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猛,无论在政策和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但随之而来在管理上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文章介绍了我国海水淡化用海的发展情况和管理现状,通过分析海水淡化用海的海域使用特征,梳理出我国海水淡化用海的管理要点,并针对我国海水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海洋功能区划理论对海水淡化用海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借鉴国内外相关用海适宜性的评价方法,结合海水淡化用海的特点,建立海水淡化用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旅游区、海港物流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等附近海域作为评价单元,开展海水淡化适宜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港工业区附近海域用海适宜性为非常适宜,临港工业区和海港物流区为较适宜,滨海旅游区为不适宜.提出的评价方法以及推荐的海水淡化用海适宜性区域可为天津市海水淡化用海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是目前应用海水淡化最多的西方国家,主要发展反渗透等膜法淡化技术。西班牙政府自2004年起实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AGUA)计划不仅使地中海沿岸的淡化产水能力迅速增长、产水能耗不断降低,还提升了本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实力。西班牙政府在长期实践中制定了较完备的政策,保障淡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并有效应对其导致的环境影响。文章总结了西班牙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产业促进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最后依据我国当前海水淡化业发展形势,参照西班牙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有许多国家在工业生产中直接使用了海水。美国许多沿海企业、电厂、石油和化工行业 ,自 60年代开始用海水淡化作为生产用水和直接用海水做冷却水。我国沿海有许多城市 ,特别是北方的大连、天津、青岛、潍坊、烟台、龙口和上海等地临海企业早已直接利用海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选择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海方案,运用MIKE3数值模拟软件,选取福建晋江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海三维数值模型,模型水位振幅误差在10 cm以内,流速、流向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变化规律一致,精度符合要求。考虑多端口、排放口间距、喷射速度等因素对浓盐水稀释的影响,选取了4种不同的浓盐水排放方案,开展了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扩散模拟,计算了不同排海方案下盐升包络面积。结果表明,晋江海域浓盐水排放量为3.5万t/d的海水淡化工程采用扩散器后盐升分布面积显著减少,采用多个排放口且每个排放口多个端口喷射的排放方案,可明显增强浓盐水在受纳海域中的扩散稀释效果,盐升3的分布面积可减少近一半。建议加强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浓盐水排海扩散器的研究与应用,保护受纳海域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滨 《海洋通报》2006,25(2):34-40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将是解决沿海城市水紧缺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针对青岛市水资源严重贫乏的现状,根据国内外海水利用发展现状及青岛市自身优势条件,提出了青岛市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6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了海水淡化的研究。通常的做法是用传统的锅炉脱盐淡化法。有些先进的国家建起了巨大的核能淡化厂或者是太阳能淡化海水厂,但设备复杂,投资昂贵,成本太高。近十多年来,国外的一些植物学家又为海水淡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利用红树的吸盐功能使海水淡化。这种做法成本很低,又能美化环境。红树生长在中美洲及北美南部的气温较高地区,种类繁多,树体高  相似文献   

8.
温菲 《海洋科学》2021,45(1):110-119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内收录的1971—2020年海水淡化文献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对国际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参考文献、期刊与基金等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国际海水淡化技术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以反渗透、多级闪蒸、超滤、微滤等研究为主的积累阶段;减压渗透、正渗透、纳米颗粒、石墨烯等海水淡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使用捕能系统捕获潮流能带动低压海水泵把低压海水转换为高压海水进行海水淡化,并对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浓海水进行能量回收。潮流能海水淡化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和进入海水淡化系统时的海水压力的稳定。潮流能海水淡化系统采用直驱方式和能量回收系统提高了潮流能转换效率,而且系统中的高、低压蓄能器对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压力起着稳定的作用。基于线性流体力学理论,推导出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水液压系统内部件的滑动摩擦力和泄露量。并对数学模型在系统压力、产水量和产水比能耗等方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达到系统压力稳定、产水比能耗低。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落实国家"科技兴海"计划,发展民族产业,提升我国大型海水淡化设备的国产化能力,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天津滨海新区联合成立了中国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落实国家“科技兴海”计划,发展民族产业,提升我国大型海水淡化设备的国产化能力,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天津滨海新区联合成立了中国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淡水的需要量日渐增加。单靠降水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且,在海岛、舰艇和海洋平台上无法利用雨水。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淡化海水的问题。在某些地区淡化海水已经成为人们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包括美、日在内已有几十个国家,安装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有的日产上百万吨淡水。有一些产油国和非洲的严重缺水国家,不惜用高昂的代价去换取日常用的淡水。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海水淡化投资大、成本高,是始终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不同规模、不同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投资情况如何?产水成本多高?应用前景如何?这些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海水淡化成本分析方法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分析方法与一般产品成本分析方法应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海水淡化是属于水资源建设工程,世界各国在对待水资源工程上,政策差别很大。不少国家尚未把淡水作为有限资源,没有实现水资源商品化。因而对各种水利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不作产水成本分析,淡水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  相似文献   

14.
法国南锡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化学家皮埃利戈夫,经过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后,终于研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太阳能淡化海水新装置,可大大节约淡化海水的成本。在海湾地区,尽管海水取之不尽,但每个国家几乎都缺少淡水。虽然许多国家已建起海水淡化工厂,不过费用却很昂贵。这些海水淡化工厂一般采用蒸馏方法淡化海水,即将海水煮沸,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然后冷却成蒸馏水,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所幸的是,海湾国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采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不会出现能源困难。可是,在那些能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就困难了,他们没有那么多能…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部分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在补充当地市政供水、保障供水体系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8月,澳大利亚海水淡化工程装机规模近1.0×106m3/d,广泛采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投资运营方面,大多采用政府投资的"设计-建设-运营"模式,制定了较为规范、完善的工程审批程序和环境保护措施,有效保障了海水淡化工程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借鉴澳大利亚海水淡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4点政策建议:明确海水在市政供水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立适合我国的海水淡化的供水运营机制,完善海水淡化工程审批程序,开展海水淡化海洋环境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具有洁净、纯度高和供给稳定的特点,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文章介绍海湾国家、美国和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市政应用现状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扶持和企业协调并重、推进装备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国产化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加强监管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的大规模市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航  王跃伟 《海洋信息》2012,(1):40-43,47
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趋势。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水淡化的浓盐水排放、固废物、温排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问题对半封闭的渤海湾海洋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合理发展和布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睿贤  田红  窦斌 《海洋科学》2020,44(1):46-51
为了解海南地区利用地热能进行海水淡化的可行性,阐述了海南缺水情况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并对使用地热能进行海水淡化作了技术和经济探讨,结果表明海南缺水地区可以从当地可用的地热资源中获益。同时,指出基于地热能的海水淡化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和科研投入,并试行推广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从而促进海南地热能海水淡化的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科威特和德国的科研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他们首先用泵把海水抽到比较粗制的过滤池中,滤除其中的淤泥、沙石和其他一些大粒杂质,然后把经过初步过滤的海水引到蓄水池中,使海水在高压条件下通过一种新型的特制薄膜。这种薄膜是用一种叫做“哈拉米德”的高弹性聚合物或醋酸纤维素制成的,能够一次  相似文献   

20.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淡水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并论述了国内的水资源现状、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适应范围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实现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提出了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