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在柴达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华北和南宁等盆地从事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中,建立了“沉积盆地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辅助系统”(ASeismic─SequenceStratigraphySupplementarySystemofSedimentaryBasins,简称4S)。4S由三大区块组成,即勘探信息数据库,数据综合分析处理与建立定量模型和模型展开并平面、二维及三维成图。4S是一个由4万余条源语句组成的微机软件系统,能够对含油气盆地的地表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样品分析测试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定量研究目标层序的沉积相,沉积体系,古水流方向,烃类和生储盖层分布预测,沉积体系二维地层模型的地展模拟,沉积层序三维水平切片及其表面地貌形态成像等许多地震─层序地层学所涉及的问题。4S所使用的数据种类和目标结果都不同于目前各种地震资料解释专用系统和盆地模拟系统,并且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普及和能够解决多种基础地质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包(GEOVECTEURPLUS)及其应用效果马国东,刘家瑾(中煤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涿州072750)GEOVECTEURPILUS是法国CGG公司最新推出的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软件包。其方法先进、全面,并专门针对矢量运算编程,属运算...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地震勘探的日益深入,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并行处理与交互处理,与之相应的各种地震处理系统也不断推出。本文目的在于对处理技术发展的两种趋势加以分析,并对目前推出的主要处理系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闫全人 《城市地质》1996,8(2):21-28
在地震活动性区划、构造活动性区划及稳定性区划中分别应用了模糊学评判及分形几何评判。两种方法相比较,分形几何理论方法统计数据少,计算简便,而且不受人为经验的影响(如模糊数学方法中的专家打分,因子评判矩阵的确定),因此也更准确。本文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理论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运用,以及其在广西沿海地区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地震带的分段及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面运用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小波变换和尺度空间滤波作为尺度平移映射(SSM)的特殊情形来考虑,而SSM用来分析单一分形的几何复杂度。这种方法能够揭示分形的结构规律和计算分形维数。最后,运用从尺度平移映射中得出的结果来计算一类分形图像的迭代函数系统(IFS)编码,并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该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开源的数据挖掘系统Weka,使用Java语言及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地震数据挖掘系统。根据地震数据资料的特点,将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引入到该系统中,其中聚类分析选用DBSCAN作为核心算法,关联规则分析选用Apriori作为核心算法。用户使用该系统只需在交互界面选择相关参数,即可实现调用数据挖掘算法来分析地震数据,发现探索其隐含规律。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明 《矿物岩石》2002,22(1):55-59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根据这一特征,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地层反演和孔隙度约束反演,刻划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突变)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识别油气高产富集带。  相似文献   

8.
地震的多重分形统计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地震分布的多重分形统计特征。研究地震多重分形性质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采用推广Grassberger-Procaccia算法从典型震区的地震数据计算地震多重分形分布的广义维数谱以确立较敏感的强震前兆,讨论了该算法的精度,数据量要求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地震记录多重分形谱的不同计算方法,引入一种新的多重分形概率测度概念,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时间序列多重分形分析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计算时间短的特点,并同时也可以快速、有效地求出地震记录的多重分形谱。  相似文献   

