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琼西北地区冰川地貌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门江流域更新世沉积广布、厚度巨大。在对区内的建筑砂矿进行成矿背景条件研中,利用了陆地卫星TM图像并与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区内的冰蚀台面、冰洼、冰斗、冰川槽谷和冰碛堤、冰碛裙和冰水扇等冰川作用遗迹。通过对冰蚀、冰碛地貌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部大陆冰川地貌卫星图像解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赤峰境内发现大量冰臼和冰臼群后,利用遥感图像对大兴安岭及其两侧的冰蚀、冰碛地貌类型进行解译发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原本在巨型冰川漂砾、羊背石或基岩鼓丘上。它们是蒙古大冰盖之一部分在沿东南方向越过大兴安岭时其南端受到黄岗梁、七老图山、大马群山的分流、阻隔、旋转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白头山区冰川地貌航空卫生照片解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邦良 《地质论评》1992,38(5):431-438
  相似文献   
4.
白头山区冰川地貌航空卫星照片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解译,首次在吉林省白头山下发现了巨大的冰碛扇裙、冰水扇裙和叠加其上的冰碛垄、蛇形丘、中碛、侧碛等;在火山锥体上发现了若干冰斗、冰窖、冰蚀环谷、基岩鼓丘、葫芦谷等冰蚀冰碛地貌,同时对火口内前人已报导过的冰斗、冰窖,根据其相互叠加关系进行了划分和成生探讨。根据火山锥体表面及其外围若干冰蚀冰碛地貌的空间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并充分考虑到区内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等的协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区内冰川作用的若干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门江地区第四系放射性异常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门江位于海南省儋州境内,全长约100km,自南而北流入洋浦湾出海。   相似文献   
6.
东亚濒太平洋地区的北东向、北北东向多字型构造,很早以前就被中外学者注意。19世纪70年代庞培勒首称北东向褶皱为震旦系褶皱。而系统研究并论述东亚构造的开拓者和先驱是李四光教授。1926年,他称北东向构造为“华夏式”,1939年又正式提出用“华夏系”代替华夏式,同时还提出了“古华夏系”和“新华夏系”的构造型式。60年代初,李四光教授在他的《地质力学概论》一书中,根据其形成时期、主体构造线方位,进一步划分为“华夏系”、“新华夏系”和“华夏式”三个多字型构造体系。本文提出的中朝反“歹(η)”字型构造即为该多字型构造之一,它分布…  相似文献   
7.
陆地卫星TM及JERS-1卫星SAR数据用于西藏东部斑岩铜矿勘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陆地卫星TM及JERS-1卫星SAR数据在西藏东部地区进行斑岩铜矿勘查项目的早期研究成果。文中通过对现有地质资料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的矿化作用除受三叠系火山岩建造控制外,还与喜山期的中酸性侵入体有关。而陆地卫星TM图像的解译结果表明,区内的主要矿床几乎都分布在与三叠纪古火山机构相关的环形构造内。为了增强和提取出与斑岩铜矿化有关的蚀变岩信息,研究中采用了对数残差、矿物指数和HSI变换等方法对陆地卫星TM及JERS-1卫星SAR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所提取出的蚀变信息与目视解译所发现的环形构造位置极为吻合。实践证明,遥感图像上的环形影像及蚀变岩石信息对矿产勘查有指示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