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从全球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的建立、维护与发展,卫星测高、卫星重力等的发展及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卫星多普勒定轨定位(Doppler Orbitography by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on Satellite,DORIS)的融合应用,海洋测绘和室内定位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地测量学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应用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卫星激光测距简称SLR,是目前与GPS、VLBI技术具有同等地位的测站坐标定位手段.利用SLR与GPS并置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分析因不同技术及地球物理机制引起的各种周期性误差的影响,对部分全球并置站SLR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SLR数据质量对监测周期性误差规律影响很大,即利用同一测站不同观测区间及精度的SLR数据检测得出的周期性误差差距较大,实验结论对今后应用SLR数据进行测站运动规律分析及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一代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代流动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TROS-I于2000年建成,并成功地在乌鲁木齐、拉萨西部地区进行了流动观测.弥补了国家SLR跟踪网在亚洲腹地的空缺。本文介绍了TROS—I的组成结构及其在中国西部对Lageos等卫星的观测情况。结果表明,观测标准点精度优于10mm,最大测程达2万km,可见,流动观测能有效地增强我国激光测距网的监测能力.对于我国自主卫星的精密定轨、中国大陆地壳现今运动的研究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下平 《测绘学报》2017,46(12):2043-2043
<正>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解算需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人卫激光测距SLR和多普勒卫星定轨和无线电综合定位DORIS技术的观测数据,以及各种技术的并址站归心基线。为了精确确定并址站的空间归心基线及其协方差信息,本文研究了GNSS/VLBI/SLR并址站的解算理论与方法,解算出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陆态网络")7个并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GPS、VLBI和SLR这3种空间技术确定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我们把3种技术在并置站上的地心坐标进行了相互比较。经过偏心改正和7个参数的转换后,可获得任意2种技术地心坐标不符值的加权中误差,以此作为外符精度。可以看出,VLBI与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cm之内,SLR与VLBI和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3cm之间。表明VLBI和CPS实现的地心坐标精度比SLR高一些,已达毫米级。  相似文献   

6.
秦宽  魏二虎  严韦 《测绘科学》2007,32(2):169-171
SLR(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本文在介绍其测距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与GPS、VLBI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实现手段和所能达到的精度;根据SLR应用现状提出了在国内建立SLR流动站的思路;并对SLR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浙江测绘》1991,(3):53-54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ore)定位技术的研究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在导航、测绘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GPS、VLBI和SLR为主的空间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对常规测量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将使测绘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产生突破性的、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卫星轨道的精密确定是利用GNSS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前提。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处于建设阶段,在精密定轨方面还存在着尚未完全组网、观测数据较少、跟踪站局限于国内等不足。北斗卫星在对地一侧都安装了激光后向反射器,可以实施卫星激光测距。本文研究了利用SLR观测数据进行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的算法,并通过编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LR进行定轨的精度可以达到米级。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参数估计及精度评定不仅需要可靠的函数模型,而且需要正确的随机模型。从权函数和粗差编辑两方面,研究了不同随机模型对西安流动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站坐标解算的影响,采用全球Lageos-1卫星观测数据计算了西安流动SLR站坐标。计算结果表明:①西安流动SLR站的观测精度和坐标解算精度均达到厘米级。②随机模型直接影响SLR站坐标的解算结果及可靠性;对于相同的计算弧段,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得到的站坐标精度最高、结果最稳定,残差加权均方差最小,观测资料利用率也最高;对于相同的计算方案,采用的SLR数据越多,坐标估计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空间及卫星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也愈来愈多。简要介绍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激光测月(LLR)技术、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多普勒定轨和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精密测距及其变率测量系统(PRARE)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等空间定位测量技术,重点阐述了GPS新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模糊聚类定权法对SLR定轨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璠  王小亚  何冰  张晶 《测绘学报》2019,48(10):1236-1243
针对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精密定轨过程中存在的测站观测数据合理定权问题,将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引入到SLR观测数据定权中。基于国际激光测距服务(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LRS)提供的全球SLR测站性能报告,对测站进行近实时滑动分类定权,改变SLR数据处理中权重的经验或者随意性选取模式。经过LAGEOS1卫星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3年全球SLR实测数据处理的测试。结果表明,当考虑LAGEOS标准点总数、LAGEOS标准点RMS值以及LAGEOS标准点合格率这3项测站质量控制因素确定的测站权值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卫星定轨精度和观测数据的使用效率,对参与计算的365个3 d弧段数据,91.46%弧段精度得到提高,平均提高约3.7 mm,且每个测站的定轨残差RMS也得到了降低。这对于正在迈向毫米级测量精度的SLR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GPS35卫星的SLR轨道与IGS轨道的联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PS35卫星的对地一侧安装了激光后向反射器阵,使得这颗卫星不仅可以播发GPS导航定位信息,还可实施激光测距(SLR)观测,对由激光测距数据所确定的SLR轨道与由GPS数据所确定的IGC轨道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两轨道的差值约为1m,并对此差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概述了VLBI、SLR数据的特点,给出了建立地球参考框架的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协方差分析,得出了利用10~15个良好分布且具有高精度站坐标的VLBI站就可建立和维持精度为苦干厘米的我国最佳地球参考框架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利用VLBI站和国内现有SLR固定站的并置观测建立我国VLBI/SLR地球参考框架的这一途径,并对此框架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MERIT(地球旋转监测方法和分析研究比较国际计划)工作结束时,人们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出,激光测卫(SLR)和甚长基线干涉(VLBI)可以提供精确的极移(PM)、世界时(UT)和周日长(LOP)的数据,其精度比光学天文方法和卫星多普勒追踪方法所提供的要高。其后对各种方法所得的数据作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后,这一看法就成为一个肯定的结论。用激光测卫和甚长基线干涉所测定的极的坐标,其精度通常已达±5厘米左右,测定世界时和周日长的精度则可分  相似文献   

