为认识这一地区晚中生代生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封面故事     
《地球学报》2011,(5):642
含胚胎的白台沟潜龙化石正型标本。首次发现于中国辽宁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中,其胚胎为不具备硬壳的革质蛋。研究认为潜龙这样的离龙类爬行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怀孕后将卵保留在体内并利用体温进行孵化,待幼体发育成熟后再将其排出体外,属于比较特殊的"卵胎生"生殖方式。该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对鹰嘴砬子组层型剖面进行了重新测制,系统采集了古生物化石。研究证明该组所产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和孢粉化石组合与Eosestheria-Epicharmeropsis-Lycoptera (EEL)组合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一致,代表了中国最东部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而不是前人划归的晚侏罗世。孢粉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资料进一步表明,鹰嘴砬子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Hauterivian-Barremian期。鹰嘴砬子组区域上可与辽西义县组、冀北大店子组—西瓜园组及龙江盆地光华组对比。  相似文献   

7.
李晓波  张艳  仝亚博 《地学前缘》2021,28(2):391-411
自中、晚侏罗世之交至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发生了构造格局和古地理环境的巨大转变。对这一时期燕辽东段古地理和古环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多学科整合分析,初步认识如下:中侏罗世开始增强的板块汇聚造成中、晚侏罗世亚洲东部地壳增厚和地势升高,古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持续俯冲引起深部岩浆上涌、地壳减薄和多期伸展裂陷,同时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一系列逃逸构造,上述构造演化导致燕辽地区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期形成高山和盆岭地貌。早白垩世137~131 Ma,嫩江—八里罕断裂至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延伸线两侧出现东高西低的地貌差异,相对下降的冀北—大兴安岭火山-地堑带地层中赋存热河生物群早期化石组合,而辽西—松辽地区为相对隆升的构造高地。130~110 Ma时期裂陷作用扩展,热河生物群中、晚期组合向周围扩散。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总体为以干冷为主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与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的潜在环境效应并不矛盾。全球气候演化和区域构造古地理条件共同导致燕辽地区自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干旱化和寒冷化,并影响到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之间的生态群进化演替。  相似文献   

8.
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由西向东行进。足迹中包括兽脚类足迹70余个,组成数个行迹;蜥脚类足迹15个,构成1列行迹。蜥脚类足迹特征显示其可能属于游泳状的行迹。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发育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往在该时期沉积物中罕见脊椎动物骨骼化石。近年来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中频繁发现的恐龙足迹表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发育着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该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时期恐龙属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古地理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及其与恐龙动物群发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陆地生物群更替演化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发现于甘肃马鬃山地区公婆泉盆地和俞井子盆地的恐龙化石进行了总结。基于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和组合成员的相似性,将两地的恐龙归入同一个恐龙化石组合——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其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特中晚期—阿尔布早中期。另外,通过与辽西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进行对比,归纳出该组合的特点。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对深入研究中国北方早白垩世恐龙化石的演化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松梅  邢立达  王昌富  杨苗苗 《地质通报》2011,30(11):1697-1700
记叙了中国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下白垩统东河群2个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并将其归于Megalosauripus isp.。 东河群的时代与热河生物群同期,邵涧Megalosauripus isp. 可能可与热河生物群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之足部形态做简 单对比。此外,邵涧Megalosauripus isp.造迹者的体长约为7.4m,这意味着早白垩世的陕西中南部亦存在着大型的 兽脚类恐龙。邵涧Megalosauripus isp.的发现,不仅为中国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增加了新的成员,而且为将来在该地 区下白垩统中发现大型兽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宁黑山恐龙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坤  李瑜 《地层学杂志》1998,22(3):227-231
在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煤矿沙海组下部发现一颗恐龙牙齿化石,鉴定为Asiatosaurussp.,时代属早白垩世,对我国北方热河生物群时代归属研究及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合屯地区位于一个中生代火山一沉积盆地之中。该区早白垩世的主要构造行迹为NE向和NW向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控制着火山一沉积盆地的边界和一些火山机构的分布。野外填图表明,该盆地内的早白垩世地层仅出露有义县组。义县组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段:第1段为含有沉凝灰岩夹层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第2段是含有凝灰岩夹层和枕状熔岩的陆相沉积岩;第3段主要为玄武岩类。热河生物群(其中包括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介形类、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植物)化石主要产于义县组一段沉凝灰岩和二段的湖相泥质页岩中。化石发掘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热河生物群经历了集群死亡和快速掩埋,火山活动的有毒气体是生物灾难事件的主要因素。根据同位素测年,义县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四合屯地区早白垩世构造一火山活动与生物事件的演化阶段:A阶段为盆地雏形的产生和早期的热河生物群;B阶段为第一次火山活动和生物灾难事件;C阶段为火山活动间歇期和热河生物群的繁衍;D阶段为火山喷汽与热河生物群的灾难事件;E阶段为火山灰沉降;F阶段为结束期。  相似文献   

