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两个潮汐性质相似验潮站的水位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了两个验潮站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实时水位从长期验潮站向临时站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介绍新疆油田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建设概况,分析建设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几个关键环节,简要阐述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在多个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CORS建设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海工学院CORS(包含3个参考站和1个系统控制中心)为基础,使用两台与原参考站不同型号的GNSS接收机,采用3G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参考站与系统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扩充两个基准站,构成一个新CORS。从系统定位精度、时效性等方面对该构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实际RTK测试。最后得出结论,在CORS建设中,参考站使用不同型号的接收机和利用3G模块在参考站与系统控制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完全可行。该研究为以后的CORS参考站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GPS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GPS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GPS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称为GPS网络RTK,又称为多基准站RTK。除这些基准站外,通常还包括一个系统监控中心和若干用户构成。与常规(即单基准站)RTK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覆盖面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可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总的来说,网络RTK的关键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准站的综合误差计算,主要是基准站的模糊度确定问题;二是流动站的综合误差消除与定位,即流动站的模糊度解算问题。当基准  相似文献   

5.
青海玉树地震后,国家测绘局迅速启动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在青海玉树地区建立了由10个固定连续运行站和5个流动基准站的参考站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建设的技术指标、建设方案,并对整体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灾后应急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可以满足灾后快速测图等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铁线状分布,贯穿全国各个地域,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利用GNSS技术对高铁沿线进行变形监测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精度高等优点。本文选取青田县高铁沿线实验区域,基于TEQC和GAMIT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对9个监测站24 h的变形监测精度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GNSS监测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的增加,GNSS监测精度越来越低,当GNSS监测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小于5 km时,GNSS监测精度较高,达到mm级监测精度。因此,当GNSS监测站与基准站距离较远时,应当布设多个基准站,以提高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华北GPS网GAMIT计算结果与IGS站选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伟锋 《测绘工程》2002,11(4):55-58
利用GAMIT软件对1999年华北GPS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IGS站的选取分为:(1)选取15个IGS站;(2)选取6个IGS站;(3)选取3个IGS站;(4)对不选IGS站的四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对四种情况得出的结果从基线向量、测站坐标、基线的重复率和计算所得的均方根的残差nrms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使用GAMIT软件处理GPS资料时,最好选取IGS站为区域网提供参考框架;IGS站的选取,数量上不一定最多,但空间分布上应尽量均匀;对华北GPS网,选取6个左右的IGS站即可;多期GPS资料在处理时应尽量选取相同的IGS站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陆态网GPS精密定轨方法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精密定轨的方法和过程。基于2011-04-10到2011-04-19连续10d的IGS核心站观测数据,分别用全球120个IGS核心站和77个IGS核心站进行比较计算,并给出了精密定轨精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同时段长度且年份相邻的两组连续运行站的数据,均匀地选取7个IGS站作为参考基准,采用GAMIT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析7个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站单日解坐标的变化,得出玉树地震对周围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的位移有不同程度影响的结论,尤其是在高程方向,平均偏差达到16 mm,个别站点的最大偏差达到30 mm。通过对GPS速...  相似文献   

10.
网络RTK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3个或3个以上)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卫星定位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又称为多基准站RTK。与常规(即单基准站)RTK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覆盖面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可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如初步建成的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本文是在GPS/GLONASS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网络RTK思想进行学习和总结,并做了进一步的、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网络RTK基准站的单历元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的定义,并讨论了相互关系;利用TEQC(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软件对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青海测区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并结合基线解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三级GPS大地控制网观测数据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的定义,并讨论了相互关系;利用TEQC(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软件对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青海测区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并结合基线解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GNSS三维无约束平差不依赖基准且拥有高精度几何网形的特点,以GNSS监测网作为一个整体的时空观测单元,由GNSS网测站间相互关联的所有基线长度和基线夹角变化综合衡量网形的变化,用网形的变化集中反映区域地壳形变信息。利用地壳形变高空间相关性的特点,采用主成分时空响应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区域地壳形变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近场区域陆态网GPS基准站2010—2014年观测数据的解算,提取并分析了对应地震前后近场区域地壳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及形变的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可以极大地满足高精度用户的需求,其基准站的布局对该系统最终实现的服务性能指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对基准站布局要求和服务区域特性的分析,设计了满足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性能指标的基准站布局方案,并借助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28个监测站的数据,对设计的15个基准站的布局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布局能够满足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精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GPS实测结果,构造了一个ITRF参考框架下的、充分反映今板块运动特征的、更为精确的现状中国大陆区域板块运动模型,介绍了这一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最终结果,并对速度场结果作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阮仁桂  魏子卿  贾小林 《测绘学报》2018,47(12):1591-1598
随着测站和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GNSS网的数据处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将载波相位观测量转化为载波伪距是提高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在精密单点定位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生成载波伪距的方法。采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包含252个测站的观测网,采用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处理时间不超过20 min。剔除异常测站后,240个陆态网测站的月坐标重复精度在N、E和U方向的均值分别为0.74、0.85和2.53 mm,略优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结果。本文还探讨了采用原始数据和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关系,利用带约束条件的观测模型对不同方法生成的载波伪距应用于整网解的原理进行统一解释,并指出了载波伪距整网解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理论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各地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可用星座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按星座分别生成虚拟参考站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正接收机钟差影响,实现了多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生成同一个站点的虚拟观测值,有效避免了单个主参考站星座兼容性的影响,可为流动站提供更多的可用卫星。试验针对部分基准站不兼容北斗卫星的情况,分别在开阔区域和房角区域测试了按星座组网前后流动站的定位性能。结果显示:更多基准站参与服务能够改善虚拟参考站数据质量;按星座组网后流动站的定位质量更优,尤其可以显著改善流动站在房角等有遮挡区域的可用性和定位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升服务对星座的兼容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衣鸿波  修洪玉 《东北测绘》2008,31(1):103-106
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范围内建立5个永久性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各基准站观测数据通过专用数据通信网传送至数据管理中心,经过处理后实时通过专用网或因特网向导航用户发布国际通用格式的差分数据,以满足导航用户对高精度实时定位、测速、位移测量的要求,实现物流配送、公共安全、交通导航等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范围内建立5个永久性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各基准站观测数据通过专用数据通信网传送至数据管理中心,经过处理后实时通过专用网或因特网向导航用户发布国际通用格式的差分数据,以满足导航用户对高精度实时定位、测速、位移测量的要求,实现物流配送、公共安全、交通导航等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Atmospheric loading corrections at the observation level in VLBI analysis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in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analysis atmospheric loading corrections should be applied a priori at the observation level or whether it is sufficient to correct for atmospheric loading effects a posteriori by adding constant values per session to the estimated station coordinates. Simulated observations at single st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approach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show that the atmospheric loading effect can be fully recovered by a posteriori corrections, i.e., the he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approaches stay well below 1 mm. However, real global VLBI network solutions with sessions from 1984 to 2008 reveal that the effect of neglected atmospheric loading corrections at the stations is distributed to the other stations in the network, thus resulting in station he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solutions with observation level and with a posteriori corrections which can be as large as 10 mm and a ‘damping’ effect of the corrections. As soon as the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ordinate time series are determined, it would be conceptually wrong to apply atmospheric loading corrections at the VLBI stations. We recommend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atmospheric loading corrections at the observation level to all stations of a VLBI network because the seven parameters for translation, rota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network-scale of VLBI network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