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的地貌测绘组织自1981年以来,为适应地貌学及各门分支不断发展的需要,由原《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改为三个工作组,即地貌调查与制图工作组、河流与海岸平原地貌工作组和构造地貌工作组。地貌调查与制图工作组目前主要处理欧洲国际地貌图所有图幅的出版及《欧洲地貌  相似文献   

2.
1 成立过程与简史国际地貌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简称 :IAG)是一个非政府间、非盈利的学术性国际组织 ,成立于 1 989年。进入 80年代以后 ,地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交流十分活跃 ,仅限于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中有关地貌学专门委员会的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全球地貌学家们的要求。因此 ,由英国地貌研究组 (British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Group)发起 ,于 1 985年 9月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当时 ,由来自 54个国家的 60 0多名地貌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 ,各国代表就…  相似文献   

3.
沈玉昌与中国现代地貌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玉昌 《地理研究》1997,16(1):77-84
沈玉昌教授是我国着名的地理学家和杰出的地貌学家。在60年的地理科学工作中,他对我国现代地貌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河流地貌、地貌区划与地貌制图、应用地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一届地貌实验与模拟研讨会在无锡市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地貌实验与模拟研讨会”,于1993年4月5-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11个科研单位和5所大学的会议代表32人参加会议,其中青年人占有1/3以上。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会前已汇编成简本文集。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地貌实验与模拟组”。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和地貌实验与模拟组的成立,是中国老、中、青几代地貌科研工作者二、三十年来,地貌实验与模拟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国地貌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实验地貌学在我国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说明了我国的地貌学研究,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方面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地貌学的新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变化有内在的规律,对环境保育、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有重要影响。作为交叉学科和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地貌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过去10多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沉积物定年、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地貌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不断扩大与加深,在构造地貌、气候地貌和人类活动与地貌过程等传统领域有很多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地貌单元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极大地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在新时代,除了继续加强传统地貌单元的深入研究外,地貌学的发展应与全球环境变化和未来地球等重大科学问题(计划)紧密结合;地貌学家要关心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及适应,并利用新技术开展地貌过程的定量重建和数值模拟。同时加强地理学专业学生的地质学基础学习、发展定量地貌学和行星地貌学、系统开展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和适应研究,是提升中国地貌学水平的途径,也可为推动国际地貌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来自国民经济建设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主要为2006-2008年间)我国在地貌与第四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河口与海岸地貌和第四纪环境演变方面的进展.同时,还指出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推动学科发展的若干建议:(1)加强地貌学基本理论研究;(2)加强应用地貌研究,更好地为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服务;(3)加强地貌学的实验研究;(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40年来地貌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其研究成就与发展一直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中国近60年来的研究状况,尤其近40年来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从总结经验与发展态势出发,对地貌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分析认为,中国地貌学科在地貌基本类型、区划以及分支学科:包括动力地貌学(包括冰川地貌、冰缘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古地貌、岩石地貌学(包括丹霞地貌、花岗岩与流纹岩地貌)、其他地貌类型(包括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地貌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拥有完整学科体系的科学。通过回顾认为,应坚持地貌成因、形态相统一的原则发展传统地貌与综合地貌。加强地貌基础理论与综合地貌研究、开展地貌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构建全方位资源环境地貌信息系统、加强海岸地貌与海洋地貌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将是中国实现地貌强国目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理论地貌学与应用地貌学长期以来,地貌学被看成一门纯粹研究地貌类型和成因的理论科学。最近才发现地貌学有许多应用之处,尤其是在各种资源和环境调查领域。于是地貌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规划工作者的注意。使这门学科的科学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应用地貌学的发展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间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顾钟熊 《地理研究》1985,4(1):107-108
地貌学与国土整治讨论会于1984年11月7日至13日在成都举行。出席会议105人,收到论文129篇,分1.河流、河口/海岸、三角州、平原及农业地貌,2.干旱、半干旱、构造地貌及地貌区划与地貌制图,3.水川、冻土、喀斯特、滑坡、泥石流与川地地貌三个小组宣读论文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秘书处发布的最新选举结果,中国地理学会对应IGU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研究员当选IGU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任期为2014年8月-2018年8月。根据IGU执行委员会换届新规则,除每四年一次的IGU代表大会进行执委会换届选举外,两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12.
1:250万欧洲国际地貌制图是当今国外地貌学界所热切关注的一件盛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国际地理联合会所属的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集中了欧洲几乎所有国家地貌制图方面的力量和智慧,经过了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至今已有成果问世。这一事件标志着地貌制图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本文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环境地貌学是一门介于环境科学与地貌学之间的边际性学科,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地貌学新的分支学科。 本世纪中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污染时代”后,环境科学研究迅速发展。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成为日益尖锐的全球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地貌科学知识的积累就已开始。50年代,少数学者在地貌研究中,已涉及到环境问题,对地貌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到60年代,环境地貌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197O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4.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6,61(1):111-111
应中国地理学会(GSC)邀请,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IGU)执行委员会2005年秋季工作会议于2005年10月23 ̄28日在上海举行。IGU主席Adalberto Vallega教授(意大利)、前主席Anne Buttimer教授(爱尔兰)、第一副主席JoséL.Palacio-Prieto教授(墨西哥)、秘书长兼司库Ronald F.Abler教授(美国)、副主席Nikita F.Glazovsky教授(俄罗斯)、Markku Loytonen教授(芬兰)、刘昌明院士(中国)、Lindisizwe M.Magi教授(南非)、田边裕教授(日本)、柳佑益教授(韩国)等IGU执行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另外,IGU地理之…  相似文献   

15.
正为纪念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建立60周年暨王乃樑先生诞辰100周年,2016年8月20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纪念活动暨地貌过程和第四纪环境学术论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耕年教授主持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傅伯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师长兴研究员等致辞,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部分退休教师讲话并接受献花。李有利教授回顾了地貌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莫  相似文献   

16.
沙丘地貌学     
沙丘地貌学革命的十年 15年前,Cook 和 Warran(1973)就指出,在荒漠研究方面,通过调查获得资料,然后以大量相互混淆的术语进行肤浅的描述来解释地貌现象仍然是地貌学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1982年5月25日,苏联科学院海洋学、大气物理学和地理学部地貌委员会召开了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了地貌委员会1983年—1990年的长远工作计划。在规划中列入了现代地貌学科研与实践中所面临的迫切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嶂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于1993年9月28日——3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 嶂石岩召开并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边考察边议论,畅所欲言,各述已见,在主要问题上取得 了共识,一致认为“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和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肯定 了其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推动地貌学,特别是应用地貌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认为“嶂石 岩地貌”为地貌二、三级分类增添了新的类型,可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等并存;同时也对一 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补充意见,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申请国  相似文献   

19.
穆桂春 《地理研究》2000,19(3):332-333
喜读刁承泰所著《城市地貌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一书,甚感欣慰。它为地貌学增添了一本新的学术专著,为城市发展建设中改造利用地貌条件与治理地貌灾害提供了地貌学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多年来我国开展城市地貌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过程的第三造貌力,人工地貌是人类造貌营力在自然地理背景下与自然营力协同作用塑造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地貌体。文章从人工地貌学的提出、人工地貌营力与地貌分类、人工地貌变迁、人工地貌演化的影响机制、人工地貌的地图表达、人工地貌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人工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人工地貌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未来人工地貌学的研究需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建设、人工地貌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人工地貌空间扩张过程及其发育规律、人工地貌的区域差异及累积地貌环境效应、人工地貌环境管理及国际比较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