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铵油发射药     
《气象科技》1976,(8):26-26
1975年7—9月,青海省互助县防雹工具科研组在县防雹器材厂的协作下,试制成功了铵油发射药。经试验,原装无硫火药500克、射击高度2,300米的“互助三号”火箭,换装520克铵油发射药并在结构上稍作改进后,射击高度平均可达3,100—3,600米(声光差10秒左右),部分火箭达到了4,000米以上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到1972年底日本国家防灾研究中心已经用防雹火箭进行了5年的防雹研究工作。火箭的设计高度是6000—7000米。这个高度是考虑了实验地区上空在冰雹季节的大气平均热力结构。在日本由于作业区人口稠密,因此还要求火箭体积小、轻便、操作安全。一、火前的结构防雹火箭的第一个模型是在1967—1968年间,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和日本火器公司研制的。这种火箭被命名为NR CDP-1型防雹火箭(NRCDP是国家防灾中心的缩写)。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33型防雹火箭是毕节县化工厂在25型火箭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制作方法与25型火箭大体相同。但效能比25型火箭大,一般高度可达1600—1800公尺,空中爆炸的冲击波和震击波比25型火箭大得多。33型火箭的结构如下:全箭由箭头、箭身、尾翼三个部分组成,全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黑火药火箭的发射高度和增加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就必须增加火箭的装药量和增大火箭的起始推力。于是,我们在研制锥—22型消雹火箭的基础上,应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5,(3):33-33
飞机机身的一侧安装有长2.4米的火箭垂直发射管。火箭是纤维玻璃做的,重426克,长21厘米,在海平面上3公里高度燃烧时,火箭的速度达到1.1马赫,火箭的旋转速度是750转/秒,火箭的穿云能力是2.1—2.3公里。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5):29-29
遵照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搞人工降雨试验要土洋结合’便于推广使用”的指示,我们在省科委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火箭的研究试制。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适合人工降雨、防雹用的火箭—“PJ-50”型。目前已定型小批生产试用的有三个型号:“FJ-50-3”型,垂直发射高度达到1800—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75年起对过氯酸铵—聚硫复合推进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进行了几百次的地面和发射试验,摸索出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高低温点火性能良好、燃烧性能稳定、固化温度低、能量较高的过氯酸铵—聚硫复合推进剂浇铸小火箭。这种型号(30型)小火箭经过四十多次发射试验,装药量300克左右,垂直发射高度达2500公尺左右。成功率达98%以上。现将30型小火箭的推进剂配方、制造工艺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渤海某处风速梯度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海港、海岛及海面上的建筑与海上运输,都需要海面附近的各种气象资料。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及有关数据,就是其中一部分。在国家建委组织下,根据海洋石油勘探有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渤海某处的海上钻井平台和井架上,安装了三层EL型电接风速仪,于1975年5月—1976年5月,对风速梯度进行实际观测。风仪分别安装在26米、39米、63米高度。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气象局高空组1973年6、7月份试用硅脂处理球皮,增强气球防雨、防冻的能力,提高了阴雨天气球施放高度。试用15次,在充气比晴天多200—700克的情况下,平均高度为26154米,比在相同天气条件下没处理的球皮平均高度提高了5021米。  相似文献   

10.
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组探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1973年平均探测高度达27470米,球炸率达96.4%。1974年1—9月平均探测高度达27585米,球炸率达97.5%。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1月 6~ 11日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推广讨论会在西安航天四院 41所召开 ,会议由 41所民用火箭厂召集召开 ,与会代表 5 0余人 ,航天四院副院长夏选长、41所所长王晓君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学术讨论会 ,会上民用火箭厂厂长就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使用情况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发现问题的研究情况和解决办法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并发布了两款新型火箭 ,一款是针对青海西藏等高地区的低成本射程 40 0 0米的防雹火箭 ,另一款是加入致导装置的针对层状云结构的高射程增雨火箭。前一款火箭已研究成功 ,可投…  相似文献   

12.
我们检测了JFJ型降雨防雹火箭的碘化银成冰核效率。初步认为箭载碘化银的剂量以载4克和2克为好。其成冰核率比三七弹高1—2个量级。在高于-16℃温度段其成冰核比JBR—56型火箭高1个量级。另外电镜分析JFJ型火箭爆炸粉碎的碘化银粒子数达1.7×10~16个/克,比三七弹高2个量级,与检测结果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13.
