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系统作为市系统平台下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的探索和尝试,应用每天欧洲中心500hPa高度场0-72小时格点资料,实时自动计算谐谱物理量,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绘制各类图表;根据谐谱分析原理和预报员经验,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5天以上中期天气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2.
1前言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尤其是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分析预报中,有些物理量是十分重要的,如: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各种能量场等。这些物理量可使预报人员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各阶段物理量的三度空间结构,了解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机理,从而在提高对这类天气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水平。因此物理量场的分析及预报也是天气分析预报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工具。Micaps系统为预报人员提供了这方面分析应用的较好环境。在Micaps下的physic中共有16…  相似文献   

3.
利用Micaps提供的常规探测资料,通过分析各层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得出此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是热带辐合带和地面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西南急流的加强为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不稳定能量堆积有利强降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徐晓亮  孙正 《气象》2001,27(9):56-56
Micaps是当前预报员主要的工作平台 ,已广泛应用在日常业务中。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开发和本地化 ,并应用独特的编程技术 ,将 Micaps结合进海洋气象系统中 ,利用其强大的资料检索和分析功能、标准化的气象符号以及准确的经纬度定位等功能 ,制作青岛远海、近海、港口等区域的海区天气预报。1  Micaps的独特运用( 1 )利用 Windows 的 API 函数将Micaps内置于整个海洋系统中 ,可以直接运行在系统界面里。 Micaps既可以随着系统的启动自动运行 ,也能随着系统的关闭自动退出。( 2 )现有版本的 Micaps没有提供直接将Micaps窗口显示的内…  相似文献   

5.
该系统与Micaps工作平台设置接口,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图表工具和信息,对数值预报(NWP)形势场进行逐日反查分析比较,归纳出一些与临汾地区出现好雨相关好的形势场。对这些(NWP)形势场与08时实时资料形势场对应分析,确定高空环流型、低层影响系统及各层预报指标;分析各层物理量场分布特征、卫星云图的不同种类云系结构演变规律等建立模型。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效果良好,提高了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Micaps探空资料实现Tlnp图的自动绘制,并利用探空资料实现Tlnp图的二次开发,从而达到利用Tlnp图预测冰雹天气,对人工防雹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的目的;利用Tlnp图进行飞机人工增雨积冰分析以及环境大气的水汽含量分析,为飞机人工增雨提供有效的指挥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北冷涡南落型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5-2008年4-6月Micaps资料,查找500 hPa东北有冷涡,500 hPa和700 hPa江苏境内为大片的西北气流,当天午后到夜里出现强对流天气的若干典型个例,借助Micaps系统通过对一些个例的物理量资料分析,得出它们共同的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机理;同时还分析得出诊断该类对流天气的不太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和较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并分析个例的大气探空层结曲线,得出它们的对流层结与其它类型的区别,并剖析它们的一日转变情况;同时用Q矢量锋生函数方法分析,发现低层强锋生区域与强对流天气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锋生函数正值中心区域常出现个别站龙卷或大范围冰雹.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型计算机在预报工作中的不断应用,利用微机自动点绘有关图表已成为可能。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利用 APPLEⅡ微型机自动点绘 T—1nP 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在微机显示器上快速作出 T—1nP 图,同时绘出层结曲线,通过打印机进行拷贝,并打印出有关物理量。一、作图方案讨论APPLEⅡ微型机采用的图形绘制方式  相似文献   

9.
冯志娴 《气象》1986,12(12):21-24
一般认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大气层结是潜在不稳定的,有相当大的不稳定能量;其二是有触发机制存在,能使潜在不稳定能量转化为对流动能。因此,确定大气层结是否潜在不稳定,并进一步计算出潜在不稳定能量的大小,将有助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可以有多种方法计算大气层结潜在不稳定能量,例如T-lnP图解法与比能廓线法等,但具体操作是人工绘制的。近年来,随着微机在气象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天气诊断方面利用微机代替手工  相似文献   