10.
随机分形插值法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对随机分形插值方法,分形、分维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将该插值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表明随机分形插值方法是基于不同采样间隔,不同测网密度的地震资料插值补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自Mandelbrot(1967)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分形与分维的概念以来,分形理论已经在包括地球科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地应用,由此分形理论也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3大科学发现之一.对于地震,相关研究不仅已经揭示出了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与能量这3个方面的分形性质,而且还认为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地震活动的分维会出现变小的趋势,并由此认为分维可能是预测地震发生的一个较好的物理量(朱晓华,1999).在大量关于中国地震研究的基础上(李善邦,1981;傅征祥,1997),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8大自然区内公元前1831年~公元1979年间地震活动的总体特征、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对长时段地震资料的适用性以及地震活动b值与分维值在空间上的变化,从而为中国地震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地震地质层位的准确标定。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1)利用VSP资料能准确地反映地震波在地震中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的优点,进行漂移校正,以提高深-时转换的精度;(2)利用密度测井资料与声波时差曲线联合计算反射系数序列,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3)利用分时窗提取子波技术,解决长期以来合成地震记录中存在的子波问题。将此方法用于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在提高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度和分辨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学中非线性预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地震预测学中非线性理论和非线性方法的研究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在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研究中,较为成功地将非线性门限模型,指数模型、具有长程关联自回归模型等应用于地震的中期预测上,在分形研究上,明确地取代了以往的一些经验结果,使对地震的活动的经验统计关系上升到分形的理论,在研究地震的动力学机制中,以多滑块-弹簧模型为代表,模拟地壳上地震断层运动机制和事实,建立了粘滑摩擦情况下的参数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并行计算机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从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工业需求,地震资料自身的特点和现代地震数据处理对高性能计算机的要求出发,简述了为什么要用并行机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原因。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两种并行机(IBM SP2和Intel Paragon)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并行机硬件的发展现状。作者在文中还着重对前苏联以及我国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地震处理系统的并行功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课题研究,提出了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微机群的地震资料交互、并行处理系统。最后,作者对发展并行计算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陆相储层分布广泛,类型复杂,横向变化大,勘探开发成本高,进行储层分析要求采用高新技术和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本文总结了在我国几个油区进行陆相储层分析的几项地震技术即: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多偏移距和井间层析成象技术以及多参数分析和综合解释技术,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的条件下,用以解决我国复杂的陆相油气储层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频率域中的小波变换方法陈遵德(江汉石油学院)小波变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已在信号分析、图像处理、CT成像、地震勘探、语音识别与合成等科技领域得到了应用。原则上讲,传统上使用Fourier变换的地方,都可以用小波变换代替。小波变换的主要优...  相似文献   

17.
井间地震资料的XSP-CDP作图仍然是井孔之间成像反射的一种常用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反射同向轴正确地位于每个作图的道集,确保最佳叠加。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利用准确的速度模式和反射层几何形态与作图算式(与模式匹配)结合。这些模式可以利用一系列不同的方式获得,包括旅行时层析,测线解释和模拟。我们提供一种以波前为基础的作图方法,它能够有效和准确地作出复杂介质的井间资料的图件。这种方法可以适合于处理倾斜/弯  相似文献   

18.
林清良  周震质 《地球科学》1996,21(2):203-208
针对西藏伦坡拉盆地表层结构复杂,地层构造受后期改造作用强烈及野外施工条件,环境恶劣的特点,采取了如下措施:(1)在地震采集中,应用地质构造模型分析,野外采集方法试验以及野外观测资料模拟处理进一步补充的方法,研究观测系统的合理布置,达到提高有效地震反射信息采集的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地震,三维地震,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精度;(2)在资料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静校正模型,为各测线提供较准确的静校正参数,提高初次静  相似文献   

19.
海底地震仪:仪器及其实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在台湾海洋大学(NTOU)建成了一套用于近海地震探测和天然地震监测的海底地震仪(OBS)。这台仪器在设计方面与最近改进的得克萨斯OBS是完全相同的。它由一个80C88微处理器控制。来自多达四个传感器通道的信号被数字化后并记录在一个盒式磁带或一个磁盘上。1991年在R/V海洋研究者I号第277航次中,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这台仪器的现场试验,并且它也被采用于后来的航次中。  相似文献   

20.
张宏 《辽宁地质》1999,16(2):144-147
沈阳-抚顺地区位于下辽河断陷的北东缘,是郯庐断裂系(TLS)北段主要分支的交会点和重要弯曲转折点;活动断裂弯曲转折部位、交叉部位都可能形成“粘滑闭锁段”,与地震特别是大地震的发生直接相关; 同时许多大地震也和断陷盆地区的低位高角度断层(兼具有走滑性质)。TLS现代的右行走滑特征及沈阳-抚顺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均反映该地区是强大地震(7级以上)的潜在发生区;强震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潜在陷患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