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疆 《新疆地质》2005,23(1):86-88
把油水同层作为有利试油层位含油气性的下限,通过提取试油层位的4种地质参数,利用两总体判别分析法,建立有利试油层位和不利试油层位的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并结合测井解释资料对试油层位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2.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1,35(3):275-279
采用CAD软件绘制地质图件时,常遇到不断重复简单的绘制命令,从而使得制图工作沉闷、低效、多错。介绍了利用Excel的编制函数功能与CAD命令窗口相结合的原理、方法及常用手段,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地质制图过程的快速、准确与高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如何用相关频数比值作为系数建立二组判别函数的思路及其步骤。强调了数据的转换是判别效果好坏的关键。其原则要求含矿部分的变量值大部分为1,非含矿部分的变量值大部分为0。通过数据的转换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本方法的最大优点。采用相关频数比值可以克服小子样带来的麻烦,而且可根据比值的大小直接了解各变量在判别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本文并根据南岭花岗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建立南岭地区含矿与非含矿花岗岩的判别函数作为例子来介绍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瓦斯突出与地质因素关系的研究中,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研究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突出预测只有以定量评价为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寻求定量分析的方法是瓦斯突出研究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湖南省立新煤矿蛇形山井的典型实例,对定量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系统收集和核实资料以及定性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作面机巷瓦斯突出与地质因素关系的回归分析,并用数量化理论Ⅱ求得判别函数,运用所得判别函数对两个未参加计算的和一个新揭露的工作面进行验算,计算结果与实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判别分析在判别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别分析是由已知不同类型的总体建立判别函数,再用判别函数判断未知个体所属类型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地质学、生物学、农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岩性系数、孔隙度、侵入系数、含油饱和度四个观测变量,用判别分析法对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构建判别函数,并对已知样本进行了重新归类。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效果良好,可以用于试油层的判别。该数学模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将数学函数用于油气勘探领域是一种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棱柱体的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形象表达地层信息的真实形态及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而应用广泛,建立了一种以三棱柱体作为基本体元来实现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三角形的自分解并且充分考虑地质体内所存在的断层等地质现象,在引入虚拟钻孔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模型,该模型通过自分解而实现地质体内部信息的显示,最后用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前GPS、mapsource、mapgis、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谷本喜一把统计判别方法用于建立预测砂层地震液化势公式的基本前提是假定判别函数为线性函数,而这一假定是有局限性的。在实际资料中,某些变量与液化势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出非线性性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研究建立非线性判别函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Mapsource与Excel、 MapGIS相结合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GPS、 mapsource、 mapgis、 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 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地质条件约束下储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流动单元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方法不能反映储层的地质分布规律,采用了地质条件约束的研究思路,对塔中油田塔中11油藏志留系潮坪相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研究.在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及连通体的分布规律,然后在连通体内部,综合采用基于孔渗的宏观参数FZI和微观参数R35建立流动单元的聚类样本和判别函数,对所有取心井和非取心井划分出流动单元类型.最后根据单井划分结果,在储层结构模型的约束下,优选随机建模方法对流动单元的分布进行横向预测,建立了流动单元分布的三维模型.实践证明,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等地质条件控制下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方法在潮坪相地层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岩性识别一直是遥感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题之一,有效识别岩性可以大幅减免地质填图工作中野外工作量,而一些特殊岩性的识别对于相关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甘肃北山辉铜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应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处理研究区ETM+数据,以突出辉铜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信息;其岩性识别结果与地质图中已知基性岩体吻合较好,进而以遥感影像特征圈定了11处疑似辉长岩体,经野外对其中9处进行验证,全部与遥感分析结果吻合,证明了此方法识别基性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化探背景与异常识别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化探背景与异常划分涉及系统误差和不同地质体的背景差异,是地球化学找矿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提取找矿信息和化探找矿效果。背景与异常划分方法可分成估值和模式识别两大类,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对原始数据作符合地质规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Three discriminant function models are raised and cross-compar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geochemical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for the Drava River floodplain sediments. Based on data representing total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lluvium (A), terrace (T), and unconsolidated bedrock (B) at the border of a floodplain, four element clusters emerged accounting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the referred groups of sediments. The most prominent is contaminant/carbonate cluster characteristic for alluvium. The other two are: silicate cluster typical for unconsolidated geological substrate (Neogene sedimentary rocks); and naturally dispersed heavy metal cluster separating terrace from the former two groups. Models introducing depth intervals and single profiles as grouping criteria reveal identical sediment-heavy metal matrices. The second important issue of this paper is possibility of reclassification of samples original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a priori defined groups of sediments, based on established geochemical pattern. The mapped geological units can be reconsidered by the post hoc assignments to a different group if geological border between alluvium and terrace or between terrace and bedrock can not be established geologically with absolute certainty.  相似文献   

14.
BP神经网络在地质样品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成有 《世界地质》2000,19(4):408-409,416
反向传播人工网络(B 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tworks)是一种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联想记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特征。该模型可应用于地质样品测定,以及从地质样品数据中提取信息,实现对地质样品的分类识别及对矿产资源预测评价。BP神经网络在地质样品测定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构造岩浆判别的地球化学方法及其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昌年 《地质科技情报》1992,11(3):73-78,84
本文概述了构造岩浆判别的地球化学原理和制图的基本原则,综述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强调在判别时应紧密结合地质实际,并注重数据的精度、有效判别元素的选择和构造环境的双重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元古代火山岩的判别,认为利用多重元素的丰度比值蛛网图和岩石特征类型的专家系统来进行构造岩浆判别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diction of ore deposits, a series of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character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model of ore deposits. The problem is how to use the characters of known ore deposit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and to look for the target area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This can be done with a powerful mathematical tool—discriminant analysis. Nevertheless, there generally are too many geological variables to describe a class of ore deposits. Some of them are discrete, and the others are continuous.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know their distributions. A satisfactory method of discrimination has not been developed for such a complicated case. For this reason, we introduce a new method of orthogonally stepwise discrimination. We used this method to predict copper ore deposits of Dongchuan type in central Yunnan, China,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元素含量特征值、地球化学曲线及两类判别分析等三种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区分库松木切克组与呼独克达坂组的直接地球化学标志,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分易被混淆的相似地层或地质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依据之一;同时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物理机制模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分析研究了顺层斜坡滑移-弯曲变形机制,提出了顺层斜坡产生滑移-弯曲变形的地质和力学条件、临溃状态判别与早期识别标志。研究认为:岩层倾角20是滑移-弯曲变形产生的必要地质条件。斜坡前缘岩层弯曲隆起是临溃状态的早期判识标志。岩层倾角、单层厚度、临界坡长和溃屈深度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岩层倾角越大,越易产生溃屈,且溃屈层数和深度越大;斜坡临界坡长与岩层倾角呈负幂函数变化规律;层间黏结作用产生的共弯效应影响弯曲岩层的整体抗弯刚度,从而制约溃屈深度并对斜坡最终溃屈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该成果对于早期防范和识别地质灾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艳秋 《江西地质》2000,14(4):295-299
本文介绍了井中油气化探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原理等,介绍了数据分析结果的运用及地质意义。本系统软件具有井中油气化探的现场各种分析测试结果计算、各种油气异常判别、数据多元分析、主要指标选择、辅助报告编写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遥感影像在六库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劲  杨世瑜 《江苏地质》2008,32(4):308-311
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六库城区排路坝滑坡和芭蕉河泥石流两地为遥感影像判译地质灾害实例,提出了六库城市地质灾害遥感影像特征判译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