1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国内蒙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茂盛,中生代地层出露较少,此前虽有关于热河生物群化石的记录和报道,但仅限于三尾拟蜉蝣、叶肢介和狼鳍鱼等热河生物群代表化石。2017年,笔者在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宝山乡鸽子山地区发现了蜘蛛化石。这是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为研究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的分类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及该地区热河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4.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地质通报》2009,28(10):1369-1374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凹、上颌骨孔向前达眶前窝前缘、腹缘与眶前窝腹缘存在较大距离等特征不同于晚白垩世的霸王龙科分子,故被命名为一新属种——喀左中国暴龙(Sinotyrannus kazuoensis gen. et sp. nov.),或许代表了最早的霸王龙科类型。该属种是已知个体最大的前晚白垩世霸王龙类,也是辽西及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中个体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表明东亚是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区之一,而且为探讨霸王龙科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组成与生态系统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18属31种植物大化石和18属21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有节类、真蕨类、银杏类及茨康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苏铁类、本内苏铁类及化石果类,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根据植物特征及伴生的热河生物群生物特点,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总体上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并伴有短暂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古环境应为沼湖环境,并在湿地和山坡上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6.
张伟  高克勤 《古地理学报》2014,16(2):205-216
离龙类是一在形态和生态适应上高度特化的水生—半水生爬行动物双孔亚纲的灭绝支系。离龙目的地理分布局限于北半球,地史分布从侏罗纪一直延续到中新世。辽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离龙类化石产地,化石点主要分布于凌源、义县、朝阳和建昌4个地区,尤其以义县地区化石点的分布最为密集。目前辽西已经发现的离龙类包括3科4属5种,其中潜龙和满洲鳄2属的化石仅发现于义县组,而伊克昭龙与戏水龙2属的化石则仅见于九佛堂组。化石证据表明,白垩纪离龙类在辽西范围内的延展分布呈现一个自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地理地史演化过程。化石证据也表明辽西的离龙类在较短的时期和较窄的地域范围内经历了一个快速分异演化的过程。长颈潜龙类和短吻满洲鳄类在辽西同时首现于凌源义县组大新房子层,并先后灭绝于义县组的大康堡层和金刚山层。潜龙类最后出现的大康堡层的火山凝灰岩层密集保存了数以千计的潜龙类个体,可能代表该类群于早白垩世发生了与火山喷发活动紧密相关的集群灭绝事件。而后,短吻戏水龙和长吻伊克昭龙同时首现于九佛堂组第2段,并于该组第3段沉积时期内灭绝。整个辽西地域内的离龙类的分布从126~120Ma,在经历了大约6Ma的快速分异演化之后,均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灭绝。  相似文献   

17.
吕君昌 《地球学报》2016,37(2):129-140
在江西赣州地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赣州华南龙,属于进步窃蛋龙类,其独特的头部特征为研究窃蛋龙类恐龙的颅面演化、古地理分布及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信息;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大型、前肢短的驰龙类恐龙——孙氏振元龙,为大型、短前肢类型的驰龙类提供羽毛形态学方面的重要信息,为研究驰龙类的多样性、鸟类羽毛以及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辽西发现的喙嘴龙类翼龙——朝阳东方颌翼龙,是该地区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件翼龙标本,不仅填补了时代上的空白,同时对于印证晚侏罗世喙嘴龙类的辐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重要发现对于研究窃蛋龙类的演化、驰龙类羽毛演化及鸟类羽毛起源等热点与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在发现华南龙的基础上,命名了赣州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记述了山东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大盛群沉积时期)、生活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滨浅湖环境的恐龙所留下的大规模足迹化石群。初步研究表明,这些足迹以蜥脚类恐龙足迹占绝大多数,见少量鸟脚类、兽脚类和疑似甲龙类足迹(甲龙类足迹在中国罕见),足迹总体行进方向以向西和南西为主。通过对其中的2条蜥脚类和1条鸟脚类行迹及其行为学的分析认为其均处于慢行状态,而鸟脚类行迹的运动速度极慢,可能处于一种特殊的慢行状态。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大盛期如此大规模足迹化石群的发现,说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白垩世普遍存在着以恐龙为代表的(包括鸟类在内)陆生脊椎动物群。足迹化石的研究将对进一步了解晚中生代陆地生物群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对比其他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特征后认为,足迹的保存与当时的沉积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恐龙足迹的研究又能进一步为恢复古生态、古地理环境等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冀北承德与辽西建昌-义县一带是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命名地,产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是探讨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起源的重要地区,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的高度关注和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冀北承德地区陆相晚期中生代地层的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大店子组的层位要低于辽西地区的义县组,时代也更老。该区所产珍稀无脊椎动物与珍稀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除义县期外要老于辽西义县组,这对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演化,特别是软骨硬鳞鱼和真骨鱼类的演化,两栖类的系统分类,鸟类的起源,原始哺乳类的进化,以及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学前缘》2017,(1):18-31
地球历史中生命与环境不断发生更替,先后形成寒武纪生态系统、古生代生态系统和现代生态系统。地域上,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代以来,中国以陆地生态系统为特色。东北地区发育以松辽、嘉荫盆地为主的大型白垩纪沉积盆地,以及冀北、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盛产热河生物群的火山-沉积盆地。白垩纪先后发育有热河生物群、阜新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嘉荫生物群。该地区白垩系是建立中国陆相地层格架的标准,依据不同生物群发育及气候演化阶段,自下而上被划分为下白垩统冀北阶、热河阶和辽西阶,上白垩统农安阶、松花江阶和绥化阶。基于松科1井多重地层学研究,完善了包括磁性地层、天文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定量地层学为主的中国晚白垩世陆相年代地层的标准,还使其达到与国际地层表的对比。通过生物群的宏观演化,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白垩纪环境与气候的演化规律,明确了晚白垩世的2次重大湖泊事件。其中,湖泊咸化问题得到深入研究,从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为松辽湖盆的海侵活动提供了可靠证据。化石与地化记录揭示,当时全球高海平面的影响可能波及松辽盆地,海水短暂地侵入湖盆,带入海相生物,引发海水咸化、δ~(13) Corg异常和有机质大量埋藏。这些记录可与全球高海平面地层对比。嫩江组下部海侵印记最为明显,其背景与第3期大洋缺氧事件(OAE 3)极为相近。松辽盆地的环境演化既受制于区域性构造作用,也受控于全球气候的影响,更代表了白垩纪温室时期的东亚陆地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