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克苏地区地下水资源与水盐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和盐分运移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运行结果,确定该区形成盐碱化的潜水水位的临界深度为2.2m。根据地下水位的理深和形成盐碱化的程度,划分出六个区域。在可能导致盐碱化加剧的区域采用以开采地下水为主,以降低地下水位;在有可能出现盐碱化地区,以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5m)的地区,以地表水灌溉为主。从控制盐碱化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以环境、经济、技术和水动力条件为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为目标,建立了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优化模型,确定出各区地下水的最优开采量和地表水的合理引水量,制定出保汪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最优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2001,23(1):8-11
我国北方地下水超采地区,引发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和地下水质污染等问题。而在尚未或很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河水灌区,仍然存在着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治理地下水环境问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井灌区拦蓄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水回补地下水,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地下微咸水及经过处理的污水发展灌溉,治理污染源防治地下水污染,提高用水效率,采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控制和减少地正点水开采量,并需跨流域调水补源。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合理调控利用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万宝林  肖俊青 《地下水》2005,27(2):81-83
南皮县淡水资源短缺,咸水广布,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调蓄雨季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流来水作为补源,地下水地上水联合运用,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温继康  程道敏  曹文京 《地下水》2006,28(2):19-19,80
聊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06m3,且年内分配不均,区域分布东西差别较大.本文从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制定灌区配水方案,实行计划引水,利用水价杠杆,控制东部客水引进量;西部划定地下水禁采、限采区域,鼓励引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资源开发模式和降落漏斗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赵天石  王卫东 《华北地质》2004,27(3):139-143
地下水资源不仅有巨大的资源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环境意义,理想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的建立就应当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过量开采地下水,不注意含水层的回灌.自然会形成降落漏斗。结合辽宁地区情况,总结出三种理想开发模式。1)首山水源模式:引水(通过河道输送的水库水)或开采地下水一灌溉稻田(第一次利用)一回渗地下补给地下水抽取地下水供工业和城市利用(第二次利用);2)龙河水源模式:在河谷地段的中上游(山区或丘陵)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水库”.涵养水源;在中游合适地段建设“地表水库”,拦蓄河水;在下游或河口地段通过修建地下帷幕坝建设“地下水库”,拦蓄地下水;使所谓的“三水”甚至“四水”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补给和利用。3)铁西水源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是孔隙水(杨柳河冲洪积扇)和隐伏岩溶水的联合调度和联合开发,由于两种含水层的迭置且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形成了所谓的含水层耦合结构。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胡兴林 《水文》2003,23(1):32-36
经对黑河流域径流演变趋势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径流的年际变化因受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三种类型混合补给,其年际变化较小,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而径流的年内分配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热同步,是农业灌溉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春季来水较少,经常出现卡脖子旱。过去50年径流的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缓慢增大,未来10年径流仍将继续缓慢增大。根据黑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所以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目前水资源研究的主要课题,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就必须了解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的补给、排泄规律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0,12(1):44-50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的特征是:盐渍与旱涝相联系;旱季蒸发和盐与雨季淋溶脱盐两种过程交替发生;土壤与地下水水盐运动相互作有。防治土壤盐渍化,不仅要调控土壤根层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国界值,而且要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即旱季在防治盐渍化的临界深度(2-3m);雨季前在防涝蓄雨深度(4-6m),雨季在作物抗湿深度(0.5-1.0m)。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旱涝盐渍得到综合治理。目前海河平原已有大面积盐渍土得到改良,但还存在潜在盐渍化土壤。土壤根层盐渍度已低于作物耐盐度,但有的心底土盐分重,或地下水矿化度高,一旦地下水位升高仍会发生盐渍化。这个地区又是引黄或引江灌区所在,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是预防灌溉次生盐渍化发生地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实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9,21(2):79-83
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行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综合治理旱涝碱咸的基本途径。本文介绍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关键在于调控地下水理深在适宜的动态,以浅层地下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四水”(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上水)的地下水库,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地表径流充分拦蓄利用,增强防涝淋盐和淡化地下水质的作用,达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芹芳  李兰 《水文》1995,(5):17-24,52
洪西垸径流实验区的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与研究孙芹芳,李兰,柯宏(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的开采量亦迅速...  相似文献   

13.
南皮县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工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春季开采浅层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腾出地下含水层空间;汛期增加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渍防涝,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利用河道沟渠引蓄河水补源,淡化地下水质,增加地下水可采量.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保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金波  辛红兰 《地下水》2009,31(6):38-39
依据山东省临清市胡里庄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针对鲁西平原区水资源调查工作中的灌溉用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以及灌溉入渗补给和年降水入河补给系数做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成果,并进行了水均衡检验,成果对于同类地区的水资源评价、规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生  陈秀玲  Th.M.Boers 《地下水》2003,25(4):207-214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短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发展井灌井排渠灌沟排,以开发利用当地浅层地下水包括微成水和成水为基础.以引调可利用的地表水补源。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棱心,以土壤及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最大限度圯犯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红旗农场处于流域下游,水资源贫乏。其水资源量利用在流域上游地表水引用量逐年增多造成下游来水逐年减少的趋势下,地下水已成为主要的灌溉水源。由此近年来,区内地下水埋深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红旗农场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和年末地下水埋深的分析得出,农场水源地具有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其年末地下水埋深恢复保持在2.5 m作为地下水利用的控制指标具有合理性,这对红旗农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印度西部印度半岛西山脉地区降水丰富,由于地形陡峭,源于这些山脉径流的上游盆地留存水量很少。在这些山地的狭窄山谷支持了以地表水灌溉的农业,而且几项中、大农田工程已经与运河网络建造在一起。这些发展大大提高了这里的农产品产量,但与此同时,它们正引起在需水地区和不需水地区之间的经济上的不同差异。水淹没的问题也正出现在低洼地区。这些地区的问题主要时是不良的地下水管理策略造成的,因此上游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应该得到正确评价,并采取适当措施以统一地下水开发。首先以位于西部山区主分水岭东部的Koyna河流域的源头作为一个实例,对其水资源进行评价。区域给水度和地下水补给通过流域水位变化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个地带地下水补给的数量为5700万立方米,主要通过雨水垂直入渗;由于地表水池补给(300万立方米),提供灌溉返回的水量为2300万立方米,在旱季向较深含水层补给估算值为100万立方米。安全出水量估算值每年为5800万立方米。包括目前用于生活存储的井采地下水。灌溉需水量每年为1650万立方米,而在地下水系统中,自然损失的主要是基流量和泉排泄量,合计每年为3800万立方米。其中有700万立方米的水直接从Koyna河的支流抽取为灌溉所用,因此仅有35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平衡为进一步地下水的开发。可以预见,至少有25%的未利用的基流量(2500万立方米)能被有效使用。大约1550万立方米的水通过额外的500口井用于现存的水文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海  张之淦 《中国岩溶》1996,15(1):140-149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啊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在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展,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利用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中盐度地下水是缓解区域水资源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简述了中盐度地下水的形成原因,综述了中盐度地下水灌溉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中盐度安全灌溉技术,指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