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邦达机场两次风切变浅析及航空气象服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梅  穷达 《四川气象》2006,26(4):34-35
风切变是指平均水平风经过一个很薄的垂直气层所发生的风向和风速的急剧变化。在邦达机场,由于是供航观测,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出现风切变,但在2006年1月20日和22日出现两次风切变,造成飞机复飞返航。高原机场天气复杂多变,而探测设备的缺乏及气象资料的严重不足制约着航空气象的发展,从而影响航空气象服务。本文对这两次风切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切变是指平均水平风经过一个很薄的垂直气层所发生的风向和风速的急剧变化.在邦达机场,由于是供航观测,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出现风切变,但在2006年1月20日和22日出现两次风切变,造成飞机复飞返航.高原机场天气复杂多变,而探测设备的缺乏及气象资料的严重不足制约着航空气象的发展,从而影响航空气象服务.本文对这两次风切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原机场的风切变特征,本文利用丽江机场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三维激光雷达测风资料,对丽江机场2020年3月29日晴空低空风切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低空风切变过程主要是受地面变压风辐合、地面增温湍流加强以及动量下传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风切变发生期间低空环境风场与地面风场变化基本吻合。5次低空风切变事件中,出现在11:00—12:20风向转变期间的2次风切变为侧风风向切变,出现在12:20—14:20风速逐渐增大期间的3次风切变为风速切变。风切变指数均大于0.1(1/s),切变强度为中度及以上,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研究结果为机场风切变的激光测风雷达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进近着陆阶段的一个危险因素,它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是影响飞行安全的大敌之一。在我国虽因风切变导致发生机毁人亡事故不多,但着陆时偏出跑道,单轮滑跑的事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对净空条件不好,导航设备较差的机场更应引起重视。本文从分析历次发生的与低空风切变有关的飞行事故入手,依据天气学的理论,对延安机场区低空风切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找出对低空风切变预报的一种方法。一、延安机场区低空风切变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延安地形的特点延安地处渭北高原中部,机场四周群山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影响九寨黄龙机场航班运行的影子杀手——风切变。并依据九寨黄龙机场的风廓线雷达,分析了一次典型的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984~2003年出现的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的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雷暴天气的类型和雷暴天气下机场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变,给出不同天气形势下机场雷暴的风切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赵建伟  毕波  王周鹤  高兵 《气象科技》2019,47(6):1014-1020
根据2016—2017年大理机场航空器报告的风切变事件,利用同时段的自动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大理机场风切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风切变均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1月、2月最多;主要发生于07:00—13:00,一半出现在晴天;发生在350m以下占83%。②100m以下的风切变,地面均有阵性风,最大最小风速差6m/s;发生在15~91m的6次风切变,5次报告风切变的一端风向变化超过180°,南北两端地面风出现对头风,风速差异明显。AWOS(Automated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捕捉到风向风速的明显变化可为近地层风切变预警提供参考。③发生在高度较高的风切变,雷达资料在遭遇风切变高度的上下层存在≥8m/s风速差,能确定上下层风不连续的准确高度、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④机场区域常出现地面风速大而上空风速小或地面风速小而上空风速大的情况,结合地面风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为今后低高度风切变的初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9年1月19日玉树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发生一次低空风切变复飞,复飞触发风切变警报,对复飞进行气象条件分析。分析表明:高空和地面较大的风速变差易使航班在落地时出现顶风减小的情况;复飞时刻瞬时风速变化幅度较大;此次过程是由冷空气入侵导致的风切变天气。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太原机场2007年-2009年5次冷锋型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本场发生冷锋型低空风切变时各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预报员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判别预报冷锋型低空风切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广州新白云机场低空风切变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使用2005年全年广州新白云机场跑道内的6个风传感器的探测数据,分析低空风切变的月变化和日变化及其成因;还探讨了出现在新白云机场及其附近的下击暴流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初步的结论是:⑴造成2005年广州新白云机场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主要是雷雨和冷锋,3~6月的强对流是造成严重风切变的主要因素;⑵广州新白云机场发生低空风切变有明显的日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对流的日变化;⑶下击暴流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出现,虽然次数不多,但是容易出现局地风向或风速的强烈切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福州长乐机场1998—2015年雷暴观测资料、2010—2015年自动站观测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机场雷暴及其伴随的风切变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乐机场雷暴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最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持续时间一般在2 h内,l h以内居多;长乐机场偏西方向是雷暴生成最多的方位。54%的雷暴发生前3 h至结束后3 h内伴有风切变,且偏西方向的雷暴伴有风切变的概率较大。长乐机场弱风切变出现的次数远高于中等强度风切变,而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少,且出现在偏西方向的概率较高。伴有风切变的雷暴天气主要有4种环流类型:南支槽型、华北槽型、副高控制型及热带气旋型。  相似文献   

12.
