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角域是描绘起伏地形的基本单元,通过角域叠加可以获得复杂纯地形产生的视电阻率异常,进而可以进行地形校正。将简单角域视电阻率畸变进行组合叠加得到复杂角域地形的视电阻率畸变,分析了组合叠加误差,并与ANSYS软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组合叠加获得复杂角域地形的视电阻率异常。最后给出了利用组合叠加法获得纯地形影响后应用比较法进行地形改正的模型算例;与水平地形时的结果对比表明,比较法可以削弱地形影响,突出局部地质体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电阻率法点电源二维地形改正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地形对电阻率法的影响,是提高电阻率法勘探效果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66年,我国开始应用保角变换法和基于保角变换原理的坐标网法居,线源二维地形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线源与实际应用的点源存在着差别。七十年代后,开始研究点源二维地形影响,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两类:(1)角域地  相似文献   

3.
点源场电阻率法二维地形改正的边界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界元法是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讨论了该法的基本原理。由于边界元法可降低数值模拟的空间维数,因而在地形改正中,边界元法与区域型解法(例如。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比较,该法具有基本方程组阶数低、输入数据少、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本文用解析法验证了角域地形上视电阻率数值解的正确性。实践表明:用边界元法获得的地形改正的视电阻率曲线突出了矿异常;点源场电阻率法2—D地形改正的边界元解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样条函数插值的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切割使电阻率法结果发生畸变,导致错误的解释,故有必要在推断解释之前对地形影响予以改正.我国早在60年代就系统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应用效果较好的是“比较法”.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地形影响,从而提高地质效果.这种地改方法,是将野外实测的视电阻率值逐点除以相应的地形异常:  相似文献   

5.
这里以对称四极装置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实现各种地形地电条件的时间域二维电阻率正演数值模拟,运用比值法原理提取地形响应参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电性条件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地形响应曲线,得到地形响应参数随地形与介质电阻率变化的一系列规律,并进一步完善了比值法地形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法观测易受到地形的影响,给资料解释造成困难。这里对数值计算中地面网格节点的立体角(ω)公式进行了严格地推导,利用边界单元法对三维直流电场的地形影响进行了计算并编写了程序。90°角域山脊地形算例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的电位及视电阻率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算法及程序的正确性。实例计算了3D山谷地形2D观测剖面的地形效应,当旁侧剖面与主剖面距离大于24m时,地形效应最大值小于5%。  相似文献   

7.
以往所采用的圆域扇形柱体近区地改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它们难于模拟复杂地形,因而精度较低。本文提出方域近区地改的多面体解析法,采用三角形拟合地形,地改域为方形,使计算精度大为提高,且计算易于实现。文中还给出了几个对比实例,说明本方法比圆域扇形近区地改的精度至少可提高10倍以上。该方法也可适用于中远区高精度地改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起伏地表对复电阻率法数据的影响,发展了起伏地表条件下复电阻率法2.5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经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对比表明,该模拟方法在计算精度上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几种常见纯地形异常的数值结果表明:起伏地形对复电阻率法数据的畸变特征与地形坡度大小以及地形分布范围有很强的相关性,坡度越大,地形影响越为剧烈;坡度角为45°的山脊地形、山谷地形和斜坡地形所引起的复电阻率法实分量异常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1.2倍、3.9倍和3.4倍,虚分量异常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3倍、2.2倍和2.1倍,振幅异常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1.2倍、3.9倍和3.4倍;而相位受地形影响非常微弱。这些工作为复电阻率法的地形改正和反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似点源电场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阻率测深或剖面法中,有用异常经常被地形异常所畸变,甚至被完全淹没。大量的理论工作和野外实践都说明,进行地形改正以削弱地形异常、突出矿体异常,可以大大地提高电阻率法的地质效果。目前的几种地形改正方法中,以比较法最简便,应用效果也较好。比较法是将野外实测曲线  相似文献   

