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发区作为现代城市工业的集中地区,在带动城市发展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土地能否实现集约利用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开展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相关对策,并对评价规程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于宁夏贺兰山的贺兰石矿产资源,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独有的一种矿产资源。贺兰石主要是用来雕刻砚台的矿石原料,其工业指标应主要考虑作为砚石的需要。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砚石工业指标,本文就该矿产资源的工业指标制定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将该工业指标用于贺兰石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石伟  李斌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7-9,12,5
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常需要处理、分析大量的测井、录井数据,并绘制单井柱状图及联井剖面图,进而对海量地质数据进行"单因素"统计、计算、对比和分析,以便于分析其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目前,由于地质数据的海量增长,常规的Excel电子表格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科研的需求。以绘制柱状图中和单因素提取中数据处理为例,介绍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对海量录井数据的管理和信息提取等技术,尤其是数据库的快速查询、修改、删除、统计和计算等功能的灵活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在地学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 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地块分类为核心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提高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精度为目标,选取种植结构复杂的都市农业区,采用QuickBird影像数字化农田地块边界,以多时相TM影像为核心数据源,以地块为基本分类单元,进行不同特征向量组合、不同分类器的冬小麦地块分类方法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基于地块分类和基于像元分类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块分类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方法的总量精度和位置精度均高于像元分类;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块分类精度;支持向量机与最大似然均能得到高达97%的总量精度和90%的位置精度,支持向量机地块分类所需的训练样本量远低于最大似然,因此支持向量机更加适合于冬小麦地块分类;冬小麦错分与漏分情况大多发生在细碎地块,其面积总量较小,而大地块错分和漏分较少,因此相对于像元分类,地块分类能在整个区域能得到较高的冬小麦位置精度和总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汾渭盆地及周缘地块2011—2017年高精度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监测资料,分析了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差异性与形变特征,并基于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法构建了区域运动变形模型,反演获得了区域应变场,定量解译了不同区块间的应变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地块间现今拉张或压缩速度约为1~2 mm/a;区域整体表现出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变特征,且典型域应变剖面定量揭示出汾渭盆地在周边地块差异性变形中的"调节带"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与2011年日本宫城地震后,汾渭盆地的地震活动率在短时期内有所下降,且最大剪应变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同震及震后效应减缓区域的应变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
地块数据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通过遥感数据矢量化的方法来获取。针对地块数据的特点,为了达到减小数据量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对其进行化简的方法。在地块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中,首先根据向量运算结果向其添加结点,再将地块边线分为外部边线和公共边线分别进行边线提取,并对边线进行拓扑重构。在边线化简方面,为了较好地保持地块的基本形态,本文对单层次压缩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顾及邻边约束的单层次压缩算法,并对化简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提取地块的边线,并能取得较好的化简效果。  相似文献   

8.
断层参数反演的动态惯性因子的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地测量观测数据进行地震断层参数反演是大地测量反演的研究热点,也是研究地震发生机制的重点。针对目前在断层参数反演中所用粒子群算法反演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的非线性特点和基本粒子群算法的特征。考虑到基本粒子群算法在处理高度非线性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求解过程中局部最优解与全局最优解之间会相互影响,通过分段调整影响粒子速度的惯性因子和影响全局最优解与局部最优解的加速因子,得到了一种适用于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的分段动态调整参数的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模拟地震与拉奎拉真实地震的断层参数反演。模拟地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稳定性,且求得的断层倾角、滑动角较多峰值粒子群算法更接近真值。在2009年拉奎拉地震实例中,所提算法求得的断层参数正演后所得形变量与地表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5.2 mm,优于多峰值粒子群算法的6.7 mm。以上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获得的断层模型更符合真实的断裂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ETM,ASTER卫星遥感数据和DEM资料对西藏嘎拉错地区第四纪湖相沉积和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和运动的差异隆升使藏南多庆错—嘎拉错区中更新世湖相地层发生了强烈变形,而角度不整合面的存在则显示共和运动的存在;嘎拉错的急剧干涸可能是在全球性气候转暖的背景下,玛不错一线近东西向断隆成为盆地新的分水岭之后,入湖河流的断流所致;嘎拉错干枯导致该区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加剧了区域自然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琼西北地区冰川地貌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门江流域更新世沉积广布、厚度巨大。在对区内的建筑砂矿进行成矿背景条件研中,利用了陆地卫星TM图像并与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区内的冰蚀台面、冰洼、冰斗、冰川槽谷和冰碛堤、冰碛裙和冰水扇等冰川作用遗迹。通过对冰蚀、冰碛地貌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规律。  相似文献   

