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以TMS320DM642为核心构建一个实验室安全控制系统,通过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将图像传输给DM642进行图像处理,包括获取背景图像、差影处理、图像分割、运动目标检测、安全控制,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实验验证,系统能够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2.
砾岩图像包含着很多有用的地质信息,对石油的勘探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砾岩图像非常复杂,砾石的颜色、纹理都多种多样,因此从砾岩图像中准确地分割出砾石图像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基于降雨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应用于砾岩图像分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视觉特征相关量值的多分辨率快速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先利用CDF9/7小波将输入图像进行提升分解,然后在对分解后的小波系数矩阵采用视觉特征进行融合处理,最后通过提升逆变换得到重构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即使在图像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得到较好的熵、边缘及较高分辨率的效果,且执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难以实现管道焊缝图像信息准确提取的问题,利用免疫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系数,将小波变换与免疫遗传算法引入焊缝图像的处理过程,采用相似性距离分析传统小波、Canny算法、免疫遗传小波等算法优劣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去除图像边缘中的伪影,从而较好地实现图像边缘信息的清晰与细化,体现遗传小波变换算法在精确定位与抗噪声能力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态图像水印算法,算法将一个二值图像内嵌到原始图像经过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后的低频子带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质量,并且对常用的图像处理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石薄片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持向量机是对传统学习分类方法的一个良好替代,特别是小样本、高维的情况下,有着良好的泛化能力,利用支持向量机良好的分类特性,将图像分割的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对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分割实验.通过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对于分割颜色分布不均匀、边缘模糊的岩石薄片图像,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信息的遥感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以云南省泸水县为例,探讨了利用遥感技术从LANDSAT TM图像中检测森林植被动态变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1988年的LANDSAT TM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将1999年的L ANDSAT TM图像与其配准。其次,分别从1988年和1999年的L ANDSAT TM图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然后,将1999年的植被指数减去1988年的植被指数,得到植被指数差值图像。最后,利用目视识别的方法,在植被指数差值图像上确定森林植被增加和减少的阈值,从而提取出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信息。由于云和雪的影响,造成一些伪变化的信息,为此,进一步将云和雪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将这部分伪变化信息掩模掉。该研究表明,此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将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信息予以检测.  相似文献   

8.
图像模糊程度是图像评价的一个关键指标参数,它影响着图像的质量和信息。特别对于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如果利用模糊的图像参与计算,会造成很大的误差甚至出现颠覆性的结果。因此对于图像模糊的检测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图像模糊检测方法大都基于人工检测、且有合格的参考图像参与评价过程,方法耗时、费力,无法用于大量无人机拍摄图像的分析。因此本文基于Sobel边缘检测原理,利用4个方向的Sobel算子,寻找图像中每个Sobel边缘点的模糊邻域,并构建模糊邻域宽度值的计算准则,由此来计算出整幅图像的平均模糊邻域宽度值,并将这个计算结果作为检测模糊的直接依据。同时考虑到无人机拍摄图像的特点,将其按照拍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将相邻图像互为参考,通过对比互为参考图像的模糊邻域宽度值的变化情况,将宽度值突变的图像确定为模糊图像。据此对无人机拍摄的所有图像进行模糊检测。最终通过7组2322张 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发现151张图像模糊,通过人工检测发现158张图像模糊,平均检测率95.57%。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 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2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办,中科院遥感所、成都理工大学协办的遥感地质找矿高层论坛——问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在成都胜利召开。此次会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用于汽车防撞系统的快速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利用PHILIPS公司的视频处理芯片SAA7111A作为图像采集芯片,在单片机和CPLD的控制下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写入帧存储器中供后续DSP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汽车防撞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帧存储器的设计采用两级级联的形式,达到了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并行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改进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新算法。图像加密过程分两个步骤:首先将原始图像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系数经过双随机相位加密,然后利用混沌系统生成的置乱矩阵对图像进行置乱加密后得到最终的加密图像。方案的安全性依赖于随机相位掩膜、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数以及混沌系统的初始参数。