10.
地形起伏下的三维反演问题是当前电阻率法研究的一个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实现起伏地形三维电阻率反演算法。该方法引入了加权正则化思想,显著降低了迭代时目标函数发散的问题,提高了反演稳定性。对比了两种消除反演中地形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直接带地形的电阻率法三维反演具有更好的分辨率,能有效地消除地形所造成的误差,但在起伏角度偏大,如河流、堤坝等接近垂直角度时,使用此方法会使得反演发散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此时采用基于地形校正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边界元法(BEM)是一种新的数值方法。由于该法可以降低所研究场问题的维数,因而边界元法较之域型法(FEM和FDM)具有应用简便、数据量少、计算快、精度高等优点。从而,用该法解决了域型法难以实现的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异常的计算问题。本文论述了用边界无法求解点源场地表水平和起伏下三维地电体位场问题的方法原理和数值处理技术,并给出了若干算例:导电球状矿体上视电阻率数值解与解析解结果;导电球状矿体上不同测线上视电阻率平剖曲线;三维山脊地形下导电椭球状矿体上视电阻率联剖曲线及其地形改正结果等。由本文内视电阻率的边界元法数值解与解析解结果对比的一致性和三维地形校正的显著效果,表明了边界元法是求解任意三维地电模型上位场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用该法实现了对任意三线地质体上空间位场计算,必将推动三维电法勘探工作的开展与深入研究,无疑会对提高电法勘探的地质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易于模拟复杂地形起伏和倾斜界面的非结构三角单元剖分网格,并利用对偶加权后验误差估计指导网格自动细化过程,实现了2.5维直流电阻率法自适应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实例模型分析中,分别计算了层状模型和垂直岩脉模型的直流电阻率响应,并与其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数值解精度很高,解的相对误差小于0.5%。最后,计算了起伏地形2.5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异常,并利用比较法进行了地形改正。地形改正结果与水平地形时的结果对比表明,比较法可以较好地消除地形影响,突出局部地质体异常。  相似文献   

13.
在金属矿电法勘探或工程、水文电法勘探中,复杂的地形往往使有用异常面目皆非。因而,在用电测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克服地形影响一直是重要问题之一。理论研究和大量野外实践都已充分征明,用比较法进行地形改正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地形干扰,突出有用异常,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法勘探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淑玲  孙鸿雁  林天亮 《物探与化探》2005,29(6):541-544,556
介绍了秦皇陵考古探测CSAMT视电阻率数据中的地形影响和采用不同校正方法进行校正的对比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说明,采用不同的地形校正方法,其解释结果会有很大区别,以此提醒人们对起伏地形资料进行解释时,应小心使用各种地形校正方法;同时展示出采用合适的校正方法对地形进行校正,可以明显压制CSAMT考古资料中地形影响,改进数据解释质量,说明地形校正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A landslide is on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that occur in Malaysia. In addition to the geological factor and the rain as triggering factor, top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elevation, slope angle, slope aspect, and curvature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auses of landslides.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in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nvolved the extraction of extra topographic factors. Previous landslide studies had identified only four of the topographic factors. However, eight new additional factor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y are general curvature, longitudinal curvature, tangential curvature, cross-section curvature, surface area, diagonal line leng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rugosity. At this stage, 13 factor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he second stage involved spec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The multilayer perceptron network and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were used to specify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Results were verified using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metho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76.07 % accuracy in predicting of landslides, with slope angle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le the tangential curvature has the leas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6.
山区地形复杂,遥感影像地形效应明显,易造成"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象,增大了遥感地质填图的难度.但前人对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质填图的地形校正模型讨论较少,特别是校正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时多缺少对应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校正结果易受地形异常影响.在Richter"山区"校正模型基础上引入地形抹平模型,提出"Smoothed山区"校正方法,并与另14种地形校正模型在GF-1、GF-2、SPOT6山区影像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Smoothed山区"校正模型在山区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校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模型,校正结果地形效应减弱,影像信息丰富不失真,并且直接获取地表反射率数据,可为进一步的遥感蚀变提取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该模型适用于复杂地形山区的遥感地质填图.   相似文献   

17.
COMSOL是一个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笔者尝试将其应用于大地电磁法的数值模拟,研究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本文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施加第一类边界条件,将地形起伏数字化为参数化曲面,导入COMSOL进行计算。在对COMSOL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频点所需内存以及自由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频点进行研究。将三维起伏地形的模拟结果与无地形起伏时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山谷、山峰地形对三维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发现在XY模式下,地形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大于相位,在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中能够清晰地看出起伏地形的轮廓,而在YX模式下,地形对相位的影响大于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最后,利用“比值法”进行地形校正,校正前由于起伏地形影响,在异常体附近会出现部分视电阻率数值跳跃现象,通过校正有效抑制了起伏地形对异常体附近视电阻率的影响,校正后的视电阻率曲线整体上移,并且异常体周围的视电阻率值也趋于背景场值,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阻率法地形改正及其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电阻率法二维、三维地形改正的边界元法.并且,举实例说明了其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边界单元法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地形改正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洪志  刘庆成  龚育龄 《物探与化探》2001,25(6):457-459,479
给出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地形改正的边界元数值解法及其探测地下煤气管道时进行二维地形改正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