10.
段修荣  刘菊 《四川气象》2002,22(4):17-18
本文在Micap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等几方面对“8.09”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T213和Hlafs对暴雨形成的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Micap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等几方面对"8.09"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T213和Hlafs对暴雨形成的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引言 T-LNP分析图是一种预报对流性天气(如:系统性雷暴、冰雹、暴雨、雷雨大风、热雷暴等)的重要工具,在许多对流性天气分析文章中,都得到了运用。我们利用TUBOR C进行了TLNP图自动分析绘制的程序设计开发,通过进网获取探空资料后,可直接显示在预报员的工作站上,图像直观、清晰。另外,除可用上述探空曲线对大气层结稳定度作定性分析外,系统还求算了特征高度和稳定度指标等,以供预报时用之。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数据库基础上,根据Micaps系统数据管理的方式,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用VB语言将区域自动站资料转化为Micaps数据格式文件,从而实现了包括要素填图、等值线绘制功能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在Micaps系统中显示。系统设计了自动和手动2种运行方式,方便进行实时资料与历史资料调阅分析。通过这项技术能将区域自动站采集到的加密气象观测数据应用到天气预报业务中,为分析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华云峰 《浙江气象》2006,27(1):5-8,F0003
利用MICAPS系统的实况资料和T213、日本GPV和日本传真图数值预报资料,对2004年12月28日金华出现的暴雪进行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揭示了造成该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700hPa的切变线和500hPa的高空低槽;槽前的西南气流以及700hPa的低空急流为暴雪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能量和水汽;北方冷空气南下是暴雪产生的触发机制,同时保障了暴雪形成所需的温度条件。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无论对降水量级、降水区域还是对降水和温度演变的预报对预报员来说都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探讨及其业务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以及一个数值预报释用系统的建立。该系统具有检索国内外各类数值预报形势场及物理量场、500 hPa西风环流指数演变、单站高低层物理量表、数值产品误差和预报能力比较、调阅各类传真图、多维图形显示等功能,为预报员在分析制作预报中提供了更多更实用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李延香  徐传玉  滕俏斌 《气象》1997,23(11):22-26
华北地区区域性暴雨综合预报技术是以HLAFS数值降水预报产品为基础,以物理量诊断为主要依据,综合使用上卫星云图,常规气象资料和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等众多信息逐步订正,以人机结合方式制作华北地区区域性暴雨预报的技术。实验表明,该技术对华北暴雨有较好的判断和预报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基本上模拟预报员的预报思维和业务流程制作暴雨预报1,系统分段执行,透明度大,便于改进,也有利于预报员了解暴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3日一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几方面分析了2008年6月3日下午郑州新郑机场遭遇的一场历年少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形成于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旺盛的暖湿辐合上升气流提供了对流暴发的动力和水汽条件,中层相对较干的暖层结有利于积聚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层冷空气的入侵是对流暴发的触发机制.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揭示了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移向和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08—08—15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贵州气象》2009,33(5):24-26
采用Micaps第四类数据格式中的Physic实况资料,使用Micaps剖面绘图工具绘制各种图表,并应用统计分析及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8—08—15贵州大暴雨天气中强降水附近站点贵阳站各个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复杂天气背景下的中尺度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得出有预报意义的特征,为今后的暴雨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94·6”大暴雨的逐日水汽输送,大气层结稳定度、大气能量等方面的9个物理量进行计算分析,发现这次大暴雨过程对应的大气层结随着降水过程的开始、维持、结束而由中性或弱的不稳定到不稳定最后处于稳定,水汽通量大,水汽饱和层很厚,大气能量充沛;地面静止锋稳定少动,本地区为辐合上升气流控制,造成了持续稳定,强度大,范围大的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天气形势图、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资料,对西宁地区2012年7月29-30日出现的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区域性大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是巴湖低槽分裂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部地区交汇;前期低层大量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及不稳定层结满足了大到暴雨天气的基本条件,大范围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厚的水汽辐合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