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贾飞龙 《地球》2012,(10):40-47
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的一号库房,于瑞洋副处长小心翼翼地把一本边沿略有破损的黄色小册子展现到《地球》记者面前。这本编号为328的小册子,封面上用毛笔提写着"沙河煤田东北部报告"几个简单清晰的小楷,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于瑞洋告诉记者,这正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收藏的李四光先生珍贵的地质资料手稿。全国地质资料馆不仅收藏着1921~1949年间,我国地质工作草创或初创时期,老一辈地质学家诸如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叶良辅、谢家荣、李四光、冯景兰、  相似文献   

2.
岳尚华 《地球》2012,(10):68-69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的资源建设,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3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2号),提出了"将地质资料管理职能向市(地)、县(市)延伸"的理念和目标。这一理念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了相关的探索与思考,论证了这一理念的必要性,并根据现存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     
《地球》2013,(10):6-6
正姜大明: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升级版"9月14日下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评选出14名第13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主任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利用好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这一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地  相似文献   

4.
张振江 《华北地震科学》1992,10(2):94-96,90T1
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本文阐述了对老汉山裂缝成因的观点,并对裂缝活动与地质灾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东秦岭南部推覆带地质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东秦岭南部逆冲推覆带构造展布及基本地质特征,认为东秦岭南部经过加里东期以来陆间海槽多次启闭与陆陆碰撞、陆内俯冲等岩石圈演变过程,形成现今前陆盆地,其原型盆地具备成油气地质条件,勘探潜力大。在这一勘探领域开展逆冲、逆抡推覆体的勘探研究工作,有望实现前新生代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地震CT勘探在昆石公路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地震CT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信息量大、图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于线路、场地、隧道、边坡等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和病害诊断。在昆石高速公路清水沟2号隧道的地质病害整治中应用地震CT进行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沿黄河地质、地貌、钻探、物探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分析,山东沿黄河存在一条隐伏深大断裂带。论述了该带的分段特征、构造上深部与浅部的一致性和非一致性及其活动性质。沿黄河断裂带是山东地区的一条重要地震活动带,深入研究该断裂带的地震地质及其新构造活动特征对本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黄河防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祝福泰宁     
陈安泽 《地球》2010,(4):17-19
地质公园(Geopark)是21世纪涌现出来的一项新生事物,是地质工作开拓服务领域的一项创举,是旅游业的一个新品牌。顾名思义,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要观赏、游览对象的公园。地质遗迹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其实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都属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那些以真山真水构成的自然公园,都属于地质公园的范畴。只不过在本世纪之前没有正式命名罢了。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西坡—火山地质科考、旅游胜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中国最大的第四纪层状复式火山,是1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至今保留着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机制、岩浆演化及火山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基地,也是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新的探测方法,在城市管线探测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RAMAC型地质雷达在嘉兴市管线普查中的实际应用,阐明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中部的束麓断陷盆地及其邻近地区,为取得大震区地壳细结构,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几个单位于1990年冬共同实施了一条穿过这一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测线通过7.2级主震震中位置(N37°32’,E115°03’),方位约N60°W,总长度约40km.它与元—济深地震测深剖面的震中区部分基本重合.深反射剖面采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江西省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和区域地质现状作了系统归纳,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从4个方面:变质基底及有关矿产、重点成矿带调查、城市地热勘查和区调技术方法研究对江西地矿工作谈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地质图缩编大多关注重要性较高地质体的综合任务,对面积较小地质体(如侵入体)的处理重视不够,而小地质体因其面积及与周边地质体或围岩关系等特殊性,处理环节较为复杂且耗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面向地质编图的小地质体智能综合的探索性研究.以常规小地质体综合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小地质体与周边大地质体之间相邻关系原理,提出了一套包括完全包含消除、单地质体相邻合并、双地质体相邻合并、双地质体裁剪合并等算法的小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定义了以空间关系协助小地质体消除的属性判别规则,设计了小地质体综合实现技术的算法逻辑.基于MapGIS组件研制了小地质体智能综合算法,可"一键式"自动运行或人机交互式操作.使用真实地质数据对小地质体智能综合模块进行多轮检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后地质体符合地质规律、几何形态自然美观、全图拓扑关系正确,可大大减轻编图工作量.该算法已融入中国地质调查局研制的"智绘地质"软件,将进一步促进地质图件编制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我们脚下大地的地层是怎样构成的?寻求一种简单的方法将它取出来观察,是多数地球科学家的梦想.笔者认为实现这一梦想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挖取一块薄薄的地层.尤其是自活断层的槽探调查方法问世以来,一直都在寻找、研讨一种能取而代之的既安全又高效的新方法,但却屡遭失败.最近一种利用大地切片(Geo-slicer)装置将地层挖取到地面上进行观察的调查方法正在设计之中(中田等,1997).对这种装置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终于确认为是一种新的调查方法.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震学家们来说 ,地震预报犹如一个圣餐杯 ,多年前闪闪发光 ,如今却渐趋暗淡。一位专家把先前的那些努力称为“惨败”。但是现在有了新的希望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于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兴起带来的。GPS接收的数据正被用来描绘地壳板块的长期运动。板块之间的缓慢摩擦和碰撞产生应力 ,这些应力最终通过地震来释放。近年来 ,GPS已可监测这些运动 ,且这些运动被证实与地震有关。如果地震学家们能对地质应力如何积累和释放有全面的了解 ,他们就有可能发现地震的前兆——例如大地震前数月、数周或数小时出现的警示性的地质变形…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质》2000,22(12):62-6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年代学实验室成立于1984年。多年来,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地质、地貌和构造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地震局和地质所历届领导的大力支持及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努力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包括^14C、U系、K—Ar、TL、ESR、FT等测年实验室及孢粉分析室,  相似文献   

18.
张佑一 《地球》2012,(7):11-12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当年罗大佑的一首《东方之珠》响遍内地、香港甚至全世界。歌中试问:“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A headcut is a vertical or near-vertical drop or discontinuity on the channel bed of a stream,rill or gully,at which a free overfall flow often occurs,as shown in Fig.1.A headcut is usually eroded by the action of hydraulic stress,basal sapping,weathering,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processes.Headcut erosion can accelerate soil loss,increase sediment yields in streams,damage earthen spillways,and disturb bank stability.Therefore,the prediction of headcut migration is a very …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地质调查局差点被撤消及随后的调整,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处已完成其2000~2010年科学战略计划的制订。波伦(StevenR.Bohlen)说,地质处这次制定的计划较之美国地质调查局1996~2005年的总体工作计划重点更加突出。现任代理副首席地质科学家的波伦称地质处的科学战略计划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波伦在给地质处的备忘录中写道,“40年前,大家普遍把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作为重要目标……,我认为我们今天才刚刚认识到地质学与生物科学、大气科学是一个统一体,它好像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使我们能更多、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