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图像加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遥感图像网络化分布式特征分析与表达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混合模型的网络化表达与传输问题,而矢量数据的网络化表达、传输与显示问题则是影响遥感图像分布式处理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SVG技术及其对矢量数据的表达特点作了简介,在介绍遥感图像分布式特征提取系统的运行流程的基础上,对其在遥感图像分布式处理中相关的网络化数据表达与显示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与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产卫星影像以其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城乡规划、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应急保障、国防安全建设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定向接受国家分发的高分一、高分二、资源三号为主的国产高分卫星数据,月平均接受十余批次,年接受数据量达到TB级别,处理后即可向省内各用户分发。国产卫星影像处理存在多个技术难点,如何高效处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国产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及处理平台,对关键技术处理流程进行了机理研究,提出了基于影像预处理、空三加密、DEM成果等关键流程的优化方法,对优化前后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Geoway CIPS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架构,通过实际项目探讨了集群快速处理海量影像数据的关键技术流程,总结了系统数据处理的优劣势,验证了基于集群系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遥感图像模拟技术方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遥感图像模拟的研究广泛地展开,利用图像模拟技术获取的大量仿真遥感图像,为其他遥感信息的论证与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本文介绍了图像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SAR、光学遥感图像的模拟方法,分析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与差异,指出各种方法在生成模拟图像时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宽光谱遥感数据的细分光谱遥感图像模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当前防盗系统存在的诸如可靠性较差、易破坏,易误报、漏报、处理时间延后、布线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RS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传感器对家庭住所环境实施监控,当有警情发生时,传感器将脉冲信号传送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从而执行中断程序,在声光报警恐吓盗窃分子的同时,单片机控制GPRS模块,将警情短消息发送到预设号码,自动呼叫预设号码,主人便可采取更进一步的安全措施,使警情得到及时处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实现家庭防盗系统的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图像镶嵌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在跨区域遥感图像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传统遥感图像并行算法中存在的计算节点利用率低、频繁数据I/O等问题,本文根据Spark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充分利用Spark利于迭代数据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k自定义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的并行镶嵌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集群的多个节点上通过相位相关法执行图像重叠区域估计操作,从而提高了图像重叠区域估计的多节点并行计算;然后,通过重写Spark中RDD的compute和getPartitions方法,自定义针对遥感图像处理的RDD,并将图像镶嵌中的重叠区域估计、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3个关键步骤作为自定义RDD的Transformation类型的操作算子;最后,通过隐式转换创建自定义RDD,并调用自定义RDD的操作算子实现图像镶嵌的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MPI的并行镶嵌算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图像镶嵌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大数据量的图像镶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球观测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需求, Open Data Cube (ODC)作为新型的开源的地球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适合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亚大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AOGEOSS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但当前ODC对国产卫星影像支持不友好,缺乏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组织工具,使用ODC进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的技术不成熟。因此,本文以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例,通过开发ODC_GFTool中间件和自定义高分卫星影像产品格式探索ODC框架下国产影像数据自动化管理流程,最后以鄱阳湖为试验区,进行了基于ODC框架的水体提取应用实验,论证了ODC框架下国产卫星数据存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ODC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能够为AOGEOSS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2003年架设的NOAA/FY极轨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为基础,针对NOAA系列卫星.采用分布式处理方案,设计并建立了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查询、发布;自动生成全国夜晚地表亮温图像、全国白天彩色合成图像、全国每旬无云地表亮温图像等专题数据库产品;对任意选定的监测区进行热红外亮温动态跟踪和异常警示;实现了直观的无人值守的准实时自动化处理以及远程管理和数据检索。通过对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数据标定、辐射校正、图像预处理、专题产品的生成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地震卫星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上石油运输业和海洋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实时监测溢油信息对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源SAR影像数据,开展了溢油遥感监测研究,构建了基于GIS的海洋溢油业务化监测系统。系统基于GDAL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实现影像输入和几何校正等处理;在此基础上,封装多尺度图像分割算法和灰度对比度特征提取算法,对SAR影像数据进行分块、分割、溢油识别、合并及参数赋值等自动化处理,实现溢油信息提取的一键化处理;面向溢油监测应用需求,制作各类标准化产品,自动添加制图整饰要素、影像参数、溢油面积和溢油源等各类信息,并实时生成专题快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