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对贺兰山群的变形构造与变质岩组构特征,以及它们形成序次的综合分析,提出该群存在以下三种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韧性剪切带:(1)前变质(21亿年以前)中浅层次(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变余鞘褶带;(2)同变质(21~18亿年)中深层欢(高角闪岩相)韧性剪切-强面理带;(3)后变质(18亿年以后)中浅层次(低角闪岩-绿片岩相)韧性剪切-糜棱岩带。以上三种剪切带揭示了华北地台西缘古老基底,在元古宙时期构造演化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冀北丰宁—隆化深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和演化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宁-隆化深断裂带系内蒙地轴南缘东南向大断裂的一部分,表现为一条复杂的构造-岩浆岩带,在漫长的物质历史时期中,先后经历了五台末期角闪岩相韧性逆冲、吕梁晚期绿片岩相脆-韧性斜冲、海西晚期绿片岩相韧-脆性斜冲及燕山中期脆性断裂活动等骤变阶段。深断裂带的演化特点为:垂向上由深层次→中层次→浅层次→表层次发展;构造变形则从固态流动变形向脆-韧性剪切变形、韧-脆性剪切变形到脆性变形演化。  相似文献   

3.
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一个复杂而强烈的构造变形带,其特征表现为4个变形期次。由于韧性剪切──区域动力作用,使变质程度明显高于剪切带两侧的区域埋深变质,变质特征表现在葡萄石-绿纤石相经韧性变形作用后,形成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体现出前进变质作用的特点──矿物普遍细粒化,并发生动态重结晶,这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为金的富集成矿提供了可靠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大青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青山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中发育三种不同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第一种为高温(相当于麻粒岩相级)逆冲型,第二种为中温(相当于角闪岩相级)伸展型,第三种为低温(相当于绿片岩相级)近走滑型。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作用演化反映了地壳深部高级变质杂岩在隆升过程中的主要再造特征。  相似文献   

5.
邱殿明  俞保祥  徐仲元 《世界地质》2000,19(4):329-333,341
吉林省辉南地区韧性剪切带岩石变形特征复杂多样。通过对剪切带内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和变形环境的分析,认为本区韧性剪切带发育在地壳浅层次的低温低压环境,为逆冲推覆韧性变形,其变形变质作用相当于低绿片岩相,具有独特的构造组合和岩石变形特征,差异应力值为45-54MPa,剪切位移量约为12.5km,形成时间为中元古宙。  相似文献   

6.
江西大背坞地区浅变质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柏林  沈庭沅 《现代地质》1998,12(3):311-317,T001
浅变质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不同于长英质岩石中的韧性剪切带。以江西大背坞地区为例,阐述了在浅变质碎屑岩中鉴别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提出这种变形的构造岩的分类方案,同时对大背坞地区韧性剪切带进行应变测量和剪切位移估算,最后在岩石组构特征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这种韧性变形机制是粒间滑动和粒内变形,其形成深度5~8km、温度250~350℃、压力010~020GPa,是一种发育在地壳浅层次的低温低压条件下的韧性变形,其变形变质作用相当于低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7.
长乐-南澳构造带变质变形期次划分及时代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建基 《福建地质》2011,30(3):189-199
长乐-南澳构造带中发育有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及早白垩世等3个不同时期的变质变形侵入岩。不同期次侵入岩具有不同的变质变形特征。根据糜棱岩的空间分布、糜棱叶理的切割关系等,表明构造带在中生代发生了3期韧性剪切变形及相关的动力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右行-推覆韧性剪切,具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构造层次长石相...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中段茂汶-汶川韧性剪切带中可见到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古生界,该地的巴罗型中压变质相相当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中的地壳的绿泥石带,构成了北东-南西向的茂汶-汶川变质带。雪隆包花岗岩体正位于该变质带的中心部位。三次韧性变形作用造就了印支褶皱带,并在三叠纪末期形成了松潘-甘孜褶皱带。  相似文献   

