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多角度光度计实测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比与二向反射比数据。该光度计能够在不同的观测天顶角、入射天顶角和方位角下测量目标物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获得地物目标在2π空间的多角度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实测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数据,得出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与二向反射之间关系密切,最大与最小偏振反射比之和的平均数约等于同等观测条件下玉米叶片的二向反射比。该研究成果为植被遥感监测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并且对偏振光遥感、多角度遥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进行水体油污染监测,首先简要介绍了多角度偏振探测技术,然后着重分析了水体油污染目标的偏振特性,同时从目标地物反射光谱的偏振探测机理出发,讨论了它们偏振光谱的空间特征,并总结出3条普适规律.结果显示:偏振光谱信息与强度辐射光谱信息相比,目标地物间反射光谱的微小差异得到了增强,且在大角度入射时,增强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水色遥感中,水面反射光的偏振特性及其应用与水体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基于偏振原理的水面反射光的剥离、海面溢油偏振遥感探测与基于水体物质偏振信息的水质参数反演等几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在水色遥感信息流中,大气偏振校正、气-水界面偏振描述、基于偏振水质遥感反演、传感器偏振响应标定等各个环节入射光与出射光的偏振改变与响应机制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GPS引导下的多角度遥感图像自动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多角度遥感目前又一次成为遥感基础研究的新热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垂直观测方式,它不仅提供了地物的空间光谱信息,还提供了地物的结构特征信息,是定量化遥感的途径之一。多角度遥感也使得遥感图像处理更加复杂,多角度遥感图像的配准便是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多角度遥感图像成像的特殊性决定了纯粹利用图像信息进行的匹配是较为困难的。本文以法国POLDER(POL arizationand Directionality of Earth's Reflectance)多角度航空遥感试验为例,介绍POLDER多角度遥感图像自动匹配的方法,首先用GPS进行定位引导,精度在100m左右,然后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用图像灰度特征和结构特征进行精确配准,自动定位精度小于30m,最后采用局部最小误差控制点对图像进行重采样处理,并直接提取航空平台的地物二向性反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垂直测量方法在定量遥感中的局限性及多角度倾斜光谱在估算地物三维空间结构等方面的优越性。通过总结近年来国际上在植被双向反射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对计算植被双向反射系数的四类物理模型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从模式的选取、地物方向谱的结构及最佳的多角度资料的获取、观测波段的选择和模式的数学反演等方面出发,详细地讨论了利用上述理论模型实现植被结构参数的定量估算、再生资源的定量遥感的主要过程,以及使多角度遥感的潜在优势得以真正实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种获取野外实测目标物BRDF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物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无论是在遥感模型还是在遥感反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选用正确的方法获得自然条件下目标物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是遥感定量分析的基石。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用在自然条件下(即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漫射光同时存在)测得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Factor,BRF)作为对目标物反射特性的表述,但定义BRF时,对外来辐射环境(即入射辐射亮度的空间分布函数)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事实上,这样测得的BRF值与辐射环境有关,用它来描述目标物的反射特性是不妥当的。本文通过野外测量证实了上述观点,还证明了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与辐射环境无关的事实。同时本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获得野外实测目标物BRDF的方法。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获得目标物在自然条件下的BRDF。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应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数据识别海上溢油的方法,利用机载多光谱溢油监测设备获取了舟山海域多光谱遥感数据,并利用野外地物光谱仪获取了水体和油膜的反射光谱。通过提取并分析机载多光谱遥感图像上多目标的影像特征和光谱响应特征,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海上油膜相对厚度的分布进行分类和制图。研究表明,基于机载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溢油信息提取方法总体分类精度达93.7%,能够准确区分薄油膜和厚油膜,可有效提取海洋溢油污染信息,完全能够满足海洋溢油污染遥感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的概念及其与地物三维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建议在建立高分辨率地物波谱数据库的同时,开展不同类型地物BRDF模型的研究。否则耗资巨大的数据库仍不能有效地应用于结构千变万化的环境遥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菲涅尔反射公式,结合现有的偏振反射模型对单叶与植被多角度偏振测量结果与理论结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偏振反射在前向散射方向可以通过菲涅尔反射公式进行解释,但是,在后向散射方向则需要考虑其他物理机理。此外,传感器获取的植被偏振信息既可以作为一种"噪声"来剔除,剔除后在可见光波段将相对误差从原来的30%降低到20%以内,又可以作为额外有效的信息源表征植被的结构特征:通过模型参数的大小判断冠层形态的平整程度。本文可以作为植被偏振探测的系统化方法,并且给出植被固有的偏振反射效应规律,即植被越平展光滑,产生的偏振信息越多;同时也将偏振光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有效性凸显出来,即偏振信息的剥离有助于提升双向反射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体藻类叶绿素浓度与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09,自引:6,他引:103  
通过研究内陆水体反射光谱特征与藻类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藻类叶绿素高光谱定量遥感模型。在实验地太湖地区,采用高分辨率地物光谱仪实地测量了湖水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00-1100nm)的反射光谱曲线,并且同时采样分析叶绿素、总悬浮固体物质浓度等水质参数。研究发现在叶绿素浓度较高时(〉5μg/L),水体光谱反射比R705nm/R675nm、叶绿素在700nm附近反射峰的位置等与叶绿素浓度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刚 《遥感学报》1999,3(3):176-181