郑光 《气象》1975,1(5):17-17
遵照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教导,我厂职工为了配合人工消雹工作,经过反复试验,于去年7月试制成功了“40型塑料土火箭”,飞行高度2600米。 在试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掌握好发射药的密度是制造土火箭的技术关键。密度小了,黑火药燃烧快,燃气的压力大,会使箭筒爆炸;密度大了,黑火药燃烧慢,燃气少,推力不足,土火箭航向不正,飞行高度低。经多次试验后,我们发现,把药的密度控制在1.8—1.9克/厘米~3之间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孙百安  姜水平 《气象科技》2010,38(5):625-628
当风速较大时,BL-1A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后的飞行轨迹与厂家提供的火箭弹弹道曲线相差很大。火箭顺风发射飞行时,风使火箭弹体仰角抬高,逆风发射时,风使火箭弹体仰角降低;右侧侧风将使弹体向右侧滑,左侧侧风将使弹体向左侧滑,对出膛后火箭飞行方位角产生影响;火箭飞行中还会随风漂移。使火箭不能进入云体有效部位播撒作业,影响作业效果,有时甚至超出安全射界,造成安全隐患。结合近几年的作业实践,提出参照BL-1A型火箭标准射角对应的弹道曲线,并根据地面和高低空风向风速情况,通过对发射仰角和方位角的调整来进行风修订,使调整后的发射角保证催化剂开始撒播时的火箭高度、方位满足预定作业要求,自毁点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4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间隔为3.5 h的高空风实况分析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差异,并利用WRF模式和火箭发射前3 h高空风建立火箭发射后0.5 h高空风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速、风向差异特征,与高度、季节及火箭发射前3 h平均高空风速有关。高空风最大风速偏差为-24.00~26.00 m·s-1,风速偏差在10 m·s-1以内达三分之二,且主要出现在对流层中高层[6.5 km,11.5 km)高度内;最大风向绝对偏差范围为10.00°~180°,主要集中在[30°,60°)范围及对流层中低层[1.5 km,6.5 km)高度内。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速平均绝对偏差随火箭发射前3 h高空风速平均值增大呈增大趋势,风速相对误差绝对值和风向绝对偏差则表现为减小趋势,说明高空风强时,风向不易发生短时变化;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差异随季节变化与高空风的季节特征有关。利用火箭发射后0.5 h高空风预报模型,有助于降低火箭飞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谢祥明 《气象》1983,9(7):29-29
利用煤油处理球皮,目的是提高球炸高度,但由于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其效果也有所差异。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利用煤油改变球形”的方法,对于提高球炸高度,效果尤为明显。杭州用此法在1979—1981年连续30个月的212次施放中,平均球炸高度达28,044米,上海用此法,1981年4—6月的球炸高度比未用此法的1980年同期平均提高了3,110米,安徽省自1982年6月开始用此法,6—8月全省平均施放高度比1981年提高了4,243米。实践表明,用此法提高球炸高度是行之有效的。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火箭人工增雨流动作业技术与业务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斌  张殿刚  张靖萱  赵繁盛  濮文耀  赵雅轩 《气象》2014,40(10):1271-1278
文章通过统计和分析大连地区1975—2004年30年过程降水≥5 mm的40个天气样本资料,总结了主要降水形势为大槽型、中纬度系统型、北涡型和南涡型4种类型;同时分析了2003年6—10月过程降水在5 mm以上的22个多普勒雷达观测个例,总结得出大连地区主要降水云系为层状云和积层混合云,且积层混合云多于层状云,表明大连地区更适宜开展火箭增雨作业,进而统计和建立了火箭增雨的雷达作业预警、决策判别指标模型;并研究了通过自然降水落区与社会需水综合分析确定作业区域的技术方法;根据雷达预警判别指标权重分析,侧重研究了作业车辆适时调度技术方案及业务流程,为火箭人工增雨科学、高效作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第23太阳周的太阳高能粒子、米波段和DH波段Ⅱ型射电暴的爆发时间和高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产生后,先后爆发米波、DH波Ⅱ型射电暴和高能粒子事件,它们爆发的高度也由低到高。米波、DH波Ⅱ型射电暴的爆发时间和高度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否发生并无明显关系,但伴随米波段和DH波段Ⅱ型射电暴的CME有更高的产生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气象》1977,3(2):4-6
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县积极开展大面积试种杂交水稻。1976年种杂交水稻8万多亩。其中有7万多亩分布在海拔290—1500米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一个海拔高低相差1200米的栽培网。去年收割结果,杂交中稻普遍获得较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20.
高炮、火箭人影催化作业云层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碘化银的成核机理、高炮火箭撒播特点以及对不同类型云的特征分析,确定了使用高炮、火箭进行人影作业时云顶温度和人工增雨炮弹炸点及火箭播撒催化起点的温度:作业催化云层的云顶温度应处于-10~-24℃,最适宜为-15~-20℃;对层状云进行播撒催化,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在-10~-15℃温度层,用火箭进行播撒作业时,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10℃温度层;对积状云进行催化作业,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选在-4~-10℃温度层,火箭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4℃温度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