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湖南东南部汝城地区震旦系层序,厘定了区内震旦系各组的划分、对比标志,并首次提出该区内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沉积。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系中的含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邻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湖南东南部汝域地区震旦系层序,厘定了区内震旦系各组的划分、对比标志,并首次提出该区的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沉积。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系中的含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邻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  相似文献   

3.
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唐晓珊 《湖南地质》1994,13(3):129-136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湘东南地区震旦系新层序,厘定了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的含义及其划分、对比标志。认为该浊积碎屑岩系中的两套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湘中、湘西乃至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同时指出孩区有板溪期的沉积,并建立了青白口系大江边组。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震活跃期的观点,综合层序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等,对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对徐淮地区一些构造岩片的重叠衔接提出了质疑。重新厘订了徐淮地区震旦系各岩石地层组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张志  薛重生 《地球科学》1997,22(4):357-361
提出了遥感图像多级识别,逐步分解,区域对比的影像岩石地层划分方法;运用该方法将系东昆仑造山带岩石地层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单元和两个混杂岩带,各单元(带)之间影像岩石地层进一步划分方法各异,建立了相应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6.
江西北部前震旦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北部前震旦系地层的划分对比问题,争论颇久。已验收通过的1:20万区测报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前对区内存在的重要标志层和巨型韧性剪切带未能确立与识别,对巨厚的浊积岩未用成因概念进行分类描述,影响了地层的正确划分与对比。近年来,基于找矿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立专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马尔柯夫概型分析和阶梯函数分析方法,研究老变质岩地区的构造和地层对比的一些成果。矿区地质简述及其存在问题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建欧群大岭组和麻源组。大岭组:在矿区未详细划分,统归一个岩性段,以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和变粒岩为主,厚度2000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多重地层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对分布在甘肃省西秦岭南部的海相泥盆系,重新进行了划分。从中分出震旦系(三个地层单位),泥盆系划分了下、中、上三统9个岩组(群)、4个岩段。其中下泥盆统又划分南北两个相区。通过生物地层学研究对泥盆系建立若干个生物组合带,进行了年代地层(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9.
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润 《吉林地质》1995,14(4):1-15
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集安群,老岭群),在近年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构造为纲,通过对构造变形的调查研究和构造解析,在澄清区域构造形成的基础上,依据变新方向和指标新标志,在正确恢复地层层序的前提下,遵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原则,为形中的不同和岩石组合和沉积环境的差异,经反复分析对比,重新厘定为两个岩群,八个岩组。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崤山地区晚太古代基底变质岩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积贤 《河南地质》1998,16(2):106-113
小秦岭、崤山地区第二轮1:5万区调查明,两地区晚太古代基底变质岩系均包括变质表壳岩系和变质花岗岩系。据此划分了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岩石单位。根据其间的层序、时序关系,建立了各自统一的地层-岩石柱,拟出了新的划分对比方案。指出小秦岭地区观音堂组与崤山地区扬寺沟岩组是一次沉积事件的产物,应属同一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可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位。根据接触关系,将小秦岭地区呈异岩不整合伏于观音堂组之下的变质花  相似文献   

11.
对发育于福建建瓯市迪口镇竹洲村的"竹洲砾岩"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该砾岩既不是前震旦系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底部砾岩,也不是构造砾岩,而是相当于晚三叠世大坑组(T3d)层位的底砾岩,不整合沉积在前震旦系迪口组之上.这一发现对深化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是一个完整的浊积扇体。其中计林组具有远源缺底的浊积序列、水下流动构造甚为发育、古流向单一、紫红色与灰绿色交互等特点,为外扇沉积标志。加强对计林组外扇沉积作用研究,可以大大深化赣北前震旦纪基础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浙西松木坞群的解体—同位素定年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伯根  唐红峰 《地质论评》1995,41(5):457-462
松木坞群是浙西前晨旦纪重要地层单元,其上部主要为玄武岩-流纹岩组合,中、上部主要为灰紫色、灰绿色滨海砂屑岩。现对其上部酸性火山岩中的单颗粒锆石测得U-Pb同位素年龄值827Ma和809Ma,由此确定它相当于杭州萧山地区的上墅组火山-沉积岩单元。  相似文献   

14.
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岭地区是我国很重要的铀矿产地,该区是否存在前震旦纪基底一直的是研究的热点。本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的存在,详细论述了前震旦纪基底地层——寻乌岩组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寻乌岩组成岩环境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为南岭地区富大铀矿的寻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闽北浦城地区晋宁期小串花岗片麻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4,13(4):227-234
闽北浦城地区广泛发育前震旦系麻源群变质岩,其内发现条带状花岗片麻岩,前人将其划归混合岩化变质地层,本文将其作为独立地质体详细论述其宏观及微观地质特征,确定其为花岗质正片麻岩,属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产物,并正式命名为小串花岗片麻岩,时代属晋宁期。它为研究我省晋宁运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浙北双溪坞群的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双溪坞群的岩层对比和构造分析,认为本区的双溪坞群与上覆地层间在构造样式上的存在着较大差异。双溪坞群的章村组和北组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为同一火山放心回的产物。神功运动使早期形成的双溪坞群褶皱造山,开怀 竖线型平臣褶皱构造,并受后期构造的叠加改造,形成轴向北东的叠加褶皱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锌矿床为一个产于前震旦系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受穹隆内发育的环状滑脱构造系统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氢氧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成矿热液是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流体。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岩浆热事件相对应。黑牛洞矿床为中高温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章泽军等曾就华南前震旦纪浅变质岩区填图中存在的问题与填图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此为基础,针对华南前震旦纪浅变质岩变质浅、变形强的特殊性,从总体调研程序与内容、踏勘设计过程中的要点以及填图过程中如何把握宏观信息与宏观控制、成图过程中的综合分析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作为对浅变质岩区填图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月照-琵琶寺地区的变质火山岩出露于甘肃武都县境内,夹在泥盆系和前震旦碧口群地层之间.按地球化学分类,火山岩可划分为双峰式和碱性两个系列.双峰式火山岩系由低K富Na拉斑玄武岩和酸性英安岩、流纹岩组成.该玄武岩具有类似MORB的微量元素特征,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但富Th贫Nb显示其受到陆壳混染的影响.该套火山岩总体特征指示其为大陆裂谷向成熟洋盆转化阶段的产物,从而推测本区火山岩可能为勉略古洋盆西延的分支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包括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在内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信息。这里仅以华南浅变质岩区为例,分析其起制约作用的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与成因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科学处理的方法,由此构成浅变质岩区填图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