11.
面向地块的农作物遥感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遥感分类是农作物面积监测的核心问题,对于进一步开展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专题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与同质像元聚类得到的对象相比,地块数据包含了更为精确的位置和面积信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作物遥感分类。首先,系统总结了面向地块农作物遥感分类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取得的进展;然后,分析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数字化和影像分割是获取地块数据的主要途径,陆续发布的全国地块数据集也给面向地块农作物遥感分类带来了新的契机;将面向地块的农作物遥感分类策略分为考虑地块整体特征和以像元为基础2种,并总结了遥感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取得的进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多源数据的应用、地块边界检测技术的发展、分类特征的挖掘以及遥感分类运行化能力的提高将是面向地块农作物遥感分类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白龙江流域武都段作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态特征和堆积范围进行实地调绘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影像(SPOT)进行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部分泥石流堆积扇和非泥石流堆积区的分布范围,将其作为已知样本区。利用该区域多光谱遥感影像(ASTER)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包含波段比和主分量的几十种特征指标。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计算,选取对区别泥石流堆积扇最具显著意义的指标进行输入,进而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识别泥石流堆积扇。得到如下结论:SPOT与ASTER融合影像的波段比、主分量指标可以有效地突出土壤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对泥石流堆积扇的识别具有显著意义;利用筛选出的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作为输入,进行监督分类识别泥石流堆积扇,能够有效地将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相结合,提取的堆积扇覆盖范围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和Map Info等软件,从坡度、高程、地块开发区位、地块保护区位和地块破碎度等5个方面对金普新区进行退耕还林研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并结合大连金普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退耕还林指标的阈值范围,提取金普新区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地块,一共需要退耕的耕地块数是8 233块,退耕面积10 841.61 hm2,退耕率15.76%。将退耕还林的地块落实到金普新区31个街道中,提出退耕还林的次序是独立的、破碎的、距离城市近的地块优先退耕。  相似文献   

14.
针对T形槽轨平顺度的测量、分析与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T形槽轨建设中难以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问题采用自由测站测量技术在管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控制网.解决了因管内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建立测量基准的问题;基于此控制网,釆用自由设站测呈与极坐标测址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得槽轨上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为槽轨平顺度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对槽轨平顺度质量进行判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悄况量化为4项统计指标.结果表明选用的4项指标能够定量和全面地反映槽轨平顺度质量;为提高槽轨平顺度,提出了基于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计算调整量和据此对槽轨进行精调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槽轨平顺度。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例,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程中数据处理的若干问题。介绍了确权发证的技术流程,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处理过程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误差来源。针对空间数据出现的拓扑关系错误、地块丢失、地块重复、地块位置错误、地块面积误差、争议地块等问题,以及属性数据方面出现的属性数据地块编码遗漏/重复、权属信息错误、地块名称及四至错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与技巧。研究成果对确权发证的数据处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降低数据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乾坤  蒙继华  任超 《遥感学报》2022,26(7):1437-1449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地块数据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特征表示方法,以识别不同作物在不同时相上光谱差异从而对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作物生育期内全部Landsat 8影像,利用其质量评定波段完成研究区无云时相及区域上的地块统计,提取地块级别的各波段反射率均值按照时相顺序及波长进行排列,构建波谱、时相二维特征图作为该地块的抽象表示。通过构建相对最优的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结构完成对特征图的分类,从而完成对地块的分类。构建CNN模型并不需要手工特征和预定义功能的需求,可完成提取特征并遵循端到端原则进行分类。将该模型的分类结果与其他最为常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优于常用遥感分类算法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地块数据的加入可以有效的缩减计算规模并提供了准确的分类边界。所提出得方法在地块特征表示及作物分类中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应视为基于地块的多时相影像分类任务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晓光  陈军  蒋捷  朱建军 《测绘学报》2003,32(4):356-361
地籍的核心是地块,地块间存在着多种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这些关系是地籍数据更新、信息查询与分析的基础。一个地块可看做2维欧氏空间中的一个面域,但目前对于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的描述方法非常有限,不能区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一个大地块中包围一个小地块的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在Egenhofer等提出的包含空洞的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的双四元交模型(Double 4I,简称为D-4I模型),其特点是用两个四元组矩阵来描述最多包含一个复合地块的两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用D-4I模型推导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间的拓扑关系类型,共描述了31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总结了在地籍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和数据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种常见的两个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区分澄清了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类型,为地籍数据更新操作、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信息查询与分析推理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划定工作中,由于"两区"地块数据量巨大,手工勾绘地块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因此,本文以图斑综合理论为指导,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的"两区"地块生成方法。并以云南省砚山县干河乡的承包地块为试验数据,基于Arc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两区"地块生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生成"两区"地块,极大地提高了"两区"划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正从以技术和内容为导向阶段向以服务为导向阶段发展,在门户网站中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提高公众对网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是今后政府网站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宁夏国土资源厅网站群为例,详细阐述了网站系统的设计、功能、应用及维护等。  相似文献   

20.
赵金龙  赵慧 《测绘通报》2021,(10):9-14,27
科学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对推动黄河流域及黄河所经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采用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建立了适用于宁夏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UNLI),并利用MOD09A1、MOD11A2提出了一种面向大区域尺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CCDM),探讨分析了2000—2012年宁夏5个地级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过程。结果表明:①基于DMSP-OLS数据建立的宁夏城市夜间灯光指数与人均GDP,以及第一、二、三产业GDP相关性显著(p<0.001),能够较好地反映宁夏城市化水平。②基于MOD09A1、MOD11A2建立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③宁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趋势,整体处于基本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型阶段。研究结果对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