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北冰洋航路是未来全球航运的重点开拓领域,海冰运动对北冰洋航路开发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FY-3/MERSI)数据的特点和优势,研究北冰洋流冰自动提取和运动跟踪的方法。首先在分析流冰灰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分区域阈值分割与梯度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块状流冰提取,然后根据块状流冰的多种几何特征匹配同名流冰并计算其运动速度。应用这种方法跟踪2011年6月弗雷姆海峡流冰运动,跟踪结果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极地网格化日均海冰运动矢量整体趋势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获取各块流冰实际运动速度,可以有效弥补网格化海冰运动平均速度场分布和细节的不足,为北冰洋航路开发提供更详细的流冰运动信息。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合理的撞击模型,建立了水面运动船只低速撞击埋置框架结构的传递矩阵-节点耦合矩阵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可模拟船只与结构在撞击过程中的短暂脱离,并分析撞击力时程曲线和整个撞击系统的动力响应。与有限元方法的比较验证了结构传递矩阵-节点耦合矩阵动力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不同于规范计算方法,分析发现撞击过程中的最大撞击力不仅与船只的初始动能有关,还受船只与结构间的接触刚度及结构的自身刚度影响,这两种刚度越大,则最大撞击力也越大,撞击持续时间则越短,而撞击力时程曲线的振荡越明显,甚至在船只撞击结构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可能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峰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87-1992年度渤、黄海海冰调查及NOAA卫星资料,经过计算、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般年份(常年)辽东湾海冰的分布规律,其流冰最大外缘线与湾形相似。同时表明:辽东湾的流冰运动受控于潮流,呈东北-西南向的往复运动,风使流水沿风向作水平位移,余流对流冰运动有微弱影响。  相似文献   

4.
雷达测冰实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监测辽东湾东北部海面和营口新港近岸的流冰,我们于1981年12月至1982年3月初在鲅鱼圈进行了岸边雷达测冰工作。  相似文献   

5.
该项工作使用海冰动力模式对黄、渤海海冰厚度、密集度、漂流速度和流冰外缘线进行了模拟和试报。试报结果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渤海冰情,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为充分发挥预报的作用,进一步满足不同形式作业的要求,本文首次尝试用计算的网格点上冰情的时间变化提供定点定时冰情预报图。这种预报针对性强,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型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某一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受到大吨位起重铺管船的碰撞进行了详细的非线性数值动力模拟。采用非线性弹簧来模拟受损构件的凹陷特性,计算分析了船舶侧向撞击导管架平台结构在不同的碰撞接触时间下的构件损伤情况,与实际结构损伤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反演计算分析了船舶以不同的速度与平台发生碰撞,得到了不同的碰撞接触时间和最大撞击力,以及导管架平台结构主要节点的应力、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可以确定受到撞击后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和管节点的损伤程度,对提出合理可行的修理加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的布置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渤海冰情航空遥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碧兰 《海洋预报》1991,8(2):10-21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海冰航空遥感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经过五年的高空和地面试验、研究及应用,初步形成了包括航空遥感海冰监测系统、测冰航线设计、海冰地面定标分析、航空遥感测冰航线设计、海冰地面定标分析、航空遥感测冰资料地面处理在内的航空遥感测体技术系统并得到应用。该系统具有监测和分析海冰类型、流冰密集度、冰块大小、流冰范围、海冰厚度、冰脊分布和海冰温度等参数的能力。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测一年冰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达到了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浮托安装法,是相对于传统吊装法的一种新型海洋平台安装方法,具有起重能力大、作业周期短、安装费用低、适用范围广、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海上大型平台组块的安装问题。为了研究横荡护舷对浮托安装的影响,首先对海洋平台浮托安装中的护舷装置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某工程实例应用AQW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模型验证。从时域方面对就位状态下的浮托模型进行了耦合动力分析,研究了横荡护舷参数对驳船运动和撞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横荡护舷可以有效地减小驳船运动和撞击力,其限位和缓冲作用与护舷尺寸及护舷刚度均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浮托安装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肖贻昌 《海洋科学》1987,11(3):71-71
海冰藻类常常是流冰的一个重要组分。近年,南极冰藻的生态学及其在南大洋总生产力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有关学科的渗透和新技术的引用,南极冰藻的调查研究方法渐趋完善。本文简要地介绍已为西德等国公认和采用的南大洋威德尔海海冰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并结合美—苏威德尔海冰  相似文献   

