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药大火草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大火草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宁泌泰胶囊和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EPS)白细胞(WBC)计数变化。结果:2组NIH-CP-SI评分、WB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壮药大火草保留灌肠治疗CP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EPS的WBC计数,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及直肠给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WBC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4.25%(82/87)、56.32%(49/87),对照组分别为81.61%(71/87)、34.48%(30/8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NIH-CPSI积分、WBC及卵磷脂小体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腺汤口服配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血瘀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前列腺炎血瘀湿热证患者11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腺汤口服配合直肠给药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治愈率为51.72%(30/58),对照组分别为74.14%(43/58)、37.93%(22/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NIH-CPSI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汤口服配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3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型CP患者3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 例。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P症状积分评分表(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评估其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12/15),高于对照组的53.33%(8/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CPSI、IPSS、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联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3型CP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汤对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梅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汤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痹愈汤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口服活络消痛胶囊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口服腰痹愈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的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L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腰痹愈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但2组分别只有44、45例完成观察)。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积重程度积分(Mayo积分)、内镜下肠黏膜病变程度评分(Baron评分)、黏膜损伤程度(Geboes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积分、内镜Baron评分及Geboe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多,且治疗组减少、增多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显著改善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肠黏膜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贴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三伏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 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单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联合组脱落3 例,中药组脱落4 例,对照组脱落1 例,最终纳入97 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88%(31/32),中药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64.71%(22/34),3组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医证候和PSQI评分方面,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效果优于单用加味温胆汤及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骨宝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 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例。对照组给予PVP联合碳酸钙D3片口服、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骨宝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ODI)评分、骨密度(BMD)和伤椎椎体高度。结果:治疗后随访的3个月中,2组各有5 例患者脱落,最终各纳入60 例患者。2组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BMD T值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3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骨宝汤联合PV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不仅能提高骨密度水平,还可改善伤椎椎体高度,缓解腰背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远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风汤治疗瘀血型慢性偏头痛(CM)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 例瘀血型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头风汤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36/40),对照组为67.50%(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风汤治疗瘀血型CM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状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结合口服加味金水六君煎及穴位贴敷治疗肺肾气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 例肺肾气虚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味金水六君煎及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20/22),对照组为68.18%(15/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CAT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肾气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膝关节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协会(K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0%(32/36),对照组为66.67%(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Lysholm、KSS、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膝关节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CP较单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VAS、Lysholm、KSS、WOMAC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牵引、理疗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血痹汤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改善,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VAS评分、腰椎活动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内服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采用加味四妙汤内服、芙黄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为(13.42±5.31)d,对照组为(22.36±7.7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内服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