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侏罗纪分会组织在联邦德国埃尔兰根(Erlangen)召开的侏罗纪地层国际讨论会(1984年9月1—8日),集中反映了当前国际上侏罗纪地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介绍通过会议了解到的一些学术动态,供国内从事侏罗纪地层工作的单位及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时 间3月14一18日4月24—29日! 地 点,,,...L~~——5月29—6月3日5月30—6月3日5月305月30—6月3日名 称獠是翥 f第一届非洲计算机运用与水资源国际会议杜伊斯堡(联邦德国)渥太华(加拿大)隆 德(瑞典)赫斯霍尔姆(丹麦)布达佩斯(匈牙利)6月6日一¨日l什絮徭铲6月13州口I黼6月】3日一20日6月20日一23日6月20一24日7月4日一8日8月2日一4日9月l 2日一16日加里福尼亚(美国)特隆赫姆(娜威)斯德哥尔摩(瑞典)城市地区的水文作用与水管理国际专题讨论会第6届水力资源协会(IWRA)水对世界发展国际会议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专题讨论会沿海地带沉…  相似文献   

3.
第38届国际煤岩会议于1985年9月23~28日在南斯拉夫杜勃罗夫聂克(Dubrovnik)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62名代表。其中联邦德国11人,英、美、法、澳、荷各四人,苏、波、比各3人,东道国南斯拉夫6人,其余为来自日本、巴西、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我国以客人身分(不属会员国)参加了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多、采取了全体大会的形式进行。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联邦德国著名大学海得堡大学于1984年11月26日正式授予我院教师蔡爱莉同志为德意志联邦德国国家一级科学博士.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和展览会于1989年 8月 22日-2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苏联、匈牙利、日本、新加坡、中国等17个国家和香港地区以及我国台湾省的代表近6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牙形石会议(ECOS)于1988年7月25日至28日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举行.会议由著名牙形石专家,国际地层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森根堡博物馆馆长齐格勒(W.Zieg-ler)教授主持.这次会议共有28个国家106位代表参加,是牙形石研究者的一次国际盛会.我国共有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学者出席ECOS会议人数最  相似文献   

7.
张良弼  肖庆辉 《地质论评》1991,37(5):468-470
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之一,也是一项高科学技术领域。它是继深海深钻计划之后,又一项将促进地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型多学科基础研究计划。联邦德国于1985年2月正式实施大陆超深钻(以下简称KTB计划),它是联邦德国80年代国家级十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1989年完成了先导孔,1990年9月主孔正式开钻,现正以每天20m的速度钻进,是世界上深钻工作很有特色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联邦德国马尔堡大学矿物学与结晶学研究所S.S.Hafner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邀请,于1987年9月19—22日再次访问贵阳,并应邀在全国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上做了题为“近年来矿物物理研究的某些进展”的报告。在回顾了矿物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Hafner教授主要讲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18届全体会议于1983年8月15日至27日在联邦德国汉堡市举行。这个国际学术组织包括大地测量,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地磁、气象、水文、大洋物理等七个协会和岩石圈委员会,一共八个成员。这里主要介绍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学术交流情况及大会活动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届次时间地点与会国家代表人致主要议题1975年5月11一16日东京(日本)74 49911979年9月9一14日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43311983年8月28日-9月2日伦敦25621987年4月26日一5月10日(英国)休斯敦(美国)18921991年10月20一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 (智利)1994年5月29日一七月1日斯塔万格 (娜威)77 19501997年10月12一16日北京(中国)5(X)0日本的石油行业、对世界最大、最丰富沉积盆地的分析、新的石油化工技术全球石油工业资金问题、能源的节约与效率、重视石油开采指数、石汕价格波动和急剧上升趋势给未来能源规划带来了不确定性、温室效应石油的合理利…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9月11~13日在中国兰州举办。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CM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甘肃省人民政府。会议议题:(1)干旱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2)干旱气候监测、预测及评估技术;(3)干旱区陆面过程特征及模拟;(4)沙尘气溶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5)干旱区环境蠕变问题;(6)干旱区气候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会议日程安排:2007年9月11日08:30-20:30报到2007年9月12日09:00-10:00开幕式10:00-12:00大会报告12:00午餐14:00-17:30分会场报告2007年9月13日09:00-12:0…  相似文献   