11.
冰对结构的作用过程是典型的随机过程。本文在冰压力过程为平稳过程的假设下,从渤海海冰对平台桩腿作用的大量实测冰压力数据中,选取了21条冰屈曲破坏时的冰压力时程曲线,对它们进行谱分析后,得到了单点冰屈曲破坏的压力随机过程的谱密度,并确定了谱参数及其跟环境要素的关系,依据文献[1]中冰压力沿圆柱面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绕桩腿的冰压力随机场模型,并得到了作用于桩腿的总冰力随机过程及其谱密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平台结构冰激随机振动和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提供了荷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尚无人对冰力掩蔽效应进行专门研究。通过低温冰工程实验室内的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多桩柱结构在不同位置时桩柱间对冰力的掩蔽效应,探索了冰力掩蔽效应的机理和规律,得到了不同冰厚、不同桩柱直径、不同冰攻角、桩柱间不同位置时的冰力掩蔽系数。研究结果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Spectrum and self-excite characters are the two significant characters of the dynamics of sea ice. The spectrum character of sea ice is mainly shown by the spectrum of ice force. The spectrum character of the sea ice is its intrinsic attributes. When the spectrum of ice force from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ice and structure interaction ar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dynamic character of the structure must be eliminated. In this paper, the ice force spectrum at Bohai Bay and Liaodong Bay is evaluated from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responses of a single degree and a multi-degree freedom structure. The evaluated ice force spectrum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spectrum character of ice in the analysis of ice induced vibration.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海冰漂移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一个包含潮流作用的准定常海冰动力学模式,利用实测风资料和计算的潮流场对辽东湾中部的冰块漂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冰块漂移过程和实况基本一致。表明模式具有反映冰漂移过程动力特征的能力。通过对各动力因子的数值试验,说明引入潮流作用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各动力因子在冰漂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front pile-row on the ice force acting on the hack pile-row is studied by ice force model tests. In the tests, the front pile-row is designed to model jacket legs and the hack pile-row to model the water resisting pipe-phalanx within the jacket. The shielding factor for ice forc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spacing between the front and hack pile-row, ice attacking angle and the ratio of pile diameter to ice thickness, that influence the shielding effect on ice force.  相似文献   

16.
SHI  Qing-zeng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4):561-568
The effect of the cone spacing of a conieal structure on the ice force is studied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ice force reduction coefficien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ce forc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ones.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mode of the ice failure before the boundary of upward-downward bending cone (UDBC) is crushing. A conclusion can also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s that the ice force on the boundary of UDBC is by far less than that on a vertical pile with the same diameter. Moreover, the ice force frequencies on upright and inve-rted cones are obtained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 of the platform JZ20-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terna-tion of the ice force on UDBC can hardly induce resonance of platform JZ20-2.  相似文献   

17.
冰激振动及冰荷载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建峰  宋安等 《海洋工程》2001,19(4):34-39,45
回顾了解决海冰引起结构振动分析方法的要求,通过室内冰力模型试验得出了冰激振动的重要参数-冰力频率,幅值的特性。研究表明,在低冰速时,冰力频率与冰速对冰厚之比呈线性关系;高冰速时,冰力步与冰速对冰厚之比呈现恒定性,文章还根据试验数据以及统计分析,推荐了冰力幅值计算公式和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nction of Ice Force on Vertical Cylindrical Pil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lot of tests on ice forces on vertical cylindrical piles are conducted in the ice basin of ice laboratory in Tianjin University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e forces on fixed platforms in the Bohai Gulf. A function of ice forces is simplified on basis of test data, and the charateristics of the ice forces including the amplitude of the force and the breaking frequency of the ice sheet is detailed by use of the Fast-Fourier-Transfor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ce breaking frequency presen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atio of ice moving velocity to ice thickness at low velocities. At high velocities, the frequency remains consta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ice moving velocity to ice thickness. These conclusions are compared those published i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渤海导管架平台桩柱冰压力随机过程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进萍  段忠东 《海洋学报》1998,20(3):110-118
首先分析了冰压力随机过程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从而按冰的破坏形式将冰压力随机过程分为挤压破坏过程、屈曲破坏过程和弯曲破坏过程.从渤海海冰对平合桩柱作用大量实测冰压力曲线中选取37条典型的冰挤压破坏时程曲线,经谱分析确定了相应冰压力随机过程的谱密度及其谱参数;进一步经统计分析,建立了谱参数与冰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绕圆桩柱的冰压力随机场模型,并利用大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回归分析,确定了场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由此用冰压力随机场可以容易地确定圆桩柱的总冰压力随机过程及其谱密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测动冰力时程的海洋平台结构冰振反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冰激平台结构振动是影响渤海石油钻采平台冬季正常生产和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实测冰压力时程,对渤海辽东湾北部的JZ20-2MUQ平台结构进行了冰振反应分析,计算了不同设计冰厚、不同冰作用方向和标高及平台桩腿有无正倒锥体(一种破冰装置)的结构反应,探讨了正倒锥体对减轻冰力和结构反应的作用,发现了结构冰激振动的一些特征,为在该平台上实施振动控制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