单部多卜勒天气雷达探测低空风切变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单多卜勒天气雷达风场资料对一维径向、一维方位、二维复合风切变值进行了计算 ,并对机场附近飞机所受气流速度变化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旨在定量描述机场附近低空风切变区 ,检验对下击暴流、中气旋、阵风锋探测的结果 ,确定飞机起降潜在危险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高原机场特有气候特点出发,阐述和分析了趋势预报作为一种具体预报方法,在高原机场气象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作为今后高原机场气象保障的重要手段,提出趋势预报发布的一些具体经验,供在高原机场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乃超  周后福  陈少清  赵倩 《气象科技》2018,46(6):1240-1250
应用地面、探空、机场自动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重点分析了多普勒雷达数据产品,探讨了机场低空风切变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原因是γ中尺度对流单体底部的紊乱气流造成,此对流单体由北阵风锋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交汇诱发生成,多个γ中尺度对流单体迅速消亡后产生的下沉气流加强了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阵风锋和辐合线引起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产生;(2)风切变过程发生前,皖北地区为不稳定大气层结,925hPa的风场辐合为强对流天气提供触发机制,流经黄海的偏东气流为低层带来充足水汽,皖北强对流风暴的发展和消亡是北阵风锋发生的根本原因;(3)风暴后侧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阻碍了风暴前沿上升的暖湿气流,促进了风暴内部冷空气的下沉和垂直动量交换,增强了近地层出流强度,两次强反射率因子核高度的迅速下降是北阵风锋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自动观测系统资料,通过分析呼和浩特白塔机场2003—2004年4次低空风切变过程,发现该机场产生低空风切变与地面有强冷锋及锋面气旋过境等天气系统有关。另外,资料分析还显示出现低空风切变时,同一方向上2分钟内最大与最小风速差值均达14m.s-1以上;不同方向上2分钟或10分钟的平均风速相差7m.s-1以上,出现风向变化的频率、幅度均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2004年5月9日发生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的一次低空风切变过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利用AWOS2000自动观测系统资料分析了当日跑道接地地带风、场面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演变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场此次低空风切变的产生与锋面气旋天气系统及850hPa槽线过境有关;低空风切变发生时近地面处于强冷下沉与暖上升气流之间区域;跑道接地地带正处于由前期持续增大的风速迅速回落为较小风速,气压却持续上升导致变压最大,风与变压呈现反位相。  相似文献   

18.
牟艳彬 《四川气象》2007,27(2):26-29,31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三江源机场4个声雷达和10个侧向风观测点风向风速资料,分析了三江源机场风的基本气候特征和低空风切变。结果表明:三江源机场主导风向以偏西风为主,跑道周围风速平均值在2.3~3.1m/s之间;水平风速的水平切变主要出现在跑道东头,侧向风切变要明显大于顺风(顺跑道)切变,侧向风切变跑道两头大于中部,东头大于西头;顺风切变跑道北边出现几率和强度明显大于南边。在285m~315m高度出现严重、强烈水平风速的垂直切变的频率最高,水平风速的垂直切变强度较大,出现严重、强烈风切变频率较高;平均而言15m~195m高度和275m~465m高度表现为上升气流,而在195m~265m高度多表现为下沉气流。在雷暴、阵雪、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下,风速的水平和垂直切变强度均有明显的加强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8年3月2011年9月西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NCEP再分析资料及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成都、昆明、贵阳、拉萨和丽江机场低空风切变事件的影响天气系统: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昆明机场风切变事件最多,并且强的低空风切变报告最多,热低压和低空急流是昆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影响系统,68%的风切变与之有关;拉萨的低空风切变主要受到高空槽过境影响,云贵准静止锋是贵阳机场的主要影响系统;成都机场的低空风切变事件主要是由于对流单体或者雷暴触发的阵风锋引起;利用多普勒雷达能有效检测和预警由阵风锋产生的低空风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