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富硒农产品是指在富含硒的土壤环境中生产出的农产品,其产品中硒含量达到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研究龙门县富硒土壤区农产品富硒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地开展富硒农产品的特色种植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根据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及验收的实际情况,从湿地公园的保护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档案整理、制度管理、政府领导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及验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调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加强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自2004年起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把活动课程、讲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整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开发《民俗文化地理》校本课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本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曾应邀在全国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该地区的地质概况。对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阐述和讨论,认为该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以残存古海水为主,并有陆源水体的补给。盆地内的富钾火山凝灰岩、古盐和风化盐也可能为该盆地钾盐矿床提供物源,至于深部地下卤水是否提供物源还需更深入的研究论证。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成矿物源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5.
云南气候环境变化对辣木种植产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适宜辣木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为基础,采用云南各气象台站1959-2012年逐月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数据,分析研究了云南气候环境变化对辣木种植产业的影响.得到的结果为:云南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辣木,但在不同的区域推广种植辣木,其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则是比较显著的.因此,云南辣木种植产业的健康推进和理性发展,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根据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锂资源是新技术、民用和军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全球富锂盐湖多分布在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以及板块转换带,卤水中的锂资源量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80%。富锂盐湖中的锂主要来自于深部和浅部的水-岩作用、早期的含盐岩系以及岩浆作用,其次是盆地周围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来源。富锂盐湖流体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再循环卤水和岩浆水以及其它流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富锂盐湖中锂的重要来源,其次是岩浆水和再循环卤水。岩浆作用对于富锂盐湖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不仅直接为富锂盐湖带来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还为其中的水—岩反应提供了热源。不过,幔源组成对于富锂盐湖的贡献度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尹铎  朱竑 《地理学报》2022,77(4):888-899
农业扶贫是乡村发展与贫困减缓最为关键且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西南山区孕育着独特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承载了中国传统人地互动的经典实践,同时也是观测国家发展计划实施后人地关系变迁的关键地方。本文以云南丽江高寒山区的玛咖种植与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普洱茶生产为案例,分析并回溯两种特色农业扶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特色产业扶贫带来的乡村发展效应。研究发现:① 农业扶贫项目的选择与确立,需要符合“国家—地方”这一对多元尺度层级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政治经济管治框架。各类经济作物被引进成为山地乡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得益于中国地缘政治战略、“内地—边疆”的社会文化分异以及地方多元行动者之间的复杂互动;② 农业扶贫使得山地乡村实现了资本下乡、土地利用有效转型,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经济资本积累与文化再造,使所在地方农民经历了从市场竞争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的市场主体的身份转型;③ 农业扶贫中“扶贫”与“产业”所表征的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并非互相矛盾与掣肘,二者在中国乡村发展语境之下得到了有效、协调的互促与兼容。本文为产业扶贫研究提供了来自地理学的新兴视角与反思,对西南边疆地区立足特色产业提振乡村经济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陆稻地方物种资源多样性保护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所倡导的农家保护和相应措施,基于土地利用决策行为模式,在世界陆稻多样性中心之一的云南西双版纳,选取景洪市江头曼咪寨为案例点,通过实地调查、村民小组讨论和关键人物的深入访谈,就农户种植决策目标、过程和环境进行分析,探讨陆稻种植演变过程的农家保护驱动力变化,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陆稻种植的面积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逐渐扩大,伴随橡胶的种植,而后面积又相应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几个阶段;(2)村民的消费和土地利用目标的转变,说明虽然传统文化与陆稻地方品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消费需求和经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陆稻地方品种在演变的文化中地位下降;(3)虽然现金收入成为当前村民土地利用和种植品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陆稻作为传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并没有随着市场价格上涨而扩大规模,反而表现出相反的转变,说明经济驱动力的现实实现途径存在障碍;(4)个体种植品种选择受到决策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从面和点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陆稻地方品种的农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和解释案例点微观行为与宏观上表现的陆稻地方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地方品种消失内在联系,进一步提出地方物种农家保护的支持系统转换一般模式,指出陆稻地方品种农家保护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和未来障碍.  相似文献   

9.