利用地面遥感观测数据,对一个浑浊介质假定下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增加了对太阳漫射辐射因素处理,在可见光波段上,进行了系列模式反演试验。这些试验有助于完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中物理过程的描述,了解模式反演过程的控制和选择合适遥感观测数据进行模式反演。分析试验结果发现:(1) 对 L A I进行初值预估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反演结果。(2) 加入植被对太阳漫射辐射的反射过程描述,可以使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结果更加合理。(3) 使用在太阳天顶角不太大( < 45°) 和太阳方位角偏离180°不多( < 45°) 观测条件下得到的遥感数据,可以使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结果较好。(4) 在31°—61°的太阳天顶角范围和136°—258°的太阳方位角范围内,多角度观测使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因素对 L A I反演结果的影响不显著。(5) 当太阳漫射辐射的份额不大时,对 L A I反演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如果只针对 L A I,那么对反演植被双向反射模式所应用的地面遥感数据可以不进行大气校正处理,这样的结果虽然是从对地面遥感数据的处理中获得的,仍然对卫星遥感的观测时段选择和卫星遥感数据的选取和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敦煌辐射校正场方向反射特性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积泰  陆亦怀 《遥感学报》1997,1(4):246-251
和为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94年6月和1996年9月,利用自知研制的智能型野外双向反射特征性面测量系统--VF921对敦煌辐射校正场地面方向反射特性(BROF)进行了测量。通过对这两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场地地BROF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于整个测量系统和数据获取与处理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A global data set of cloud occurrence probability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Terra and Aqua gridded daily data is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bability of obtaining at least a minimum number of cloud-free observations within various compositing periods. The probabilities derived from Terra and Aqua, with morning and afternoon overpass times, respectively, are similar and increase with compositing period. Compositing both Terra and Aqua observations results in considerably higher probabilities of obtaining a sufficient number of observations for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odel-based compositing. Given that the only alternative to obtaining sufficient samples is to extend the observation period, which can cause significant problems when the surface state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using data from the two MODIS sensors provide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generating composited products. Findings with respect to the availability of cloud-free composites when n-day composites are generated on a temporally overlapping daily rolling basis, i.e., every day, rather than every n-days, are also discussed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15.
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后,其编图理念和手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编者在市场和市民的要求下,编制了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的又一作品——《南京详图》。本文对该图的设计、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利用SeaWiFS数据反演海岸地物光谱反射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利用SeaWiFS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沿岸地物光谱反射率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借助于6S辐射传输模型,利用水色卫星的近红外通道由水体像元首先反演出0.55μ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在所选影像晴空无云的条件下假定沿岸陆地上空的大气条件与水体上空的大气条件相同,然后再迭代计算出沿岸地物光谱反射率.给出了实际卫星数据计算的结果,并对可能出现的非清洁水体与气溶胶对时空变化引起的误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7.
桥梁双向变坡高程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炎钊 《测绘通报》2016,(11):103-105
一座桥梁施工时,需要施工放样与复核检测,平面与高程精度要求严格。不仅如此,在施工的设计图上给出的数据往往是整体性的,如坡度、节点标高(设计系统高程)、距离等,而具体放样点的坐标需要自己细化换算。在一座约100 m跨度的桥梁中,第一跨经过一条小河,且小河与桥纵向成一定的角度(非垂直),第二座桥墩平行于小河。桥墩在桥下坡,这样就形成了双向坡度。这种情况下,施工容易引起标高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出较为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遥感数据三次光滑样条滤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高光谱遥感数据噪声滤波的作用和现状,实现了一种基于三次光滑样条函数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噪声滤波算法,解决了目前高光谱遥感数据噪声滤波算法自适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对AVIRIS数据试验,证明此方法简单易行,计算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局部自适应拟合能力,并能有效地滤除数据中的噪声,改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