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产量和产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海水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休闲渔业;未来我国海洋渔业应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科学延伸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以及积极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蓝色粮仓"是包含海产品生产、加工及海洋水产资源环境养护等众多关联产业的集合体,是保障我国粮食和营养安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然而,"蓝色粮仓"关联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近海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制约了我国"蓝色粮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蓝色粮仓"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资源衰退状况严重、近海捕捞难以维持、养殖环境问题突出、水产品安全问题凸显等问题,并提出了控制近海捕捞产量,推进捕捞业转型升级、优化海水养殖模式,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价值链、加强渔业资源保育工作、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等对策,以求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渔业资源紧张、带动水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和提高渔业产值的关键。目前,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智利鲑鱼养殖业是发展中国渔业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通过分析智利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路径,在剖析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现状和产业升级中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升级路径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SWOT模型的我国深远海养殖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快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促进水产养殖空间拓展和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文章基于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分析我国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的优势在于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苗种繁育和水产饲料研发技术进步以及大型养殖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劣势在于产业发展准备、养殖生产技术和养殖设施建设等存在不足;机会包括保障水产品供给、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和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威胁来自传统水产养殖业、陆生动物养殖业和产业政策制约;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业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渔业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价值链分析对我国渔业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产业价值链中关键环节的不同,我国渔业产业存在着以养殖、捕捞和水产品加工为主的三种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我国渔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渔业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这也对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根据产业演化路径及其运行机理,从资源、技术、市场、制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1998—2019年的指标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岭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产业演化的因素,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水产养殖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强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演化影响程度最大,GDP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显著,水产技术推广经费支出影响最小。基于此,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做好水产品消费需求引领与管理、拓展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增加科技投入,发展养殖技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产业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介绍了贝类产业链中种质创新、生态养殖、高值化加工等产业技术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贝类产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产业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介绍了贝类产业链中种质创新、生态养殖、高值化加工等产业技术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贝类产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琳 《海洋信息》2001,(1):24-25
1 中国水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沿海和内陆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水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从1990年起,中国水产品产景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1980年~1996年,全国水产品产最增加5.3倍,平均每年递增12.1%。1997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3601.78万吨。其中,捕捞产量1574.08万吨,占总产量的43.7%,养殖产最2027.70万吨,占总产量的56.3%。自1992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6年超过捕捞产量,是世界上惟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打捕捞产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辖区海洋产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传统渔业不断萎缩的实际,青岛开发区积极实施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水产品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倾心打造育苗、养殖、加工、旅游四大产业板块,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跨过入世门槛,中国海洋水产业面对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中国海洋水产行业应加强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以应对入世后生产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冲击,提高海洋水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扩大中国海洋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则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海洋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势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也是世界上惟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我国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世界排名第四位。这些造就了中国海洋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势。第一,国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我国是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2.
高风正  秦松  葛保胜 《海洋科学》2022,46(9):146-158
中国是全球微藻生产第一大国,微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螺旋藻占世界螺旋藻总产量的七八成。近年来,微藻产能的迅速提升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中国微藻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实现微藻的精准应用是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解决途径。本文简述了中国和欧洲微藻产业概况,对中国和欧洲微藻产量、养殖区域、生产模式等进行了对比。从精准应用出发,分析了微藻在人类健康及农业(渔业、畜牧业、种植业)中的精准应用,为中国微藻产业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微藻作为营养丰富的新资源食品原料,同时也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饵料和饲料,具有多元化的应用前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微藻的精准应用,将进一步助推中国微藻产业发展,从而为拓宽微藻应用市场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洋渔业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保障全球水产品供给,而且关乎各国国家经济和外交利益。近年来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大对海洋渔业产业的投入力度,全球海洋渔业产业面临深刻变化。文章从全球视角总结现阶段海洋渔业发展特点,系统梳理海洋渔业在全球的生产、贸易、消费格局,深入研究海洋渔业领域的全球对外投资趋势;分析得出海洋渔业领域国际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发达国家是主要投资国,新兴国家开始加大对外投资力度以及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等结论;最后从全球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和投资趋势中总结经验,为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牡蛎(Osteroida)在中国水产品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中国牡蛎产业稳定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和"靠天吃饭"等问题,急需建立以生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驱动、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议进一步规范生产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促进牡蛎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生产、加工和贸易等方面分析我国海藻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总结产业发展特点,主要包括:海藻苗种品种较少,产量和质量受环境影响大;海藻产品逐渐得到公众认可,产业价值链有所延伸;海藻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海藻育种体系、重点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以及积极开展宣传推广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但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 % ,属于联合国认定的食物贫乏国家(LIFDC)。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 ,食物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弥补陆地和近海食物资源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均水产品供应水平 ,缓解我国食品供求矛盾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如造船、渔业机械、水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拓宽产业空间 ;有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 ,开拓国际市场 ,是解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 [5]。同时应当看到 ,中国远洋渔业虽已跻身世界前…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海南省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南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海洋捕捞业趋于稳定、海水养殖进入转型关键期、苗种业已成为区域优势产业、水产品加工业面临较大压力、休闲渔业迅速兴起,目前主要在生产方式、基础设施、产业实体、技术创新和资金配套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优化养殖空间布局、打造产业综合发展平台、夯实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扶持培育领军企业、推进苗种品牌建设、提高融资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南通鳗鱼产业发展历史的回顾我国鳗鱼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短短的十数年间,养殖、加工和出口的业绩均执世界之牛耳,其中,在世界加工鳗市场上,我国烤鳗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左右,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成为名副其实的鳗鱼王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沿海渔村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专业户、专业村蓬勃兴起。但因忽视冷冻保鲜,出现了冷冻设施严重不足和水产供销公司管保鲜、群众搞加工的保鲜、加工脱节现象,从而阻碍了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和发挥海洋科技优势,使科技创新成为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根本支撑和主导动力,本研究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入手,研究了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