处在横断山区以丽江为代表的水稻区(简称丽江水稻区)是我国水稻种植高度最高的地方。例如丽江县城(北纬26°52′,东经100°26′)附近水稻的种植高度大约是2400米,丽江县的鲁甸及其附近宁蒗县的永宁坝、剑川县的马登坝,维西县的攀天阁以及四川省盐源县的水稻种植高度均可超过2500米。其中宁蒗县永宁坝永宁大队的水稻田到达2660米。如果把范围再扩大一些,例如云南东北部的昭通县城(海拔1950米),滇中高原的昆明(1900米)、大理(2000米)等地以及喜马拉雅山南坡某些地点(如西藏的波密)水稻的种植高度都接近或超过2000米。上述区域可称为西藏高原南侧水稻高海拔种植区  相似文献   

10.
蔡清辉 《地理教学》2010,(4):34-36,2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力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佛山一中地理科教研组经过几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天文入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成果。课题负责人是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魏国栋研究员。课题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运用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观点,透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创新,开发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题从泉州实际出发,立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改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努力优化乡土教材<泉州地理>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娄丽花 《地理教学》2014,(22):33-34
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从生活化的视角,以乡土地理为本,开发了校本教材《地理与生活》,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做出以下论述。一、初中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校本教材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西部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现状西部地区因有"两源兼富"(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资源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国家确立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和重化工业基地,为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和全国提供了大量能源和矿产品。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湿地资源以河流湿地为主,各地州市湿地资源面积不一,以普洱、昆明居多;按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云南重点调查湿地85处,其中滇西北地区数量最多,多达25个,占云南省湿地总数的29.41%,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分析了云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盐湖是我国重要的硼资源富集区和成矿区。针对盆地内不同盐湖硼资源富集程度的差异性,采集柴达木盆地北缘河水和泉水样品,分析其硼和锂含量、矿化度和p H值,结合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补给水及蚀源区岩石已有的硼锂含量,总结盆地水—岩体系硼锂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物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流域水体和岩石硼含量均较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流域高,而其锂含量均较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流域低,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水—岩相对富硼贫锂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硼锂资源分布,显示出整个盆地硼锂含量的不均一性和不同步性特征。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的物源研究,主要归纳为祁连山系围岩(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风化淋滤、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和含盐风成沉积溶滤输入成因,其中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为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蔡玉霖 《福建地理》2004,19(2):49-5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题从泉州实际出发,立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改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努力优化乡土教材《泉州地理》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额济纳旗典型地表沙尘释放潜力及沙尘天气频发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济纳旗位于极端干旱的内陆河下游,绿洲退化严重,沙尘天气频发,已成为内蒙古西部主要沙尘源区。为揭示该区域沙尘频繁成因,对区域4种典型地表(富沙砾戈壁、富沙戈壁、绿洲退化地、绿洲)沉积物组分、风蚀强度、沙尘释放强度、多年平均月沙尘日数及大风日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绿洲退化地,粉沙黏土组分含量高,PM10沙尘释放强度大(0.2796 kg·d-1·m-2),为研究区强沙尘释放地表;富沙及富沙砾戈壁地表,风蚀强度大,但粉沙黏土组分含量低,PM10沙尘释放强度较大(0.1267 kg·d-1·m-2,0.0672 kg·d-1·m-2);尽管绿洲地表粉沙黏土组分含量高,但由于植被、水分等因素的制约,其PM10沙尘释放强度最小(0.0240 kg·d-1·m-2)。额济纳旗绿洲被大面积强沙尘释放源(绿洲退化地和戈壁)包围,局地沙尘内循环过程中粉尘颗粒的富积,为当地高频沙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尘源,这是额济纳旗沙尘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成为我国课程三大板块之一。可是,不少学校校本课程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比较生疏。不知道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开发,不知道如何选择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下面根据本人的体会谈一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盐湖是我国重要的硼资源富集区和成矿区。针对盆地内不同盐湖硼资源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本文采集柴达木盆地北缘河水和泉水样品,分析其硼和锂含量、矿化度和pH值,结合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补给水及蚀源区岩石已有的硼锂含量,总结盆地水岩体系硼锂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物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流域水体和岩石硼含量均较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流域高,而其锂含量均较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流域低,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水岩相对富硼贫锂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硼锂资源分布,显示出整个盆地硼锂含量的不均一性和不同步性特征。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的物源研究,主要归纳为祁连山系围岩(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风化淋滤、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和含盐风成沉积溶滤输入成因,其中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为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