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3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上报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助力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的专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作出批示,对北京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应用工作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全国各省市国情监测部门借鉴北京经验,主动开展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以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编制而成,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的基本市情。结合《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编制,详细介绍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当前数字制图环境下编制地理国情专题地图集在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以及图集设计与编制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北京测绘》2015,(2):155
<正>2013年-2015年,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北京市在所辖的14个区、2个县以及其他市管辖区域幵展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本次普査是北京市首次开展的针对地理国情、地理市情的全面普查活动,是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头号工程,也是提高地理国情、地理市情信息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能力的重要途径。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由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市情普查数据成果以优良率100%、批成果91.2分的分数通过该中心的省级质量验收。自此,这项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总投入超过600人次、累计超过300000个工日的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市)情普查数据获取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标志着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作为本次普查的主要承担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国家第二批试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经过3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任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这是我国首次全面准确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按照张高丽副总理"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指示精神,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普查工作的同时创新组织开展了京津冀地区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首都经济圈城市空间布局、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管理、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等100多项地理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期间,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团队在"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发展战略引领下,在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领导小组的正确指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继承发扬"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始终遵循"优质、安全、节俭、服务、创新、协作"的原则,在普查和监测全过程中,坚持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奋发有  相似文献   

7.
杨伯钢  王淼 《北京测绘》2015,(1):1-4,10
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的背景,介绍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范围、任务、普查对象、普查内容,对普查技术路线、各作业方法和普查成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普查成果及其监测成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地理国情普查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北京市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全国第二批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承担单位,选取北京市的西城区作为北京市普查试点的区域,全面开展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并探索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总体技术路线,摸索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总结普查试点的经验,为后续全面铺开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未雨绸缪。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和背景,接着详细介绍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总的技术路线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开展普查试点存在的困难以及相关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重要的采集依据,关系着整个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本文通过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的实际经验对采集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决定于2013~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按要求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文结合本省实际,从普查经费保障、资金使用管理,促进共建共享等方面,就促进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普查成果效益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健  闵宝琨 《东北测绘》2014,(6):10-11,20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决定于2013~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按要求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文结合本省实际,从普查经费保障、资金使用管理,促进共建共享等方面,就促进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普查成果效益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伯钢  虞欣 《测绘科学》2014,39(12):47-50
根据国务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以北京市西城区作为试点区域进行了试点工作,在此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编制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为了验证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又在房山区部分区域进行了试生产,在此次试生产中,重点在于北京市增加的地理市情等内容,根据试生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文章主要阐述了北京市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偏重于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北京市地理市情的相关内容以及对整个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分析了开展此项工作存在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工作量及花费巨大的工程,仍在进行中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其目的在于摸清国情家底,并将成果应用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本文结合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区域的工作经验,对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可行性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并就进一步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鹏 《东北测绘》2014,(6):192-194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控制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至关重要。笔者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情普查相关技术规程,在充分考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生产、质量控制、成果特征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多年的质量检查经验,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全国第二批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承担单位,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北京市普查试点的区域,全面开展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并探索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总体技术路线,摸索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总结普查试点的经验,为后续全面铺开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未雨绸缪。本文首先简单阐述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和背景,接着详细介绍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总的技术路线及相关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开展普查试点存在的困难以及相关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结合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影响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形成了面向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如何提高地理国情普查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一个全新项目,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内容新。如何做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使技术管理服务于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是当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2014年3月27日,山西省召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动员誓师大会,标志着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铺开。山西省此项工作怎样开展,现阶段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强指导.统筹推进,组织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今年伊始,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按计划按时间节点如期推进。2月,张高丽副总理签发《关于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及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3月,国普办召开了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会议,国普办与各省(区、市)对接了2014年普查工作计划,明确了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时间表、路线图。同时,向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报告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进展情况,国务院副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全面准确地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支撑宏观决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具有历史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任务、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主要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初步探索了江苏省地理国情普查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