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段晓微 《地质论评》2010,56(4):604-608
现代地质学科的出现,在欧洲是近200年的事,我国地质学科开端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设置了地质科,后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隶属工商部.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由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负责.虽然现代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初创,但我们已落后100年,在我国早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地质科学调查机构和地质科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0,40(1):I0002-I0002
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3.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1):I0001-I0001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原《岩相古地理》),创刊于1981年,系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质类学术期刊.办刊30余年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已经形成了沉积学的专业特色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域特色.《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主要报道与沉积学或与特提斯地质构造域有关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KN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同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超星数据库、中教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各省(自治区)图书馆(资料馆)和大专院校图书馆所收藏.《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为季刊,逢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调查》(双月刊,CN 10-1260/P,ISSN 2095- 8706)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以“宣传地质调查重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介绍地质调查领域新发现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探讨地质学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创新,搭建地学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突出反映中国地质调查6大任务- 9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为目标。设有:能源与矿产资源、基础地质、海洋地质、灾害与环境以及科技与综合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6.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7.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8.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1.
Coal is China's dominant energy resource.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advances in Chinese co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basic research of coal geology has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geological studies to earth system science; (2)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tegrate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al resources; (3) Evaluation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macropolicy making for China's coal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 coal bases; (4) Significan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3S (GPS, GIS, RS)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nt and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major tasks of Chinese coal geological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s: (1) solving resources replacement problem in eastern China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of deep mining; (2) solving problem of integrated coal exploration of complex regions in energy bases of central China, and resources problems induced by coal exploitation; (3) mak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coal-accumulation basins in western China; (4)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clean coal technologies; (5)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modern coal mining and safe production; (6)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resources and majo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以2010~2020年全国31省(区、市)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的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地质勘查行业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结合技术进步率(TP)、技术效率(EC)、纯技术效率(PC)和规模效率(SC)等分解项得出:我国地质勘查行业近十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较低,因为技术进步率与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各地区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地质勘查行业的TFP指数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但大量的资产和劳动力投入仍在东部地区,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是我国地质勘查行业TFP指数整体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谭正敏 《地质论评》2022,68(4):1568-1574
民国初期,伴随着中国地质事业的萌起,地质专业图书的集纳管理工作也逐步开展。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地质专业图书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相关史料为基础,探寻其成立始末,传承地质先驱的科学精神, 激励图书馆人为新时代地质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好文献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在永磁材料等新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世界各主要国家列为战略资源.从资源、生产格局上看,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稀土探矿热潮的出现以及中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中国稀土资源优势地位正逐渐降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之外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项目的建设,全球稀土生产格局或将发生变化.从消费方面看,稀土消费可被归为永磁...  相似文献   

15.
张丽华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22,68(3):68030920-68030920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单位地质工作诚信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近日发布,旨在更好地服务地勘行业发展,加强地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会员单位的地质工作诚信评定。据了解,《办法》适用于对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单位的地质工作诚信评定。诚信评定工作遵循“自愿参加、统一评定、公正公平、动态管理”的原则。经评定,符合《办法》诚信评定相应标准的,授予“地质工作诚信单位”,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与地质行业及相关部门共享互通,发挥协同效应,推进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资质认定、专项资金补贴、评优评奖、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的应用。诚信评定不向申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中核集团铀矿勘查开发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再结硕果,对外合作稳步推进,海外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当前,是我国天然铀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核集团分析了我国铀矿勘查开发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了持续推进天然铀产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共伴生铀矿资源开发、全面提供矿山建设和地质技术服务及继续坚持“走出去”内外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的专题数字地质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近年来地质调查1∶25万、1∶20万、1∶5万等区调工作新成果、新资料,应用地质编图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编制而成。以年代地层单位为主、辅以岩石地层的表示方法,侵入岩按“岩性加年代”表示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地质图数据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据量约为1.2 GB,标示了岩石地层单位5347个图例,侵入体“岩性加时代”单位1780个图例,跨省区重要断裂93条,各省(市、自治区)内重要断层558条,同位素年龄数据1545个(组),有代表性的钻孔382个。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和钻孔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相邻图幅之间进行了接图处理,编写了编图说明书和元数据。数据库采用统一的线型库、符号库、色标库等,成图过程全部采用MapGIS6.5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全国64幅图采用分4个片区的工作方法,最后统一编制而成。该数字地质图是目前中国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1∶100万地质图,是中国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代国标 《地质论评》2022,68(6):2088-2088
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表彰一批在我国地质科技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 45 周岁以下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学会于 2022 年 2 月 22 日启动了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申报及推荐工作。“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为缅怀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对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鼓励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贡献。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章程》和《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规定,中国地质学会开展了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CO2地质埋存关联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春  方志明 《岩土力学》2007,28(10):2229-2233
CO2地质埋存是减少CO2净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CO2地质埋存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有十几年的研究历史。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CO2地质埋存的技术现状进行调查。CO2地质埋存过程主要包括3个要素:从发电厂或者工业生产过程中回收CO2;将CO2运送到埋存场地;CO2注入与埋存。其中的很多技术在现有工业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中已经存在。对我国现有工业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中涉及到的CO2回收、运输以及注入与埋存等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与国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CO2地质埋存技术现状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尤其是在CO2回收与注入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兵 《地质与勘探》2013,49(3):554-557
国有地勘单位是我国地质找矿的主力军,深入分析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现状和问题,将有利于我国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全国正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但国有地勘单位依然面临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分类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做好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指导工作,建立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激励引导与规范约束机制,研究细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支持政策,统筹考虑中央与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引导区域地勘队伍的合并重组,同时地勘单位自身要积极应对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