15.
利用SLR和伪距资料确定导航卫星钟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综合利用SLR和GPS伪距资料测定导航卫星钟差的方法,采用2002年10月的SLR和伪距实测数据计算了GPS 35卫星的钟差,并对GPS 35卫星的钟差进行了预报,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将本文计算的卫星钟差与IGS精密钟差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综合利用SLR和伪距资料测定的导航卫星钟差精度优于3 ns,测定的导航卫星钟差与实际卫星钟差不存在系统差;导航卫星钟差的预报精度与计算卫星钟速的时间跨度有关;可以分离卫星坐标和卫星钟差之间的相互影响,便于对卫星钟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GNSS卫星轨道是实现导航定位等位置服务的基础,对卫星轨道精度的精确评估关系到服务的精度与可靠性。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评估卫星轨道精度的独立外部检核手段,由于SLR站系统水平不一,导致数据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用高性能SLR站是精确评估卫星轨道的关键。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国际激光网发布的近10 a全球SLR站性能评估报告,选择观测总圈数、LAGEOS标准点RMS值和系统短期偏差3个参数作为测站分级评估指标,将全球SLR站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所有参与国际激光联测的GNSS卫星的事后精密轨道进行了精度校核。结果表明,SLR站水平与数据质量密切相关,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有效对全球SLR测站进行分级,Ⅰ、Ⅱ和Ⅲ级测站占比分别为28%、51%和21%;采用不同级站观测数据得到的检核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基于Ⅰ级站数据的校轨残差均值的绝对值和标准差总体小于Ⅱ和Ⅲ级测站,3种GNSS卫星轨道精度在R、T、N方向上的差异不明显,对应分量的RMS值之间的较差均处于毫米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作为一种完全独立于微波测量的测距方法,为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广播星历精度评估提供了独立的外部检核手段。基于2013年4月~2014年7月的北斗卫星SLR数据,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后的广播星历精度进行了评估,推导了北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激光残差近似表达式,分析了不同姿态模式下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激光残差特性。检核结果表明了参与国际激光联测的北斗卫星C01星广播星历精度为0.97 m、C08星为0.43 m、C10星为0.41 m、C11星为0.41 m。  相似文献   

18.
SLR资料精密测定GLONASS卫星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SLR资料计算的轨道与CODE轨道进行了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到RTN坐标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种轨道差值在轨道径向、法向和沿轨方向的精度分别优于10cm、50cm和45cm;SLR和微波资料确定的GLONASS卫星轨道在径向存在系统误差,该系统误差随卫星轨道面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利用SLR检核CHAMP卫星轨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利用SLR检核CHAMP卫星轨道的方法。采用2002年1月1日到16日的SLR观测数据对GFZ提供的事后科学轨道进行了检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FZ事后科学轨道没有明显的系统偏差,其精度优于10cm。  相似文献   

20.
并址技术是指在同一测站位置同时利用GPS、SLR、VLBI等不同空间定位技术进行观测的方法。本文利用上海台站并址的GPS、SLR、VLBI技术观测近10年的数据对台站所处地壳垂直运动进行监测,发现不同技术手段对相同地理位置地壳运动监测结果存在相似性,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