9.
秋格时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和应变测量与显微构造分析方法,研究了秋格明塔什-黄山声望生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建立了其变形序列。该带依次经历了:(1)中深部构造层次的紧闭同斜褶皱作用;(2)中深部构造层次的顺层(片)韧性剪切变形;(3)中部构造层次的右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4)中浅构造层次的膝折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具明显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区域重、磁异常变化特征。韧性剪切引起的变质作用表现为强应力下的岩石变质、变形,变质相序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类型为千枚岩、片岩、变粒岩、糜棱岩及糜校岩化的岩石。韧性剪切变形和塑性流动形成的面理、线理、招皱、韧性断裂等构造形迹十分明显,构成一条东百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20~30km的狭长线形构造带(强应变带);它经历了多期次、多种构造作用交替叠加的变化过程,按性质分类属大型平移断裂系统。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重要的金矿、铜镍矿床及稀有金属等矿产,是新疆东部有重要找矿意义的成矿带。  相似文献   

11.
纪春华 《吉林地质》2001,20(2):18-22
大蒲河地区地处龙岗地块北缘活动带内,发育四条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总体呈北西向平行带状展布,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发育在不同的地质体中。其运动学特征以左旋斜滑为主,兼有左旋斜冲和右旋斜冲特征,均为地壳中部层次绿片岩相条件下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与NE向剪切变形作用。以上三期地质事件均表现为变形作用滞后于变质作用,每期都具有不同矿物组合、不同方向和规模的韧性剪切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13.
鲁西尚河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于鲁西隆起区尼山凸起内的尚河韧性剪切带,其韧性变形在不同阶段主导变形机制不同:初期的变形机制以晶格错位和显微破裂为主;中期以韧性流动、物质扩散迁移为主;晚期以晶质塑性变形和颗粒边界滑动为主。在剪切带的发育过程中,岩石的物质成分和体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构造岩的矿物组合和形变特征判断,该剪切带具右行走滑性质,其剪切位移量为1048m。尚河韧性剪切带变质变形温度较低,属绿片岩相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  相似文献   

15.
小秦岭东部控矿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刚锋 《河南地质》1997,15(2):108-115,T001
根据大量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小秦岭东部控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依据应力矿物塑性有的差异,区内出露早期、晚期脆性性控矿剪切带及韧脆性矿剪切带;(2)早期脆韧空矿剪切带形成温度高于500℃,古应力值大于100MPa,剪工凤右行逆冲主为,变质作用达高绿片岩相;(3)晚期脆韧性控矿剪切带生成温度低于500℃,古应力值在70-50MPa之间,既有右行剪切,又有左行剪切,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野外地南调查表明,在内蒙古阿里河地区前石炭系变质岩系及早华力西期侵入体中发育一系列大型韧性剪切带。呈NE-NNE向延展,倾向南东。变形岩石显微构造及矿物组合特征表明,韧性剪切带具有二个世代发育历史;早期韧性变形作用属低角闪岩相环境;晚期伴随古生代在陆边缘俯冲磁撞造山作用的经历了绿片岩相剪切变形。剪切带中不同尺度运动学标志,表明韧性剪切方向均为由SE往NW的逆冲型。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改造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7.
在五台山早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中存在两种类型韧性剪切带,即逆冲型和伸展型剪切带。除变质程度不同外,南部和北部构造片体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与中部构造片体中的绿片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具有相同的变形特征,它们形成于同一变形过程中,是造山作用早期地壳拼合阶段的产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在整个造山带都有分布,与造山作用晚期显著增厚的地壳发生大规模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五台山早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中存在的两种类型韧性剪切带,即逆冲型和伸展型剪切带。除变质程度不同外,南部和北部构造片体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与中部构造片体中的绿片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具有相同的变形特征,它们形成于同一变形过程,是造山作用早期地壳拼合阶段的产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在整个造山带都有分布,与造山作用晚期显著增厚的地壳发生大规模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4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出露宽度约25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浅层次剪切带发育;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构造带北缘韧/脆性剪切带宽度大,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存在寻找国外类似大型金矿床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