12.
王小民 《地质论评》1990,36(1):94-95
第三届国际榴辉岩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8日至21日在联邦德国乌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Wiirzburg)召开。国际榴辉岩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榴辉岩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开始举办,每4年召开一次。本届会议由现任委员会主席乌兹堡大学岩石矿物研究所所长M.Okrusch教授主持。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7篇,到会学者123名,会议期间共有70位学者发表了  相似文献   

13.
1990年9月18日—20日在英国剑桥召开第二届国际冰河技术讨论会。 1990年9月—10月在苏联列宁格勒召开冰川—海洋—大气相互作用(ICSI)国际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4.
一分队楚米工区山地组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于6月份实现了百米(102米)坑道,9月份上、中两旬(至18日统计数)实现了双百米(201.5米)坑道,预计9月全月可实现300米。质量合乎地质要求。该坑道的具体作法有下列几点一分队楚米工区山地组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于6月份实现了百米(102米)坑道,9月份上、中两旬(至18日统计数)实现了双百米(201.5米)坑道,预计9月全月可实现300米。质量合乎地质要求。该坑道的具体作法有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际腕足动物专业会议自19(?)5年9月9日至9月13日在布列斯特市(法国)的布列塔尼亚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22个国家100多名代表,其中以英(18人),法(17人)和美(16人)出席的人数最多。中国有9人,煤炭部的何锡麟和丁惠、核工业部的李罗照、冶金部的韩乃仁、科学院的金玉(王干)、孙东立、张宁、地质矿产部的朱慈英和徐桂荣。  相似文献   

16.
张伟 《探矿工程》1988,(6):64-66
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深钻和采油技术研究所所长、工学博士C·马克斯教授于1988年5月20日至6月3日,应地矿部邀请,在我国进行了访问和讲学。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会讯     
应保加利亚科学院及索菲亚大学的邀请,国际矿物学协会第十三届大会将于1982年9月19至9月25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Varna)召开。  相似文献   

18.
△由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动植物属群的调节和相对丰度讨论会,将于1990年5月23日~24日在伦敦召开。 △第三次国际头足类讨论会;头足类的现在和过去。将于1990年7月17日~23日在法国里昂召开。 △首届拉美牙形刺讨论会将于1990年8月26日—9月在拉巴斯(玻利维亚)和圣胡安(阿根廷)举行。 △第4届国际全球生物事件大会(IGCP216~#),将于1990年9月在牛津召开。主要议  相似文献   

19.
1 987年8月31日一9月4日9月27日一29日掌瑞士雩 {第22届国际水利研究联合会议孑雾奎专 f英国地貌组讨论会(英国) I“~~“一“““ I 988年4月8日一l 1日特兰斯凯大学I ,南非地貌专题讨论全 (南非) l i8月z-日一26日l 。蓁吴翥姜, i第z6届国际地理会议 l 989年9月3日一9日法兰克福(.西德)第二届地貌和地质生态国际会议Dr.G.F.Dardis特兰斯凯大学地理系Dr.B.P.Moon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地理与环境研究系 }Dr.Diefich Barsch I西德汉丁堡大学地理 j学院国际会议消息@姜书国 @张正勤…  相似文献   

20.
一、前兆反应 1995年10月6日6时26分,在唐山市古冶(39.8°N,118.5°E)发生了Ms5.0地震,震中在宝坻地温观测点N85°E 125km的位置(图1)。9月18日之前,宝坻地温观测点日平均变化幅度为0.0008℃。9月17日7时井孔水温为21.0171℃,9月21日14时宝坻观测点井孔水温为20.9960℃,累积下降幅度为0.0211℃,下降速率平均约为0.0004℃/h。21日15时温度回升,到25日24时,井孔水温基本恢复正常,水温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