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地面地下空间信息采集车的原理和结构,给出了利用GPS-RTK辅以全站仪和地下管线探测仪实现地下管线勘、测、管一体化的原理,以及获取管线三维坐标的数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地面地下空间信息采集车的可行性,其精度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永杰  丁冬华  王学生  徐勇 《现代测绘》2012,35(2):47-48,52
使用RD8000在探测球墨铸铁管线时,埋设较深的管线探测值经常超出限差,探测精度不能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要求.针对此,在作业中进行了一些摸索,发现探测值在不同深度段与埋设值之间存在分段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下管线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标准《管线测绘技术规程》《管线要素分类代码与符号表达》《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和依据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地下管线数据交换技术要求》构成地下管线数据从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检验与测试、成果与服务类、管理等较为完整的系列标准,这5个标准协调使用已基本满足目前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探测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建设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北京电影制片厂综合地下管线探测为例,对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地下管线质量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京电影制片厂综合下管线探测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技术设计书及其它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成果资料可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线探测的质量控制受到业内专家和作业单位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地下管线探测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强调了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可为其他单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勘察钻探必不可少,而钻探之前的管线探测尤为重要,管线探测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管线的"安全",笔者通过长期的钻孔定位地下管线探测实践,总结了钻孔定位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市政管线迅速增长,地下管线普查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新兴产业,又是一个涉及部门多、工作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地下管线探查目前仍以管线仪、地质雷达为主。在城市未知管线盲探时,地质雷达由于功率小、频率高、探测深度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从瞬变电磁法原理、浅层瞬变电磁技术出发,利用中心回线装置、全期视电阻率计算、雷达波谱图像处理等瞬变电磁雷达技术,针对城市不同材质地下管线开展室内试验,并与地质雷达进行现场试验对比,通过依托工程验证了瞬变电磁雷达在城市不同材质地下管线的探测效果;总结了不同材质地下管线的视电阻率特征,说明用视电阻率法探测城市地下管线的可行性,为瞬变电磁雷达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厂区或住宅区地下管线探测、施工场地管线探测和专业管线探测方面开辟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绍伟 《测绘通报》2015,(7):128-131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本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院校开设的管线探测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完善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的拓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叙述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原则,探讨了不同管线所采用的探测技术,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部门进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探测为例,首先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对探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然后,介绍了该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过程,并对该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通过本文的介绍表明:对城市地下管线准确、全面的探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准确直观的地下空间管线信息,能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高效运行以及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保证,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强化,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土地变更调查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变更的技术流程,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规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地籍管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业务及相关关系,围绕"及时发现、快速调查、持续更新、如实上报、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问题,以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提出以二调成果为基础,从土地管理业务内部及时发现变化,以发现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变更的新思路。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信息动态变更调查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信息的"一图多用",并对变更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患识别是实现地质灾害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重要技术工作。本文以三峡库首秭归沙镇溪镇周边岸坡段顺层岩质滑坡隐患识别为基础,提出基于孕灾机理与综合遥感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方法。首先,借助资料整理分析、遥感调查和现场调查等查明孕灾环境,并建立孕灾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典型灾害体开展地质结构与致灾机理分析,以揭示典型孕灾模式,并建立综合遥感判识标志;再次,采用易发性分区评价,结合高分光学卫星遥感与InSAR等天基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圈定隐患识别的易发重点靶区;然后,针对高易发靶区,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LiDAR等空基遥感技术识别疑似隐患体;最后,通过地面核查与专家判识,确认并圈定地质灾害隐患。利用该套技术方法,在工作区内共识别出8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5处为具备孕灾模式但尚未出现明显变形的顺层岩质滑坡隐患体。结果表明,该套技术方法以查明孕灾环境及建立孕灾模式为核心与前提、以综合遥感探测为重要技术支撑,可以弥补目前主要依赖遥感变化探测开展隐患识别易造成精度较低甚至失效的缺陷,尤其适合于山高坡陡、植被覆盖茂密地区的隐蔽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隐患识别。  相似文献   

13.
高分三号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庆君 《测绘学报》2017,46(3):269-277
高分三号(GF-3)卫星作为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卫星在明确SAR载荷的体制和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围绕SAR载荷的需求开展卫星平台适应能力的分析以及载荷与平台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卫星特点和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  相似文献   

14.
30-m Global Land Cover(GLC)data products permit the detection of land cover changes at the scale of most human land activities,and are therefore used as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change studies,and many other societal benefit areas.In the past few years,increasing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accuracy assessment of GlobeLand30 and other finer-resolution GLC data products.However,most of them were conducted either within a limited percentage of map sheets selected from a global scale or in some individual countries(areas),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where the uncertainty of 30-m resolution GLC data products remains to be validated and documented.In order to promote a comprehensive and collaborative validation of 30-m GLC data products,the GEO Global Land Cover Community Activity had organized a project from 2015 to 2017,to examine and explore its major problems,including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agreed validation guidelines and on-line tools for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ve validation activities.With the joint effort of experts and users from 30 GEO member countries or participating organizations,a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30-m GLC valida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experiences.An on-line validation tool,GLCVal,was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land cover validation procedures with the service computing technologies.About 20 countries(regions)have completed the accuracy assess-ment of GlobeLand30 for their territorie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he support of GLCVal.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GIS及其在测量标志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琳 《现代测绘》2011,34(4):46-48
移动GIS是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它综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移动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阐述基于互联网的移动GIS的特点、架构、接入方式、工作原理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采用移动GIS技术后建立的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优缺点等,探讨使用移动GIS管理测量标志普查信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InthetraditionalmapandGIS ,accordingtothedifferentgeometricandelementalattributecharac teristicsofspatialobjects,theycanbedescribedaspointsymbol,linearsymbolandsurfacesymbol.Afeatureclassisgivenwithaspecificsymbol.Be causethosesymbolsdonote…  相似文献   

17.
多波束测量的精度控制与规范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多波束测量、辅助测量的数据精度,研究其对成果水深的影响程度,结合《海道测量规范》与《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规定》中的测量等级指标,以及IHO规范中对水深不确定度的定义和传播结构的介绍,建立数学模型反解出符合规范的作业环境与辅助测量数据的等级指标,提出明确的多波束测量作业精度控制的技术指标,为测量数据的质量监控建立更全面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遥感时间序列影像变化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大量历史数据的积累,以及同一区域能够方便地获取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使遥感时间序列影像变化检测成为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总结和评述了当前遥感时间序列影像变化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在阐明遥感时间序列分析的意义,以及时间序列影像在变化检测中的优势的基础上,从非遥感领域时间序列变化检测方法出发,针对遥感时间序列影像变化检测的需求,明确和归纳了遥感时间序列变化检测的问题与类型,并对当前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重点介绍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遥感时间序列影像异常信息检测方法和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数字管道"技术研究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长输油气管道具有口径大、距离长、压力高、参建单位众多、环境复杂、用户数以亿计等特点,从管道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实际出发,按照"数字地球"的构想,2003年,国内油气储运与工程建设专家、地理信息技术专家联合提出了"数字管道"新理念,即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3维仿真模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北京市政务电子地形图的技术规格,取舍标准的制定,设计的工艺流程,生产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涉密处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